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外公魏忠贤 » 第25章 解元

第25章 解元

    杨清琳其实很淡定,看到了考题之后,他就知道此次必然中举,只是名次就不好说了。

    和以往一样,杨清琳平心静气的写了一篇八股文后,洗手用朝食。

    只是,侍膳的寒霜,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总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杨清琳心里有数,中举乃是人生大事,寒霜的心已经乱了。

    杨举人明确表过态,只要中了举,就要替杨清琳相看妻室了。

    还没到辰时,忽然,一骑快马飞奔着进了胡同,还没到门前,就欢喜的大声嚷嚷道:“捷报,捷报,贵府少老爷杨,官印清琳,恭应天启辛酉科北直隶乡试,中式第一名解元公,京报连登黄甲。”

    第一个来报喜的报子,刚刚奔进府门,胡同里,又传来了第二个报喜人的报喜声,“捷报,捷报,贵府少老爷杨,官印清琳,恭应天启辛酉科北直隶乡试,中式第一名解元公,京报连登黄甲。”

    紧接着,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乃至第八批的报喜人,一个接一个的骑着马来报喜。

    “什么?头名解元?”杨举人难以置信的望着报喜人。

    尽管,杨举人在考前,已经猜到了,儿子大概率中举。

    然而,当杨清琳高中头名解元的消息传来之后,杨举人简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

    杨举人当场就喜疯了,嘴角挂着傻笑,一个劲的说:“解元,解元,我儿居然中了解元……”

    好在杨举人提前准备好了赏钱,他身边的心腹下人们,便捧出了两只装满银子的托盘,重赏了第一个来报喜的报子。

    实际上,此时的贡院门前,也才刚刚张榜而已。

    按照往年的惯例,贡院里有背景的差役,才有可能提前拿到乡试的录取名单。

    等贡院大门一开,那名差役第一时间便骑马冲出去报喜。

    这年头,乡试或会试报喜已经形成了一条职业讨赏的产业链。

    有人提前备好了马,就盯着从贡院里第一个骑马跑出来的报子。

    道理其实很清楚,贡院的报子,最先讨赏的对象,必然是新科解元嘛。

    只要骑马跟上第一个报喜的差役,就可以领到重赏了,这种赏钱领得异常之轻松啊。

    直到第八批来报喜的报子,都已经拿着赏银出了门,杨举人这才猛醒过来,忙不迭的吩咐道:“赶紧放鞭炮,赶紧放鞭炮,洒钱,洒钱,快,快。”

    仆人们抬着钱筐,就在大门口,当众洒钱。

    嚯,一时间,整个胡同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弯腰捡钱的老百姓。

    这时,杨清琳已经知道了中解元的消息。

    他不由皱紧了眉头,心里暗暗一叹。以他的特殊身份,若是中了解元,只怕是后患无穷啊!

    众所周知,魏忠贤的阉党和东林党,势不两立。

    东林党掌握着内阁,阉党控制着司礼监和特务大权,势均力敌,分庭抗礼。

    实际上,杨清琳压根就没有想过解元的事儿。

    乡试的解元,还是北直隶的,这一下子,杨清琳即使想不出名,都不可能了!

    不管怎么说,中了举人,也就意味着,距离内阁的大门,又近了一步,确实可喜可贺!

    杨举人清醒之后,马上跑去供奉祖宗香火的祠堂里,从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一路拜了下来。

    “感谢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琳儿不及弱冠便中了举,不孝男杨鼎呈,百拜叩首!”杨举人异常虔诚的从头磕到尾,又从尾磕到头。

    杨清琳见寒霜直勾勾的盯着他,美丽的大眼睛里,水光四溢。

    若是老爹没在家,杨清琳肯定会毫不迟疑的将寒霜抱到床上,肆无忌惮的轻怜蜜爱。

    很可惜,杨举人就在宅内,若是坏了寒霜的名声,将来就有麻烦了。

    就在宅子的隔壁,魏忠贤已经知道了杨清琳高中解元的大好消息。

    “哈哈,像我的种,像极了我啊!”魏忠贤仰面朝天,放声大笑。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以魏九为首的下人们,一起跪到了魏忠贤的脚前,极尽拍马之能事。

    魏忠贤笑够了之后,异常想去隔壁,见见宝贝金孙。可是,他知道,杨举人若是见了他,好事绝对会变成坏事。

    因为,杨举人从骨子里说,即使不是东林党,立场也偏向东林党。

    宝贝孙儿大喜的日子,外祖父和亲爹大吵大闹,那就太窝心了啊!

    几箩筐铜钱和零散的糖果,洒光了之后,挤在门前的乡亲们,陆续散光了。

    这时,派去看榜的人,也依次回来了。

    “禀小官人,张小官人高中第五十八名举人。林小官人和李小官人,榜上没看见名字。”墨云是个机灵鬼,他故意没说榜上无名,说的是榜上没看见名字。

    杨清琳不由微微一笑,张霆读书也很有悟性,他的顺利中举,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林广生和李正鼎的名落孙山之外,也是理所当然尔。

    尤其是李正鼎,明明临近乡试了,他居然猫在花魁的香闺里,不肯出来了。

    如此荒废学业,岂能中举?

    按照惯例,乡试张榜后的第二天,顺天巡抚王之臣在顺天府衙内,摆下鹿鸣宴,广邀新老举人,共赴盛宴。

    杨清琳刚在府衙门口露面,立时被众人所瞩目。

    自从北直隶乡试开考以来,未及弱冠的解元公,有且只有杨清琳一人尔!

    仅仅一天的时间,杨清琳的乡试套卷,便已经传遍了京城。

    按照惯例,历年的乡试解元答卷,都允许抄录,并刊印出来,广而告之,以正视听。

    朝廷的意思是,主考官亲点的解元,确有真才实学,你们甭想闹事。

    杨清琳的八股文章,写得确实异常之精彩,令人无话可说。

    所以,杨清琳在顺天府露面之后,倒也没人敢挑事。

    不过,道德文章从来都不是问题。真正有问题是,魏阉的亲外孙,居然高中解元,天理何在?

    朝堂上的权力斗争,从来都不问是非曲直。

    只要想整你,鸡蛋里都可以挑出骨头。

    严世藩确实是奸恶小人,但是,徐阶杀他的罪名,却是荒谬的通倭。

    要知道,若无严嵩长期的大力支持,胡宗宪也不可能取得抗倭胜利的巨大成就了。

    朝堂之上,为了权力之争,脏得一团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