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56章宣威使

第56章宣威使

    永乐三年,九月廿九日

    “赵王!赵王!”

    太子朱高炽圆滚滚的身体异常灵活,他一个箭步,登上东宫后花园中的石凳,一掀开自己八哥笼子上罩着的云蓝丝绸罩,便有其中八哥欢快的叫着赵王二字。

    “哈哈,好畜生!好畜生!”

    朱高炽一面深感这八哥聪明,一面将手中磋磨半晌的小米,轻轻放入八哥的食罐之中。

    汉王朱高煦走了,赵王朱高燧便领了神机营指挥使,太子朱高煦知道这是朱棣又一次均衡朝内文武势力的手段。

    相比汉王,赵王一无资历让军中诸位将信服,二无名声让麾下将士青睐,仅仅依靠皇帝的宠爱走上这一步,这两天可是把神机营弄的一团糟。

    这使得太子的心情大好,有了闲情逸致在这东宫后花园之中遛起了鸟,想着日后怎么看赵王好戏。

    “殿下,殿下!”

    东宫内侍官窦鉴匆匆从外而来,手里拿着一份火漆封好的信件,面上仓皇。

    “又怎么了,难道说老三又被神机营那些骄兵下了难堪?”

    “不是殿下,是从广西布政使那边来的急件!”

    “广西?”

    朱高炽心想不会是这安南国又惹事儿了吧,打从洪武朝开始,安南这个国家可不安分,被两度朱家皇帝视为南部边陲的一个敌人。

    历史上朱高煦分封云南,算是他自己没把握住,若有灭国安南之功绩,说不准还真能避免他那被烤了的结局。

    朱高炽拿起信封,看着上面的狗爬字,就知道是谁寄来的,一打开信,那股熟悉的被敲竹杠感觉便扑面而来:

    【大哥,咱这次可能真的要回来了!】

    ……

    朱高炽就这样站在石凳之上迅速看完信件,一个趔趄的从石凳上跳下,左右摇晃之间,便朝扶着他的窦鉴说道:“快,去皇宫,咱要为陛下贺喜!”

    东阁

    朱棣面色一阵喜,一阵怒,阴沉不定之下,才将奏折重重放在龙案之上。

    “陛下,可是广西那边出了事儿?”夏原吉今天刚从浙西回来,于东阁中正说着他此次赈灾浙西,以工代赈整治太湖的诸多事宜,便被一道来自广西的急奏打断。

    “大喜啊,夏卿,你可知吾儿为咱解决了一个外敌!”朱棣忽然大笑着,将手上奏折递给了户部尚书夏原吉。

    夏原吉细看之下,也是倍感震惊。

    什么?

    汉王将安南平定了?

    立了安南王?

    还奏请陛下准易凤山为安南护国大将军,郑和为安南丞相?

    这都是什么错乱的消息啊!就凭宝船舰队那三万人?

    但不对啊,陛下嘴里说着大喜,怎么还隐隐有着发怒的迹象,是陛下手中那一份没给自己看的奏折?

    “太子殿下求见陛下!”

    “夏卿,你先退下吧!明日我们再接着议!”朱棣当然知道太子为什么来,他现在发现了,老大和老二,穿起了一条裤子。

    “爹!”

    朱高炽在东阁门口遇到了夏原吉,两人点头示意后便一进一出的离开。

    “怎么?朕让你筹措粮食,筹措好了?”

    明明户部尚书刚出,朱棣还是又朝着朱高炽问道。

    朱高炽敏锐察觉到了一丝不对,拱手说道:“陛下,咱与夏尚书在东宫算了又算,核了又核,这后三個月,咱只能勒紧裤腰带了!也或者……”

    “说!”

    “也或者,咱就只能摊派……”

    摊派,这算是明初低税制度之下的特殊产物。明朝是在驱除鞑虏的背景下出现的,明初的低税也确实保证了农民和商人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国家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天灾人祸之下,常备500个卫所之下,国家财政有些粮食就是不能动的。

    如此,便出现了“摊派”。

    这摊派经过朱元璋的实践,如今已经炉火纯青,明朝各省设转运使,使省内物资在自己的范围内流动于各个州县,而摊派便是加征税,哪里富裕征哪里。

    算是一种另类程度上的寅吃卯粮吧。

    朱棣是崇尚暴力,但在朱元璋影响下,不乏也是个心系农户的好皇帝。

    他其实心里清楚,摊派最终还是会落在平民百姓的头上,促使一些原本拥有地的农户变成大户人家的佃户,所以永乐初期的三年中,朱棣在夏原吉的建议下,摊派之事,慎之又慎。

    “要摊派多少?”朱棣明知故问道。

    “需要二百万石……”

    “你打算在哪里摊派?”

    “南直隶及两江富庶之地吧,此次摊派主要为治理太湖,发动受灾难民、徭役三十余万,彻底根治太湖年年泛滥的情形!”

    “摊派?你弟弟都在安南成太上皇了,你还有心思摊派?”朱棣将手中两本奏折重重朝着朱高炽身上甩了过去。

    朱高炽佯装不知的迅速从地上捡起两本奏折,左看右看之下,却像是不知道朱棣心思,一脸纳闷的说道:“爹,这是喜事儿啊!”

    “喜事儿?你说,安南的事儿是不是你与老二密谋的?”

    “爹,咱与老二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朱高炽满脸的委屈,随后又说道:“这真是喜事儿啊!老二此举不正合爹的心意,平定了咱西南的一个大敌吗?如今咱只需要将眼光放在北元……”

    “你倒是放心老二!”朱棣鼻子里重重嗤了一声。

    “爹,老二不就是要个安南宣威使的职务,给他便是了!另外咱看老二也没想在安南干点什么,不也是把易凤山和郑和留在了安南,这二人,爹还不放心?”

    “陛下,广西锦衣卫八百里加急!”

    通报之后,太监拿着一个包裹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件僧袍出现在朱高炽眼前,随后朱棣整个人就内敛了起来,静静坐在龙椅之上。

    “爹!”朱高炽小心的叫道。

    朱棣仿佛老僧入定,在朱高炽喊了三声之后才回过神,说道:“老二的事儿,咱准了,但也不能看着老二在安南做大。咱是发现了,老二就是个不省心的主儿,你说要不要把老二叫回来?”朱棣旧事重提,他内心不是怕老二做大,而是生气老二这总是这副出其不意的性子,他讨厌这种不受控制的感觉。

    “爹,老二做大不了,安南人当家,或许他也就是呈一时宝船之利,等舰队走了,他还能控制安南不成?”

    “倒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