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15章软硬兼施

第15章软硬兼施

    “是的,殿下。”郑和不明所以下微微颔首。

    朱高煦一把抓起面前的天元号模型,摆弄中却是又说道:“你与咱自小相识,共长于北平,算是半个老乡。巧了,孤的封地又在云南,又算是半个老乡,这不就凑了整?”

    老乡,郑和稍稍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但汉王是与我拉关系?

    郑和原本颔首的脑袋又挺了起来。

    “你年少时家境优渥,父亲、祖父都是【哈吉】?”

    要说别人,朱高煦还真不一定那么清楚,但作为曾经在马六甲海峡讨生活的人,他对郑和熟悉的就像是知道自己有几个手指一般,了如指掌。

    哈吉,是他们去圣地朝奉之后的获得的称谓,于汉人来说就像是记在族谱上一般,郑和父亲、爷爷的名字可是被衣食无忧的后来人找到过。

    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世人皆知蒙古人马上功夫了得,却忽略了蒙古帝国广阔的疆域促使其海运极其发达。

    根据后人推算,元末时期,郑和的父亲、爷爷都乘船远渡重洋朝圣。

    在汉人的称呼中,他们圣地所在的国家叫做天方国,比如熟知的《天方夜谭》,这二字就是取自古称。

    “你也想去天方,你也想做哈吉!”

    郑和听见朱高煦无比肯定的话,瞳孔陡然放大,想去朝圣,这是他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自打十一岁被宫刑之后,只有信仰,才让他变得正常了起来,激励着他不断的学习航海知识。即便他还拜了师父,信了佛教,但也一刻都未曾忘记朝圣,这是促使他学习的最大动力。

    火候到了!

    朱高煦见郑和脸色微变,也就不再提这事儿,话锋一转说道:“郑副使,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孤觉得,人啊,还是先管好自己才能布施他人,你觉得孤说的对吗?”

    “律人先律己!殿下高见。”

    “高见?有几层楼高啊?”朱高煦玩味的看着郑和,他的改变是从出海那一刻开始的。

    “这……”郑和顿时语塞。

    “那孤再问你,你觉得大明百姓现在过的如何?”

    “陛下励精图治,大明蒸蒸日上,百姓皆有衣食……”

    郑和条件反射的很快,说着还朝京城方向拱了拱手。

    “皆吗?”朱高煦嗤之以鼻,“郑副使是不是太绝对了,孤不相信你就没见过连衣食都没有的大明百姓,更别说书籍这种贵重东西。就说现在,苏州、松江二府水灾,就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郑和脑海中闪过一些画面,凡事都有绝对,他即便出身云南富户,也在这有记忆的三十多年中见过无数连吃都吃不饱的大明百姓。

    不过在他身份地位逐渐拔高的这些年,所谓穷的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百姓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些人就像是变成了一些数字,这些数字偶尔还会呈报到皇帝那里,惹怒皇帝大发雷霆。

    “看来郑副使是见过了,连我大明百姓都有吃不饱,穿不暖,没农具,没书籍的人存在,你为什么要带着这些东西去布施呢?这些东西,留在我大明,不好吗?

    孤不反对异邦向往我大明学识,但也得有诚意,如盛唐时日本之遣唐使,日本不是学的挺好吗?”朱高煦提到日本,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这两个字儿,没办法,有些东西就是刻在血脉里。

    郑和看着朱高煦,一时间不明白殿下是什么意思,这是让人家来还是不来?怎么感觉来了就要被杀头?

    得再下点猛料,表明自身的态度,至少得让郑和服软。

    朱高煦心里小小琢磨了一下,又是打算狭隘一点,说道:“郑副使,难道你想学那鉴真国贼,将我大明先进的知识送与西洋诸国?想让西洋诸国为你歌功颂德,铸泥塑像不成?”

    国贼?

    好大一顶帽子!

    郑和瞳孔又是一阵收缩,原本扬起的头颅又开始缓缓低下,身子更是微微前倾,头上也冷汗直冒。

    变了!汉王真的变了!

    他变得不再像那个只知弓马的骁勇亲王,居然也学会了文人那套先声夺人。

    先是说出自己内心的秘密,其后又给自己扣了一顶国贼的帽子。

    是了,听说汉王还奏请今上诛解缙九族。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啊?就在刚刚居然还想借辎重不符圣意,想拿回些对舰队指挥的主动权?

    难道这几年在今上身边,我也学会了恃宠而骄,敢不将一位亲王放在眼中?是因为自己打心底觉得汉王只知弓马,不知下碧海,操巨舰吗?

    “琅琅……”

    郑和更是听见了身后的抽刀声,那个汉王亲卫叫什么来着,似姓万。

    豆大汗珠开始在郑和额头凝聚……

    朱高煦一侧的嘴角这才开始勾勒起缓缓笑意。

    郑长工啊,这样的态度才对嘛!刚刚你在孤面前扬起头颅的样子,说实话,我还真有点不爽!

    即便,你是郑和!

    就在郑和要立马告罪的时候,肩膀却被起身的朱高煦有力的手掌按住,语气更是变的和善:“郑副使,孤也就是听闻海上倭寇还敢犯我大明,一时没有克制住而已。国贼之说,玩笑,玩笑!

    你放心,夏原吉原本为你征集的农具孤已经命人送往云南,将会以低价租赁的方式,交由汉王府周边农户使用,也算是你对那些素未谋面老乡的贡献。

    至于那些关于纺织、种植、医学方面的书籍,也被孤送往京城,不日将有妙云义学在京城开办,院正便是皇后娘娘!”

    你搬出我皇帝老子是吧?我搬出我娘,很合理吧?

    “是下官没有考虑周全!”

    郑和见朱高煦压着自己肩膀的手松开,赶忙承认是自己的疏忽。不说汉王的话吓人,也不说汉王已经将刀架在他脖子上,就说这些书被皇后娘娘用了,他就啥都说不出来。

    老朱家的皇后,谁都惹不起!

    “郑副使,孤呢,并不反对你跟着咱下西洋,你也知道自己回去抗旨不尊会如何。今天晚上,孤给你的交代其实已经足够多了。

    孤能给你一些权利,比如宝船舰队在海上的指挥权,但有一点!”朱高煦猛地一顿,高大的他看向微微躬身的郑和显得压迫感十足,目光更是变得犀利起来。

    “孤的要求只有一点,只要宝船舰队上了岸,宝船舰队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听我的。孤的交代,够吗?”

    “汉王殿下言重了,即便在航行途中,下官依旧遵殿下号令。”郑和只觉背后内衬已然全部湿透,这种压迫感,他只在朱棣君临京城的那一天感受过,但如今,这位的儿子亦然。

    “孤不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但孤的诚意就在这里了,退下吧!”

    郑和又赶忙从袖子中拿出一张海图路线:“殿下,舰队还在相互磨合,预计咱们五日后会抵达福州长乐,您看需要提前抵达吗?”

    但朱高煦看都没看,只是说道:“孤刚刚已经说了,航行的事儿归你,孤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