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武长生:从灵签仙缘开始 » 第44章 文气灌顶,儒道入品!

第44章 文气灌顶,儒道入品!

    朝堂之上。

    百官的目光皆然惊讶。

    杨牧的字字珠玑,朗朗真言,皆是发自肺腑之音。

    虽是一秀才,无官运傍身,却感觉自带一股浩然正气。

    在大周,想做官一般是三种途径,第一种自然是科举。

    但举国十万的举人里,想出一个进士的难度,不要太高。

    第二种,就是祖先荫庇,也就是父母做官,其实后代可以继续做官,一些五望七姓的世家大族,乃至三公后裔都是世代为官。

    哪怕是你是圣人之后,也能得到朝廷的册封。

    这第三种做官的方式,就是或者经人举荐,可一般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举荐。

    或者是一些书院的大儒亲自举荐。

    这些大儒往往都会把名额给自己的得意弟子。

    举荐的方式无非就是行卷。

    所谓行卷,就是把自己的文章整理好,找到达官贵人去“讨教”,然后请他们去考官那里(礼部侍郎)去推荐自己。

    行卷之中大有学问,首先是自己的诗歌不能太长,否则人家懒得看,直接拿去点蜡烛了。

    再有不能写的太好,否则直接被那个举荐的人占为己有了,所以最好你有点名气和风格,让对方没法占为己有。

    上述基本就能看出,这些名额都掌握在有权势的人手中,有名额一般往往也会给自己宗族的弟子和亲戚。

    从而造成垄断官爵的局面。

    寒门永远是寒门,勋贵永远是勋贵。

    努力有什么用?

    出来混靠的是背景和势力。

    还不是要巴结权贵,讨得一个举荐的名额。

    所以杨牧才说出了这句话。

    这天下的捷径岂是为寒门所开。

    空气凝固许久。

    楚瑶见无人开口,她朱唇轻启道:

    “杨牧说的不错,天下苍生,不是挂在口中,而是牢记于心,若是连百姓之柴米油盐都不知晓,便将百姓挂在口中,的确有些堂皇。”

    “禀陛下,草民有一诗言,欲要献于陛下,同样,也想献给在场的诸位,在此之前,需要笔墨纸砚。”

    杨牧深吸口气,拱手道。

    楚瑶见他还有话要说,脸上浮现出饶有兴趣的神色,挥手道:

    “准了。”

    她见杨牧把往日喋喋不休的群臣,怼的一个个沉默了,心中也是很畅快,觉得他的性子颇对自己胃口,是个有本事的家伙。

    对他接下来的诗更加期待。

    她可是知道的,这家伙写出了两首千古名篇!

    很快,御前太监拿来笔墨纸砚,亲自为杨牧磨墨。

    杨牧目光坚定,没有任何退缩可言。

    他已然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今天都要把这片天给掀了!

    秀才也好,寒门也好,贱民也好。

    不管他是什么人,什么身份,今天都要让这个世界的人知道,何为公道。

    生争一口气,死争一炷香。

    他杨牧,早已不惧生死。

    手持汉白宝玉雕刻的毛笔,杨牧心无波澜。

    他闭紧双眼,沉吟良久。

    心中浮现出一位诗人。

    半生穷困,死于荒凉。

    他的一生哪怕再穷困潦倒,也不曾停笔,书写他那波澜壮阔的日子。

    哪怕仕途坎坷,遭小人佞臣污垢,却始终忧国忧民,初心不改。

    他的每一个字,都尝尽人间寥落和世态炎凉。

    他一生写下的诗,都涵盖不了他一生不屈的意志和对山河社稷的渴望。

    杨牧开始笔走龙蛇,奋笔疾书!

    那俊秀丰神的字迹,引起了一旁太监的注意。

    他作为掌书太监,见过不少大臣的字迹,像杨牧这样的字,还是第一次看见。

    自带一股意境和神蕴。

    看到杨牧很快停笔,他更为吃惊,对方的速度之快,看到最后的两个字,低声不禁念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落笔而成,杨牧朗声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纵有千转慈悲的圣人心肠,却没有雷霆手段。

    故而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一生。

    自己写这首诗,就是兴诗圣之志,一扫世间不公不平,那些狼野宵小,佞臣贼子,都无处可藏。

    “念!”

    楚瑶见诗已经写好,连忙让太监念出来。

    太监得令,持卷念道: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待到此句吟出。

    那些出身寒门,人微言轻的年轻官员都热泪盈眶。

    世间真的有这样的人吗?

    明明自己尝尽世间苦难,却饱含对那些弱小孤零之人的忧虑。

    下一刻。

    “轰隆!”

    天空一道惊雷划过。

    圣明宫内,诗词所在的宣纸荡起一道磅礴的气流,很快席卷整个大殿。

    每一个字散发出金色光芒。

    刹那间,光芒弥漫,耀眼无比,映在所有人眼中。

    而后,宣纸如阳,倾泻出金色光芒,如洪流一般,将周围淹没。

    几乎是一瞬间。

    秦尚书、杨卿脸色都陡然大变。

    朝堂诸公,文武百官也全然惊愕。

    但神色最为惊愕的,当属女皇楚瑶。

    她痴痴地看着这一切。

    眼中皆是不敢相信。

    “文气。”

    “是儒道文气”

    “这诗蕴含了什么样的大道,儒道文气居然凝聚出了异象。”

    金色光芒愈演愈烈,更是冲上十丈之高,化作一道光柱。

    气浪溅射出去,四方动静频出!

    让整个龙京府的读书人都抬头望天,怔怔的看着这一幕。

    脑海中出现了天道之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听到这个声音,所有人都是一脸震惊,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有人悟道立命了!”

    “是怎样的大道,居然得到了天地的认可!”

    大周的读书人皆认为,心有浩然正气,为苍生平天下,顺从天意,传道授业,故而可凝聚文气。

    苍生平天下,可为官造福一方。

    传道授业,可作诗授课,设立书院,福荫照耀后人。

    儒道一脉,没有醍醐灌顶,也无法直接传承,需自己领悟,明白自己今生,为何而活,这叫做立命。

    所以儒道大能死后,他的精气神,将化作浩然正气,守护天地之间。

    更主要的是,朝堂之上。

    一道道金色文气更是从四面八方涌来,没入杨牧体内。

    沉寂已久的文运居然破壳而出。

    将那道封印彻底冲破!

    这一刻,杨牧正式儒道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