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穿越之大周梦华 » 第二十一章 见院长

第二十一章 见院长

    “倾城,你来书院已经有十余个年头了吧?”泰岳书院后山的浩气阁内,院长苏祥云慈祥地看着年轻的宁倾城教习说。

    “是的,老师,学生12岁便进书院,至今12年了。”此刻,宁倾城脸色比刚才柔和了许多。

    “当年,故人将你托付与我,如今我也算不辱使命,不过往后你还要多加小心,不可放松儒道的修行。”

    “多谢老师。”宁倾城行礼说到。

    “世事无常,难以十全十美,有时候要学会放下,面对新的生活,接触新的人,别把自己封闭起来。”

    “多谢老师教诲,不过是随缘而已,我不想压抑自己的真心。”

    “随缘就好,不失为一种超然的状态。儒道修行本就讲究超然,太功利或者太刻意都不是好事。”

    ……

    “院长,院长,大喜,大喜啊……”

    正当二人聊天之时,门外青气腾起,一群人瞬间出现在眼前,正是刚才离开的三位教习,以及被他们一同带来的两位学子。

    “哦,微德,喜从何来?”院长苏祥云看着进门的几人说道,看见三位教习带了两位学子出现在这里,他心里不免有些疑惑。

    “院长,刚才我们说到的,那位在教坊司作诗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我泰岳书院的学子李邵堂,字子安。您看,正是此人。”张成兴奋地说道。

    泰岳书院3000学子,作为院长,苏祥云不可能都认识,见眼前的两人,其中一人眉清目秀,他倒是见过,是张成的学生李邵正。另一人颇为英俊,应该便是张成所说的李邵堂。苏祥云虽有狐疑,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淡淡地说:

    “怎么回事,不妨仔细说来听听。”

    于是,三位教习你一言我一语地复述着刚才李邵堂告诉他们的内容,其中还夹杂着他们对四首诗的点评,言语间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听得李邵堂都有些脸红,心想这有学问的人夸起人来就是不一样,听得无比舒坦。

    但是又有一些惭愧,毕竟自己只是诗词的搬运工,就像做贼一样,多少有些心虚。

    “哦,原来如此。子安,加入天翼卫,也是你别无选择之事,这不怪你,不过,退学就不必了。这样,往后你可依然在天翼卫当差,书院破例继续保留你的学籍,你得空了就过来,和教习们探讨探讨诗词,如何?”

    苏祥云依然是满脸慈祥,征求意见似的看着李邵堂。

    李邵堂有些受宠若惊,他本以为加入了天翼卫,便从此和书院断了关系,没想到还能这样,他很兴奋地回答:

    “多谢院长,多谢几位教习,往后有时间,我一定来书院,还请请各位教习多多指教。”李邵堂很识趣,这么好的事情,他不可能拒绝。

    要知道现在的他和以前的他已经不一样的,他很明白泰岳书院的分量,这可是比任何一个衙门都要强大的靠山。

    “学生以前不懂事,让书院和诸位教习费心了,真是忝列门墙,惭愧得很,往后学生一定好好向诸位教习学习,虽不敢说学业有成,但也不能辜负书院的名声。”

    “唉,这就对了,子安啦,称教习就见外了,叫我老师即可,为师很乐意收下你这个学生啊,哈哈哈哈。”张成率先说,他兴奋之极,看着李邵堂如看见了至宝一般。

    其他几位教习见这情形有些不对,这明摆着是在抢学生啊,于是祝子文连忙说:

    “对,子安,叫老师,往后我就是你的老师了,我主讲兵法,你在天翼卫,说不一定以后还要上战场,到时候一定用得上。”

    “不不不,子安,如今你已经是官差,凭你的才学,日后走仕途,不能不懂礼,他们二人虽好,却不如跟着我学习礼重要,入我门下如何?”朱载之也掺和进来了。

    “你们都别争了,子期是我的学生,子安肯定也要由我来教,一事不烦二主。”张成又说。

    “非也,子期本是好苗子,可如今才九境,你的能耐不行,没法教子安。”祝子文不服气。

    “狗屁,齐亮,你就是不服气,你连喝酒都不如我,再说你是五境,我是四境,论教学生的话,你比我也差远了。”张成脾气上来了,已经不再顾及大儒的身份了。

    “扯淡,我就是不服你,要不是当年我在官场耽误了几年,我的境界怎么会比你低。”祝子文也不管不顾了,二人直接开杠。

    ……

    “哼哼,子安,你看见了吧,这就是他们的德行,圣人云,不学礼,无以成,别犹豫了,入我的门下,对你日后有好处。”朱载之见机会来了,趁两个死对头打嘴仗的时候,赶紧插话做李邵堂的思想工作。

