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维特根斯坦的山村 »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二章

    82

    过了一会儿,NL3在QQ上悄悄发来一些关于专利方面的制度及统计表之类的东西,可我并未向她要相关资料呀!也不知是出于自豪,还是要将工作交给我的意思,抑或是要让我见识这些已经成为她们生活中一种乐趣的艺术品吧!

    将一件虚无的东西先创造出一堆专利,可直接申请政府专利配套奖励、补助;再将所谓专利包装成一个个子虚乌有的项目,再根据政府各部门配套项目奖励要求对口地进行资金奖励申报。专利和项目名称挺讲究的哦!专业名词+时髦语,带着YL的时代气息,抑或说这些名称下面带着长期以来养成的狡黠,虽然看上去包装得符合于市场售卖的样子,甚至你会感觉到一股新鲜的味儿,使之售价得以攀升,显出某种时尚的品质来。

    譬如:一种适用于受潮或微湿环境的新型密封装置、一种新型高效航天材料的丝织工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染色工艺、一种新型纳米黏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一种设置有主动信息反馈装置的丝纺工艺、一种设置有新型续航通讯装置的丝纺工艺、一种设置有新型气动反推纠偏装置的的丝纺工艺……一种新型纯粮酿造的绿色乡愁饮品……一种带有哲学思维的三叶螺旋桨及搅拌装置……此处,“新型”是一个泛化后没有具体语意所指的词语,谁也不知道该词的嵌入到底指向何处,即便从相对的角度亦如此。更像是一种从日常生活化口语交流延伸出来的虚化表达,发生在不得不交流而又无所交流的场合,只能以虚对虚进行毫无意义的无效交流,将词意抹除得干干净净,现场剩下词语干瘪的躯壳。

    很多带有感情色彩的修饰语出现在专利名称中,也出现在专利正文中,这令人困惑。像这种专业技术文本,按理应剔除虚化的、带感情色彩的修饰语,只作纯粹客观描述即可,重点在突出专利的创新、特征特别之处。文本中作为技术对比的既有专利技术的选择更奇怪!常常选一些落后的来衬托自个的先进,据说这是一种高明的写作技巧,可专利网上对同类专利不是一搜就明吗?好吧!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技巧。

    凡此种种,结合生产现场低水平自控状态且均为劳动密集型工作,这样的专利就令人不解,到底是基于何种理由而通过,有何意义呢?当然,说到意义,我们身后的人群背景的阴影就愈发浓厚了,这些人为设置的插图也展示着设计者内部的暗——将我们置于某个既定的版面上,也展示着属于设计者的显然方向。

    我一边浏览着,一边细细体会当初维特根斯坦的苦恼。语言游戏,是的,语言游戏。可说语言游戏,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解不开的游戏呢?一切朝向他者的语言游戏同时也是朝向自我的语言游戏,我们是自身的游戏对象而浑然不觉。游戏者往往觉得自己很聪明,神一般置身于整个游戏之上,俯视着自个的游戏对象,仿佛自己仅仅是游戏的设置者,作为居于游戏之外的观察者而在场。而观察者即是参与者,更何况作为语言游戏的设置者,自然参与其间。维特根斯坦,你的词典里那些原本的语意还在否?语言的种子在这荒瘠山村能发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