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逃离四合院,我要去扶贫 » 第37章,动员

第37章,动员

    队里要建学校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

    毕竟这是关系到大队所有人的大事儿,谁家没有三五个孩子,多的都七八个呢。

    再加上刘光福说的那些话,对他们都有些影响。

    大队也是打算小学,初中一起办的,这样队里的孩子上完小学还能接着念初中。

    学费啥的也不用给,都拿公分顶了,这些政策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这年头,你要是让人拿出真金白银来让孩子上学,大伙儿还是很心疼的。

    因为建学校是大事儿,光刘家庄大队同意没用,还得跟公社那边申请,这一时半会儿还办不来。

    刘光福可没那么多顾忌,不用公社掏钱,他们还能不同意,他直接把知青们都叫了过来开会。

    晚上下工,一群人就围坐在厂房里听刘光福的指示。

    “队里要建学校的事儿,你们都知道了吧?”

    听到刘光福的话,女知青们眼前一亮,兴奋的问道。

    “光福,这么说,我们都能当老师了?”

    “想什么呢,之前不是让你们把以前学的都拾起来吗。

    当老师你得有真本事才行,不是谁都能当。

    这次也和招工一样,社员们和知青按一定的比例招聘。

    你们也别不服气,这事儿还得大队去跑,不想这个加工厂,大部分都是知青。

    不过就算对半儿分,也得有五六个岗位呢,能不能选上,全靠你们自己了。

    你们赶紧给家里写信,让他们把高中,初中的课本都寄过来,时间还很富裕的。”

    见刘光福把要说的话都说完了,李寿鹏也鼓励她们。

    “大家伙儿都努力点,这次这么早就通知大家了,一定好好准备。”

    在打发走了女知青以后,刘光福又和厂子里的男知青单独开了一个会。

    “你们呢,是要当老师还是在厂子里继续干?”

    刘光福询问道。

    “啊?”

    “我们也能当老师?”

    男知青以为这好事不会轮到他们了,他们都是有工作的人啊。

    不过要是能当老师还是当老师的好,肯定比这轻松啊。

    “你们只不过是把岗位互换一下,应该没问题。

    要是学历不够,就教小学,即使是小学,也要好好教。

    你们也看到了,这机会肯定是越来越多,但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刘光福现在说话可是很管用的,当然了,目前还只限于男知青这块儿。

    “那行,光福,你怎么安排我们的都听你的。”

    虽然他们现在的活儿和以前比已经很轻松了,要是能当上老师,那不就更舒服了。

    “小军和小朱你们两个就先别动了,你们工作都挺轻松的。”

    刘光福说道,周小军可是管钱袋子的,这个人了可不能轻易管。

    至于朱志远,他这个性子可不适合当老师。

    “行。”

    周小军痛快的答应下来,朱志远就不可能有意见了。

    开完会,大伙儿就溜达着回去了,路上还商量着要赶紧写信让家里把课本寄过来。

    毕竟要当老师的人了,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刘光福听着他们的讨论,也是很高兴,这会儿好好学习了,等到高考恢复的时候,考上的几率才会更大。

    加工厂这边,刘光福准备把知青空出来的岗位尽量安排社员们。

    反正加工厂已经在他的掌握之内了,学校那边还得多安排知青才能更好的掌握。

    有了这两个地方,刘光福在大队里就有了不少话语权。

    这样他才能更进一步的带领乡亲们往下发展。

    ………………

    建学校是大事儿,刘海军虽说同意了这个决定,但他总感觉有些不得劲儿。

    他才是刘家庄的大队长,总不能啥都听刘光福的吧,他这个大队长也太没威严了吧。

    所以他对这件事儿也不太上心,连往公社跑的次数都少了。

    队里其他干部们都比他着急,早就惦记着自家孩子的工作问题,一直在催他。

    加上队里的其他社员,碰见的他的时候也老说学校的事儿。

    刘海军没办法,只得召开了社员大会,让每家每户都派人过来投票。

    他就不相信这么多人,都愿意建这个学校,虽说不用交钱。可年底的抵扣是实打实的,总有人不愿意吧。

    知道刘海军的安排,刘光福就明白咋回事了。

    大队长这是心里不舒坦啊,还想找点事儿,让建学校不顺利。

    那时候他再出来协调,显得他这个大队长很重要,这学校建起来的功劳也有他一大部分。

    刘光福心里很瞧不上刘海军这种村官,但凡他把心思用在建设大队上,他们刘家庄也不至于这么穷。

    他虽然不确定刘海军是不是真有这个心思,但是刘光福为了投票顺利一些,他还是得动员一下大家。

    他们老刘家对建学校的事儿都不是很上心,家里孩子还小,不着急念书。

    老三还上着高中呢,也当不上老师。

    刘光福看他们事不关己的样子,难怪这些年过的不咋地呢。

    对于这种正能量的事儿,就是和你没关系,那也要找关系啊。

    “大哥,这建学校的事儿可是事关重大,小树今年都六岁了,快上学了。

    再说了,你不是想当大队长吗,那也和这件事儿有关系,咱们还得动员他们都投支持票。”

    “这是为啥呀?”

    刘卫国不明白这事儿和他有啥关系。

    “大哥,咱都知道建学校是大事儿,你得参与进来,等以后建成了。

    这里面不是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吗,他刘海军为啥能当大队长,不就是啥都掺和吗。

    你也一样,得让人知道,你是干事儿的人,是关心队里建设的人。

    婶儿,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刘光福扭头问了陈美凤。

    陈美凤也觉得有道理,闷头做事是容易吃亏。

    “卫国,你回头是应该和队里说说。”

    刘卫民打着哈欠,他在加工厂就够忙的了,对建学校的事儿一点也不关心。

    “二哥,你也得和队上的年轻人多说说。

    要是学校建起来,我准备让李寿鹏去当老师呢。

    到时候这开拖拉机的工作……”

    刘光福把话说了一半,就看着刘卫民。

    “光福,你放心,我绝对认真对待,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

    刘卫民眼前一亮,这转正的机会不就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