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逃离四合院,我要去扶贫 » 第38章,首都来信

第38章,首都来信

    老刘家的人在刘光福的鼓动下,到处和别人说建学校的好处。

    刘爷爷率先找到了他那几个老兄弟,跟他们说,刘家庄一直穷,孩子们都没学上,既不能去公社里当干部,也不能去城里当工人。

    这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这次队里要建学校,也不用咱们出钱,为啥不建呢…………………

    刘奶奶也同样找到了她那群老姐妹。

    “这人还是得读书,你看我们家光福,为啥能当厂长。

    不就是因为他有文化吗,加工厂里那些人,哪个不是初中毕业。

    我们家卫国,为啥能当小队长,不也是因为能写会算吗。

    还有我家老大那几个孩子,在首都都是念书的,城里人都让孩子念书,他们还能有错?

    要我看,有些大队干部肯定是有私心,他们担心咱们家孩子都有文化了,和他们家的孩子抢饭碗。

    要不他们怎么都把孩子送到公社去念书呢?”

    刘奶奶这番话太有杀伤力了。

    是啊,城里的孩子,干部的孩子都读书呢,那肯定是有好处的事儿。

    刘海东相对来说就比较朴实了。

    “建学校好,家里的孩子小,还要大人看着,这要是都送到学校去,让老师看着,咱们不也能多干点活儿嘛。”

    刘卫国这个小队长还是有点觉悟的,他和队员们是这么说的。

    “大队里的决策还是要支持的,建学校对咱们刘家庄来说是好事儿。

    这段时间正好秋收结束了,也没啥活儿,帮着队里建学校还能挣点公分。

    要是咱们自己都不关心大队里的事儿,那还能指望谁呀?

    反正我肯定是支持的,也要去帮忙的。”

    陈美凤,刘卫民这两人也没闲着,各自找到相熟的人说着建学校的好处。

    …………………

    这几天经过老刘家的动员,大队建学校的事儿越发热闹了。

    一群人没事儿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建学校确实是对的。

    到了投票这一天,社员们全票通过了这个决策,而且都催着是越快越好。

    “别的大队都有小学,就咱们刘家庄没有,你们这工作是咋干的?”

    刘爷爷在大伙儿面前抱怨着。

    其他干部都瞅着刘海军,心想这可和他们没关系,他们也着急啊,刘海军非得搞什么投票。

    刘海军也是郁闷的抽了一口烟,感觉他在刘家庄愈发的没有威信了。

    他还不死心,又开了个讨论会,让大队干部们商量这个学校咋建,还想着在这件事儿里多一点主动权。

    刘光福作为学校的发起人,粮食加工厂的厂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大队长,我看也没啥好讨论的,钱这方面我们加工厂拿大头。

    人员方面也肯定没啥问题,都是经过社员们投票的。

    地就更别说了,还是原来的地方就行,反正周围也都是空地,建大点也没问题。

    最难的可能就是砖厂那边了,不行我就多请他们吃两顿饭,这砖一定得及时跟上。”

    刘光福掰着指头一个一个数着。

    “这都是小事儿,那县里和公社还没批呢,咱们可不能先斩后奏啊。”

    刘海军不紧不慢的说道。

    这回你们都傻眼了吧,最后还不是得我出马。

    刘光福一听,好家伙,这都多长时间了,他刘海军到底干啥了。

    “这也不是啥问题,大队这边要是不行就交给我。

    我们和县机械厂还有联系,他们厂长和县里的各个部门都很熟悉可以介绍给我。

    只要队里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去县里看看。”

    妇女主任高兴的说道,“光福,这学校你一个人就能搞起来,可真是帮我们大忙了。”

    “张主任,我也就是跑个腿的事儿,后面的事儿可还需要大家伙儿帮忙啊。”

    刘光福笑着回应道。

    “光福,你只要把县里的手续搞定了,大队这儿就没问题了。”

    会计刘大根说道。

    刘海军听到这话感觉特别别扭,他也赶紧摆了摆手。

    “这事儿咋能都交给光福呢,他是加工厂的厂长,还是知青的领导,事儿肯定多。

    这次就别麻烦他了,县里的手续还是我去跑吧。”

    他生怕刘光福真去县里,到时候这个学校好像他没出一点力似的。

    “既然大队长出马,那肯定是手到擒来。

    这也不是啥大事儿,又不用他们拨款,咱们自给自足,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刘海军:“………………”

    会议一结束,刘海军就拉拉着脸去县城了。

    路上,刘海军越想越不对劲,虽然这建学校的手续不困难。

    可他也得公社,县城来回跑好多次才能办下来。

    他也是出了大力气的,刚才刘光福这么一说,好像他的工作一点不重要似的,连刘光福都能干。

    他还不能不积极,要不然队里其他领导肯定要觉得办事能力不行,这点事儿都办不好。

    终于在刘海军的积极努力下,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手续彻底办完。

    刘光福这天正在加工厂想着下一步的计划,计分员祥子给他带来了两封信和一个大包裹。

    刘光福一看,这信分别是刘母和他二哥刘光天写的。

    他坐在办公桌前,先拆开了刘母的那封信。

    信里刘母问刘光福,这都下乡两三个月了,怎么也一直不写信回去。

    棒梗和阎解旷可是每个月都给家里写信的,又问了一些刘光福在乡下的事儿,过的咋样啊,有没有人欺负你呀,就是没有钱和票。

    又说了他二哥谈对象的事儿,好像刘海中不大满意刘光天的女朋友。

    最后还让他多写信回家,说刘海中很想他之类的,如果能寄回来点土特产最好了。

    得,看来刘海中同志又受刺激了,不知道棒梗这小子给家里寄啥了。

    不过以刘光福对他的了解,棒梗往家寄半斤蘑菇,他就敢跟秦淮茹要两斤肉。

    刘光福看完刘母的信又接着看刘光天的,不知道他二哥写信有啥事儿。

    刘光天的信里纯粹就是诉苦的,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了,刘海中有啥暴力行为都朝着他身上使了。

    有说到别人好不容易给他介绍了个对象,刘海中还不愿意掏彩礼钱,非要让他在等两年。

    刘光天都准备入赘到女方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