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清,开局石达开就扯旗造反 » 第十一章 第二届公务员考试

第十一章 第二届公务员考试

    石达开兵不血刃,拿下广州,要感谢香山五大家族。他任命苏家主为广州城守备,负责治安。

    此时双喜临门,黄萍儿为石达开生了一个男孩,诸将纷纷庆贺。

    晚上,郑家女儿急了,她也要生个孩子!石达开和她亲热了一回,她还不依不饶。“老爷,看你往哪跑!”

    石达开本想说要回应天府,被挤到床边,想要喊停,却被小嘴堵上。

    石达开无奈,我的宝贝儿子,你来的太不巧,别怪为父,为父确实回不去看你啊。

    此时,石达开已经控制广东大部分。他安排石祥祯的第一师,驻扎粤北郡,防守江西清军。冯子材和黄四郎出潮州向东,以攻代守,打击福建。

    石达开把广东也设五郡,潮州郡,粤北郡,雷州郡,香山郡,还有东都郡,也就是石达开的老家,嘉应州。

    广州单独设经济特区,负责对外贸易。广州特区包括广州,香港,澳门。没错,香港总督已经被抓了起来,正在等英国人出钱来赎回。

    而澳门当局,也同意石达开派出军队驻扎在澳门,作为回应,石达开同意,葡萄牙人继续管理澳门。

    石达开还把海军分为三大舰队,张钊的第二舰队,驻守复兴郡,第三军队,大鲤鱼驻守海南,第一舰队,石秀带雇来的葡萄牙等西洋人,驻守香港。

    黑旗营兵力增加到十一个师,六国公每人一个黑旗营主力师,石达开把香山改为南都,管理除了广州特区外的整个广东。他还安排刘永福带第五师,驻守潮州。

    湖南的左宗棠,福建的冯子材,云南的彭大顺,水军罗大纲,海军张钊,以及应天府的石镇吉。

    石达开带着冯华夏,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准备东进福建。李秀成作为总参谋长,带3万红旗营驻守香山,防御英军可能来的突袭。

    华夏三年四月,冯云山被石达开调来广东,准备第二届公务员考试。

    华夏三年五月,石达开在香山宣布,六月在广州举办第二届公务员考试。

    他特意查阅了以前的科举资料,发现中国选才取士制度,真的历史悠久。

    唐朝科举开始,允许平民报名参加,不必推荐,而大唐以前,没有高官推荐,无法参加科举。

    宋代进士考试,为三年一次,但每次录取的名额,比唐代扩大了十倍。且糊名誊录并行,一是考“策论”。二是考“诗赋”。

    宋朝科举被富人家庭包揽,把所有读书人都吸引了进去,士人头白身衰,出入科场,死而后已。

    而在唐朝,科举不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从科举人才比较,唐朝政绩卓著的也比宋朝多。

    宋朝科举,单有文采只会做考场文字,不懂治国的人被选在高第、名列前茅。

    明代钦定朱熹注《四书》《五经》为官学书籍,科举考试建立在学校考试的基础上,“科举必由学校”,以八股文取士。

    八股文,以“载道”为追求,有起、承、转、合规定程式的约束,代圣人立言的口气议论时政,便于阅卷官评判试策优劣高下。

    明代称三年为一大比,保持一定的流动,是为了社会稳定与发展,明代科举为这种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石达开还发现,科举的科目,也不断变化。

    唐朝科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宋朝科举有进士、明经科目,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科举的主要科试,都是定期举行的。唐朝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

    科举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礼部的省试与廷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省试为“会元”,廷试第一名为“状元”。

    汉朝时置“五经博士”,即诗、书、礼、易、春秋。景帝奖文翁兴学,“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

    《熹平石经》为东汉熹平四年(175)开刻,有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共七经,凡六十四石,计200910字。

    唐贞观年间,诏颜师古、孔颖达、王恭等撰《五经正义》。唐科举有明法科,永徽四年编成《唐律疏议》。

    唐明算科,试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夏侯阳算经等。武则天朝开武举。玄宗开道举。

    《开成石经》始刻于唐太和七年(834)十二月,有周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共十二种,计650252字。

    五代冯道主持国子监校定刻印九经。宋代王安石等撰《三经新义》。南宋朱熹撰《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二十六卷等。蔡沉撰《书集传》。

    八股文是文体形式,《明史·选举志》:“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袁中道《成元岳文序》:“时文虽云小技,要亦有抒自性灵、不由闻见者。”

    石达开发现,除了科举,选拔人才,还有很多方法。

    周代以“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

    上贡到王的贤士,由王亲自考试,内容是射箭。在周代以前的社会中,只有统治集团家族的成员,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而成为知识分子。

    诸侯国的各个组成部分,由统治集团世袭领有,具体表现就是周代的“世卿世禄”制度。

    这种制度下,即使有某种举荐选拔,也不超出宗法家族的范围。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被严重破坏,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下层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过举荐、考核的人才越来越多。

    举荐考核制度逐渐完善,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面的扩大,加速了这一过程。

    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7年)刘邦下诏,命令各级臣下举荐贤才,形成后世乡贡的最初形态。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两次下诏命令各级官员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对被举荐者采用策问的方式,进行考试。

    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诏令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后来两科逐渐合并为一科,称为“孝廉”。

    “秀才”也是察举的重要科目之一。

    孝廉重在德行,秀才重在才能。东汉时为了避讳刘秀,而改成“茂才”。

    唐宋时,一般读书应举者为秀才,明清特指,通过初级“县试”入学的学生为秀才。

    汉代各科察举,都要通过朝廷考试。但与科举考试的区别在于,考试在察举中并不重要,举荐是决定性的。

    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存在黜落,“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

    赀选,是以财货资产作为衡量,以此选任官吏,早在秦时已有。汉惠帝时,选官“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

    西汉中,察举制应时而生。“察举制”始于汉惠帝,汉武帝时成定制。经道德考察,再由引荐出仕。

    东汉中,尚书令左雄改察举制,加试,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同时还规定,参与举孝廉的人在40岁以上。

    若想通过察举入仕,除非惊才绝艳,否则只能苦苦熬到四十岁以后。

    举荐权掌握在皇帝以下,各级官僚权贵手中。

    汉初以来”任子“、“赀选”、皇帝和各级官僚的直接辟召,仍然进行。一般士人,往往是先征辟为州郡吏员,由上司向中央察举为秀才、孝廉等等。

    但是,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西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

    南朝齐时,秀才科的策试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五问(合格)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

    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而不及格者“不合与第”,不予授官。

    考试已经比过去严格得多,南朝梁时,梁武帝在建康设立五经馆,考试及格就给官做。

    各地寒门士子纷纷投馆就学,其考试办法为,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南朝已经明确提出了,对寒门庶族子弟不论出身,随才录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