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武长生:从灵签仙缘开始 » 第45章 半圣临,大儒山长至,请君入院!

第45章 半圣临,大儒山长至,请君入院!

    朝堂之上。

    文气灌顶,冲破桎梏,杨牧感受到体内的充斥着澎湃无比的金色文气,灌输在自己肉身之中。

    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打通周身气脉。

    正式迈入儒道第一境,养气。

    读书人需要儒道入品,有三种办法,第一则需要读书养气,凝聚天地之间的文气。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半段,指的就是这个过程。

    第二种则是通过科举,以大周国运,通过赐官的方式,从国运之中抽取文气,灌输到读书人体内。

    这最后一种,则是悟道立命。

    像杨牧这种,悟道立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大道。

    放眼武,佛,道三家,没有哪一脉能像儒道这样,把对内修行做到如此地步。

    佛道的禅定、仙道的开窍、武道的淬皮,都是先从外部修行,最后回归到内外兼修的路子上来。

    反观儒道养气、修神、立命,都是对内自省。

    胸有浩然正气,点墨可退万敌,则妖魔不可侵。

    若是应对一只万年大妖,要十万武夫大军退之,或三千金丹剑修御剑镇压,甚至可能不能敌。

    但换作一位大儒前来,只需一篇绝世文章可定乾坤,让万千妖魔无法踏入边境一步。

    朝堂之上,上上下下没有一人不在关注着一道冲天异象。

    那白纸上的文字仿佛金科玉律,是不可磨灭的大道。

    屹立千年的圣明宫上空,宛若星辰照耀,美轮美奂。

    “异象现世,天地共鸣!”

    礼部尚书秦辅国目瞪口呆的望着天空,声音颤抖:“此方天地认可了这条大道,天地共鸣啊!百年难遇的天地共鸣!”

    “他立命悟道了?”王卿一脸惊骇,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自己不能跟杨牧作对,不然的话,就是在跟天地认可的大道作对。

    跟老天爷对抗,只有死路一条。

    “大庇天下寒士,这是要人人如龙,这怎么可能?这到底是什么道!”

    王卿愣愣的呆在原地。

    然而天空异象还不止如此,只见天空之上,文气凝聚形成一只玄鸟的虚影,天空翱翔高啼。

    “大周的国运玄鸟?!这是祥瑞!这大道不仅有天地共鸣,还有大周国运加持!恐怖如斯!”

    如果说龙纹九鼎是中土一统天命的象征,那这上古玄鸟则是大周立国的图腾,玄鸟汇聚,意味着他的大道得到了国运的加持,是被看好的!

    外则立身,内则安命,心中明道,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

    在场文官许多都是读书人,自然读过典籍。

    上古诸子百家,那些开辟新学的大贤大能,立下冲天之命,开创时代显学新道,甚至可以做到白日飞升,立地成圣。

    “难怪陛下如此看好他,国运都为之护持!”一旁的太监直接看傻了,心中惊叹。

    单是一次立命,就已经能引发天地异象,国运加身,若是他的大道和想法能够在朝堂实行,然后昌盛大周,开辟盛世,那日后的地位将会到达一个恐怖的高度!

    换而言之,这位学子的未来不可限量!

    龙椅之上,女皇楚瑶望着金色穹顶中的巨大玄鸟,俏脸上闪过诧异,嘴角不由微微上扬。

    不愧是朕看中的人,你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

    朕倒是越来越期待了。

    ...

    与此同时。

    远在龙京南侧的盛京书院。

    一旁紫竹林的凉亭里。

    两名老者,黑白对弈,齿白唇红的书童煮茶倒茶,其中一位深蓝色儒衫,两鬓斑白的老者轻抿茶盏,刚要做点评。

    结果就看到天空的文气异象,以及出世的上古玄鸟,神色愕然,面色微动:

    “这是立命?”

    书童奇怪道:“宋老,您是书院大儒,平日里教过的君子儒士也有不少,立命有什么稀奇的。”

    儒衫老者轻笑一声,抚须道:“你年纪还小,不懂也正常,寻常人悟道,悟就悟了,此人悟道可是牵引天象,意味着开辟大道,上一个牵引天象的人,如今早就成了半圣咯。”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还特地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老者,眼底意味深长,意思不言而喻。

    对面那位老者,白发素衣,年纪比儒衫老者还大,他沉思片刻后,开口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居然有如此胸襟,让老夫也不禁好奇,想见上一见。”

    这位老者周围散发着一股青紫圣气,这是来自儒道的浩然正气。

    “择日不如撞日,一同前往,如何?”

