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朝我溜了 » 第五十三章 文渊阁中急报传

第五十三章 文渊阁中急报传

    万历三十七年,重阳之后,霜降未至,九月廿一日,

    上元之时,天朗气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此时正值巳时(9:00-10:59)之交,文渊阁中,烛火通明,光芒万丈。

    兵部尚书李化龙,手执四封公文,步入阁中,向首辅李廷机恭恭敬敬地奉上。李廷机,位列朝中首辅,掌管国家政事,威风凛凛,权倾朝野。

    前任萧大亨,既任兵、刑两部尚书,合计十三年,峥嵘岁月中,党争纷飞,内外矛盾,如潮水般翻涌。疲于应对,多次上书乞求退隐,终于得愿,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卸官归故里泰安府。

    李化龙接任,掌管兵部事务,时值朝野风云变幻,人心惶惶。

    李化龙(壬申生,字于田,号霖寰),自少锐志,志在四方,久经磨砺,成就非凡,为国家治理军务,威名素著。原籍直隶大名府长垣县,地处河南,一方士人之地,多出人才。

    首辅李廷机接过公文,目光如炬,先翻看封面,原来是浙江布政使司与温州府上送的奏疏。

    他首先拆开浙江布政使司的奏疏,内云倭寇九月初三首先犯宁波府昌国县,县守刘炳文担当得守,奋勇杀敌,倭寇败退,斩首近千。

    李廷机读罢,喜形于色,拍案叫绝,欲即刻禀报圣上,传此捷报。

    然而李化龙见此,急忙上前,神色严肃,阻止道:“首辅,且慢,还有温州府尹的奏疏未看,恐有隐情。”

    李廷机听罢,心中一惊,神色转凝重,连忙打开温州府尹的奏疏。

    只见第一封奏疏中,温州府尹李庆安弹劾宁波府昌国县守刘炳文,云其畏敌如虎,不敢出城迎战,倭寇得以肆掠。

    又隐瞒不报,导致温州游击王明翼、陈梦抖二将军于第二日在温州海域被倭寇偷袭,王明翼战死,陈梦抖溃败逃回温州水师大营。

    李廷机看罢,不禁震怒,心中喜悦荡然无存。此时的文渊阁内,阳光透过窗棂,撒在公文上,而首辅与兵部尚书李化龙,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兵部尚书李化龙顿时感受到大明朝政之艰难重压,胸中无尽愤懑,难以言表。

    首辅李廷机沉吟片刻,又打开温州府尹李庆安上的第二封奏疏。

    此封奏疏中,只见温州府尹李庆安再度弹劾。此次矛头指向温州水师指挥使张惟智及部下千户陈耀、林云、董期等人。

    奏疏上云,接报陈梦抖败走之信后,不组织迎敌,反而捻脚而逃,接获陈梦抖的报信后,未出兵抵敌,反倒携全营将士及财物逃之夭夭,导致温州城外乐清湾港口遭倭寇偷袭,损失惨重。

    幸得惠王就藩温州,神勇无匹,身先士卒,击退倭寇,出海追捕,俘获倭寇舰船一艘。

    李廷机看罢,额头青筋暴起,内心的愤怒如狂风暴雨般翻涌。

    他眼见大明江山日损,而朝中官员,不仅未能尽职,反而临阵脱逃,实在令他痛心疾首。

    他手中的奏疏,似乎变成了一块烫手的炽热铁块,每一个字,都像是火焰般在烧灼他的心。

    他不禁怒斥道:“奸贼横行,忠良受屈,此乃国之大耻,吾辈岂能坐视!”

    李化龙闻言,也是面色凝重,不知如何回应,心中百感交集。

    此时的文渊阁中,虽然阳光明媚,但阁内的氛围却是压抑至极。

    李廷机抚掌长叹,矜国体,怀忧虑,心中的愤怒与无奈交织在一起,成为他心头难以解开的结。

    李廷击的面上,不再有先前的喜色,而是沉重至极。他急忙展开最后一封奏疏,心急如焚,想要知道温州府尹李庆安此次还要弹劾何人。

    但见奏疏中并无弹劾之词,奏疏中,李庆安直言不讳,却说自倭寇口中得知,大明的藩属琉球国已被倭国萨摩藩攻陷。

    琉球国王岛津家久擒至日本,亲见了德川幕府的德川家康与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

    原来,自朝鲜之役后,明日贸易断绝,萨摩藩意图暗攻琉球,以伪装为琉球国,独揽其朝贡大明之利,为萨摩藩解囊。

    李庆安读罢,愤怒填胸,握拳捶案,声震文渊阁:“小小萨摩藩,竟敢如此欺我大明,此事不可轻忽!”

    阳光照入阁中,映出他满脸的愤怒和担忧。文渊阁内,光影交错,显得格外宁静,然心头的狂澜却是难以平息。

    此时,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即次辅)叶向高,正于案前审阅百官奏折。

    听得案边轻声密语,见首辅李廷机怒气冲冲,不禁放下手中公文,走到李廷机面前询问:

    “首辅,何事让您如此愤怒?”

    李廷机颤抖着手,将奏疏递给叶向高,言道:“叶学士,尔等看,看这官场之腐化,看这倭寇之猖狂!”

    叶向高接过奏疏,连页翻阅,眼见之事,不禁也是大惊失色。

    叶向高接过奏疏,阅读之间,面色也由惊变愧,变愧至怒。

    他抬头看向李化龙,问道:“李尚书,此奏疏之言,可有不实之处?”

    李化龙沉声道:“事实如奏,温州府尹不仅送奏疏,更送来了倭寇的俘虏及首领的尸身,兵部已审问过俘虏,其言与奏疏相符。反而是浙江布政使司,只送了捷报,无其他证物。”

    叶向高深吸一口气,试图压制心中的愤怒。他知道,此事若传至天子耳中,必定会引发朝野震动。

    他看向李廷机,李廷机此时正气的跺脚:“此刻倭贼如狼似虎,我大明官员却如羊入虎口,无能为力。若不速报天子,恐怕江山社稷将不保。”

    叶向高闻言,摇头道:“李首辅,我们并非惧怕,而是应慎重。若在未明了全貌的情况下急急上报,一旦皇帝问及细节,我们如何应对?”

    李廷机听罢,双目一凛,但仍坚定道:“叶次辅,时不我待,倭寇如狼似虎,官吏无能,民无所依,这等重事,岂能迟疑?”

    叶向高深吸一口气,他知李廷机言之有理,但仍忧心于皇帝的反应。他不忍看到皇帝因此而震怒,影响朝廷的稳定。

    两位重臣在文渊阁中争辩了好一番,最终决定立刻禀报皇帝。他们速步离开文渊阁,向皇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