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炎汉三兴 » 第1章 太守

第1章 太守

    啊!

    柏论一时间有些发懵,甚至有些仓皇无措起来。

    他如何能得到一位士人的投效呢?

    但是现在这位士人的确无比虔诚地跪在了他面前!这个年代的士人极重名声,因此一旦认主,就不会轻易改投别处。

    柏论没有拒绝。

    毕竟去了上党也需要人。

    他原先培训的五十个流民,已经全部战死了。

    这点柏论很对不起他们,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目光重新放到王凌身上。

    柏论立刻将跪地的王凌扶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又是震惊又是感动。同时他还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说什么场面话。

    看着王凌的脸,柏论憋了半晌。

    最后还是决定效仿先主。

    他拉过王凌的手,感动涕零地说道:“我得彦云,如鱼之有水也。”

    王凌也很感动:“主君。”

    明明是和谐融融的场面,但是神剑听吐了。

    【呸!你从哪剽窃的话?】

    张辽在远处看着那一行马车渐渐远去。

    高顺在他旁边,“文远既然来了,如何不去送他?”

    张辽只是叹了口气。

    “我心中有愧,因此不敢再见他。只祝他此去一路安顺,能建功立业,立不世功。”

    马车即将远去。

    柏论又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凄凉萧索的长安城。

    “长安!”

    他总有一天还会回来的!

    从长安到上党,先至左冯翊、至河东,跨过两个郡县范围后,然后才能到达上党所在的地界。

    一路路途遥远,光是在路上就要耗费些许时日。

    但这急也急不来,只能慢慢走。

    要是古代有个高铁。

    他一上午就直接飞过去了!

    路上柏论也没闲着,拿地图大致研究了一下。

    南边有袁术。

    这货是不用管的。毕竟中间还隔着一个雒阳。而且他在历史上不是被曹老板打的节节败退吗?

    北边有袁绍。

    他现在在跟公孙瓒打架呢。至少不必担心他会大兵压境。

    “主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张杨。”王凌说。

    张杨这个人曾经是丁原的麾下,后来何进派他去上党讨伐山贼。何进死,董卓作乱时,张杨就趁机攻上党壶关,攻克不下。只能劫掠各县,悄悄发展壮大。

    早期时同袁绍结盟,举义兵讨董。

    被匈奴单于于夫罗俘虏后,又同他一起投效以董太师为代表的朝廷。

    因此董卓封他为河内太守。

    张杨有了屯踞河内的理由,发展自己的时候时不时就往上骚扰一下上党。

    未见到上党真貌柏论也不好说什么。

    他只是叹了口气:“就是不知道上党兵力如何。”

    \\

    汉朝这个官位制度,州牧>刺史>太守=国相。

    而且根据以卑临尊的传统。太守这个职位虽然小,但是俸禄多,且权利大。

    一郡之地的太守,俸禄两千石。

    而负责监察七八个郡的刺史,他的俸禄也才六百石。

    更重要的是,郡地下面的各权力系统运作起来,就好像是一个小国。所以极易形成割据。

    柏论把这个官职跟现代对比了一下。

    ……应该算市长吧?

    说起来其实有点好笑,他小学没当过班长,高中没当过学习委员,大学没当过团支书,就是一个单纯的混子。

    结果混着混着,他成市长了!

    成为上党太守的过程比较顺利,柏论想象中的为难根本没出现。

    事实的经过就是当他进入上党地界,到达本地的政治中心长子,拿出诏书时,就被本地的官僚人员拥护着登上了太守之位。

    从目前来看,形势还是很好的。

    不管是郡丞还是其他的人员,都对柏论比较谄媚。

    面子功夫上过得去。

    至于实际命令能不能传下去,日后再说。

    柏论又深切地了解了一下郡守官职下的各个官僚系统。

    大概分为四个部分。

    纲纪、门下、列曹、监察。

    纲纪负责官吏考察情况,门下是政治的中心,列曹是各种办事的机构中心,监察负责监督。

    比如说监察下面就有一个职,督邮。

    ……好像被某人抽打过。

    门下里还有一个官职柏论特别熟悉。

    ——主薄。

    柏论记得吕布好像就干过主薄。

    大概分析了一下官职,柏论就对王凌说道:“我给你安排一个郡丞的职可好?”

    郡丞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副太守。

    权力大小全凭太守心愿。要是遇见太守刻薄的,一辈子也别想碰到政治中心。

    然后蔡琰又提醒道:“师兄除了要了解这些,还要了解一下当地的世家大族。”

    啊……

    头好痛!

    不过好在世家大族这些找当地人打听是很容易了解的。

    比如这太守府的官员就有人略知一二。

    柏论大致听了一下,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就只有三家。

    泫氏陈氏,家世边将。其中陈氏的陈龟,在桓帝时期封为度辽将军,到职后重足震栗,鲜卑不敢近塞。死后凉并两州的黔首百姓都为其哀丧,吊祭其墓。

    然后就是屯留鲍氏,一世三公,世两千石。

    鲍君长,东汉初兖州牧。

    鲍文泉,官至司徒、太尉。都是三公之一。

    最后一家,屯留申屠氏。出过汉丞相申屠嘉,是汉朝开国功臣。

    其余的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家族,姓冯的,姓李的,各种姓的。反正都出过什么大官。但大族的门槛算不上,零零碎碎的,也能算个豪族。

    ……这是豪族吗?

    这是钱啊!

    柏论现在就感觉一堆白花花的钱在自己眼前晃。

    上党郡民生凋敝,各处百废俱兴。当然也不只上党一处民生凋敝,凡是战火侵扰的地方,就没看见有哪处安顺平和过。

    ……但是想要发展就需要钱。

    ……想练就军队就需要钱。

    钱从哪里来?

    柏论在思考着。

    他新官上任,是不是得请这些地方豪族吃个饭?

    这是从电视剧上看来的。

    他刚想到这事,下一刻就有一封请帖送到了他手上。

    一个小吏将来人请进来。

    对方跪地呈上请帖,小吏贴心地将它呈上来。

    等柏论看过了请帖,那人才恭恭敬敬地自我介绍。他说他姓鲍,是鲍家的管事。他家主人听说府君上任,因此特设宴席,为府君接风洗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