    一旁清冷的宁倾城内心觉得好笑,但又不好笑出声,毕竟这几位都比他年长。

    不知怎么的,她眸子不自觉地瞟了一眼李邵堂,发现这家伙居然在时不时地偷看自己,她觉得此人出入妙音坊这种地方,不是什么好东西,被这种人偷看,瞬间起了鸡皮疙瘩。

    苏祥云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多的样子,一边喝茶,一边微笑,也不阻止,但他的内心却在想,等你们闹够了,我再出面平息,然后再以院长的身份打压你们,把李邵堂亲自收入我的门下,作为亲传弟子,日后定能成就一段佳话。不过没过一会,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于是一本正经地说:

    “好啦好啦,诸位,听我一言……”

    见众人没搭理他,于是他动用儒家浩然正气,开后说:

    “够啦,都别争了。”见众人安静下来,苏祥云又说道:

    “子安,你既有如此诗才,老夫便考考你。你便以人生为题,即兴而作,诗词均可,如何?”

    众人听院长叫李邵堂当场作诗,都有些激动,李邵正也很好奇,自家大哥虽然昨夜在教坊司出尽风头,可那毕竟只是听说,今日他也想好好见识见识。

    李邵堂觉得院长的考验来得有点突然,一半是真想看看自己的诗才,一半估计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又开始了苦思冥想。

    “子安,不急,慢慢想,我们等着。”苏祥云和颜悦色地说。

    “院长,学生倒是想到一首词,请院长及诸位教习多多指点。”

    “念来听听。”苏祥云点头说。

    “快念快念。”其余几位教习有些急不可耐。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是苏轼的词,李邵堂很喜欢,他记得自己在二十一世纪遇见那位老头时,也念过这首词,说来也巧,正当自己文思枯竭的时候,这首词便从脑海里冒出来了。

    “听起来确实不错,何解?”张成等三位此刻也不装了,言外之意就是我没听明白,请解释一下。

    “浮生如梦,子安虽然年轻,却有如此感慨,难得,难得啊。”院长苏祥云很满意地说,说完他深吸一口气,慈祥地看着李邵堂。

    “词中既有孤独悲苦的心情,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有着对人生往事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确实是极好的词,颇为难得。”清冷绝艳的宁倾城也难得开口点评了一句。她不愧是诗词教习,评价很到位。

    “哟呵,宁教习果然有两下子,诗词造诣确实很高啊。”李邵堂内心这样想着。

    “哈哈哈,依我看,倾城主讲的便是诗词,当子安的老师,她比你们都合适。”

    听到院长说这话,众人都是一愣,宁倾城心想,院长,您是不是老糊涂了,我可没想过要收这家伙做我的学生啊。其余三人也不服气,齐声说:

    “凭什么?院长您要是如此决断,我们不服气。”

    “对,我等不服气。”

    “是啊,子安诗词造诣很高,没必要再学什么诗词之道了,为何不学其他的呢?”

    ……

    见众人不依不饶的样子,苏祥云又补充道:

    “这样吧,子安擅长诗词,以后来书院,就由倾城授课。不过,为了子安着想,多学一点知识没什么坏处,所以你们三位也可担任子安的老师。诸位,这样可好?”

    学生就一个,僧多粥少,也只能如此,于是众人不再争执,齐声回道:

    “我等遵从院长安排。”

    “哈哈哈哈,好,就这么定了,下去吧。”苏祥云很满意地说。

    众人起身准备离开,苏祥云把宁倾城单独留了下来,准备吩咐些别的事情。

    出了浩气阁,李邵堂和李邵正与几位老师又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分开了。见其余几位老师走开后,李邵堂问李邵正:

    “二郎,我老师宁倾城平日治学的地方在哪里,你带我过去。”

    “大哥这是作甚?”李邵正一脸不解。

    “既然已经入了倾城老师门下,我便要发愤图强,我先去等着,老师回来以后,我正好请教诗词之道。”李邵堂脸不红心不跳地说。

    “好吧,我带你过去。”李邵正回了一句,然后带着大哥朝听雨阁走去,把大哥送到听雨阁后,李邵正便离开了,李邵堂进了小院,没有进门,在那里乖乖等着。

    毕竟是女子的闺房,李邵堂一个大老爷们不敢擅自进去,这点最基本的礼数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