    “正合我意。”

    ...

    白鹿书院。

    坐落于一片江南水乡之地,襟三江而带五湖。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书院之中,课堂安静,一袭素蓝色长裙的女夫子,身材高挑,头发简单束起,露出洁白如玉瓷的耳廓和脖颈,手持书本,行走于过道之间。

    五官素净,一对眼眸幽黑光泽透亮。

    可念到一半,却是停了下来。

    明明好看的很,却老是板着脸,面容肃穆,老成之意都快挤出屏幕。

    周围的学子听的好好的,发现夫子一下子不说话了,眼神都好奇的打量,小心翼翼的问道。

    “先生?”

    “今日的课,改为自习。”

    女夫子如此认真的宣布。

    也不管学子的惊愕神情,脚步一踏,朝门外走去。

    从袖中拿出一根毛笔,轻轻一挥。

    水墨波纹宛若流云天河,呈现在眼前。

    女夫子顺着水墨长河,冲天而去。

    中途,刚好遇到一位墨绿儒衫的中年男子,从天边划过,她连忙追上去,饶有趣味的追问:

    “石山长,你也感受到了龙京的滔天文气?”

    墨绿儒袍的中年男子回头一看,眼底诧异道:“原来是白鹿书院的大贤唐先生,是啊,适逢百年难遇的寒门才子,龙京悟道,我誓要收入湘南书院的麾下。”

    蓝裙女夫人淡笑道:“那你我公平竞争,只为书院选才。”

    ...

    巴蜀省,洛川书院。

    书山大殿巍然耸立,漫步其中,楼阁亭台,错落有致,一片安然恬静。

    一座红墙围合的庭园中,前院是一座雅致的涧桥,桥边长满了绿草和开满了彩花的花坛,清澈的水流从桥下潺潺流过,听起来非常舒缓宜人。

    后院是一座气魄恢弘的宅邸,房间里摆放着多个书架,架上摆满了古籍和文献,伴随香炉的青烟缭绕,屋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气息。

    书籍上面的尘土显示出这些书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积淀,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

    “齐先生,龙京方向传来天地异象,看样子是有大才出世,湘南书院,白鹿书院,都是派人前往,我们难道不去吗?”

    一名儒袍学子郑重上前参见,拜见身着一袭青色儒衫,正在书桌上持笔抄送经文的中年男子。

    弟子态度恭谨,乃是因为眼前之人,便是洛川书院山长,齐行砚。

    其儒道学问极高,是当世为数不多的第七境的大儒。

    大周三十六书院各下设山长,教授,博士,教习四个职位,山长只有一位,负责总揽书院大权。

    “老夫说了吧,此子有大才,不可小觑,迟早要一飞冲天。”

    站在一旁开口的老者,如果杨牧在这里,肯定会惊讶,居然是晏青松晏老。

    齐先生抬起衣袖,身子微微挺立,面容颇为俊伟,如沐春风,能看出年轻时也是一个风流才子,见窗外大雾,他眼中有复杂的神色,沉吟道: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单凭此句,与洛川的院律无二,此人未来有圣人之姿,有成圣气象,值得一去。”

    “齐先生,何时出发。”

    “现在。”

    齐先生想了想道,转过身对晏青松道:

    “我不在的日子,请晏老先生多多操心书院的事了。”

    “好说好说...”

    ...

    随着事件发酵。

    杨牧立命悟道之事,已经传遍整个龙京,甚至被大周各处的读书人感知到。

    尤其是那些书院的大儒和山长。

    他们都是大周最德高望重的那一批人,一时间都齐聚龙京。

    立命不是什么大事。

    可引来异象是一件大事。

    “轰隆!”

    忽然天穹之中,绚烂的光华气浪泛起。

    金色神莲,天梅仙树,水墨天河等气象接踵而至。

    多道人影从天空走来。

    一位新晋进士指着天空大喊道:

    “是半圣!半圣亲临龙京了!”

    “好浓郁的文气!好多大儒都来了!”

    “真的是大儒!”

    不少学子无比激动的喊道。

    浓郁的文气出现在天空,伴随多位大儒的到来,实实在在让龙京的学子感到惊讶。

    “难道他们是因为龙京的儒道异象而来?”

    “错不了,肯定是这样!”

    “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能让半圣以及这么多大儒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