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搜查一课 » 第13章 信息

第13章 信息

    “那么,畑中先生,您是说这次被杀的是虐待孩子的父母,也就是本案中的受害者,他们的行为是有原因的吗?”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原因吧?因为是用虐待孩子的方法被杀的。”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一个叫畑中的五十多岁的男人回答道,他的名牌上写着“电影导演”。

    “确实,杀人这件事太过分了,太残忍了,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不过,因为这样被虐待的孩子才得到了保护,就算被杀了,被害者也有不好的地方吧?”

    “不过,这样的话,也可以理解为是在拥护凶手吧?”

    坐在畑中旁边嘉宾席上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律师冷冷地看着畑中说道。

    “不,我已经说过了,杀人是不行的,你在听别人说吗?”

    “因为我认真听了,所以才反驳,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带着杀意杀人,那就是犯罪,就是赤裸裸的杀人。例如,为了把孩子从虐待中解救出来,或是为了替被虐待的孩子报仇,不管有什么理由,犯罪就是犯罪。”

    “这种事你不说我也知道,那虐待孩子怎么办?我也知道凶手是有罪的,不过,托那个凶手的福,虐待的事实浮出水面,孩子得救了也是事实。我不是袒护凶手,只是想说,受害者的父母是不是也有虐待孩子的罪过?”

    在电影导演和女律师的对话中,主持人用柔和的语气插话。坐在主持人旁边的女主播似乎也露出了一丝苦笑。

    “好了好了,畑中先生和本间先生请不要太激动。木崎先生,从专家的角度来看,您是怎么想的?”

    一个叫木崎的三十五岁左右的男人从嘉宾席探出身子,他穿着随意的麻布夹克和白衬衫,没有打领带。

    “姑且不论被害者是否有罪,这次的事件确实不能认为与虐待儿童无关。凶手似乎是有意识地选择了让人联想到虐待孩子的手段,从中总能感受到某种信息。”

    “信息吗?”

    “嗯,凶手的意思是不要虐待孩子,不要杀人。我觉得这次连环杀人的目的,就是要让世人都知道这件事。”

    “你的意思是,如果你欺负你的孩子,我会杀了你,不是吗?那么,你的意思是,你并没有针对这次的受害者?”

    “我想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忽视。如果这次的两组受害者有关联,那么肯定有怨恨这条线,但目前还没有公布这一事实。”

    “警察的报告里没有吧?”

    “这次的犯人对虐待儿童的现状抱有强烈的危机感,不是吗?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这次事件,电视、杂志等媒体也好久没有连日报道虐待儿童的事情了,虐待问题一直都很严重,而且根深蒂固。凶手对虐待儿童有强烈的危机感,难道不是想通过这次的犯罪敲响警钟吗?”

    “木崎先生,您是以防止虐待儿童为目的的NPO法人“天使之盾”的代表,能否请您大致讲述一下现在的情况有多严重?”

    木崎低头看了下手头上得资料,确认后回答。

    “是啊。单从儿童虐待的举报数量来说,平成14年是两万四千件,之后的五年间增加到了四万件。啊,可以给我一块黑板吗?拜托了。”

    电视台工作人员推着一块黑板走来,放在女播音员的座位旁边,上面用漂亮的图表整理了木崎念出来的数字,看来是事先准备好的。

    “这些都是警方接到的报警数据吗?”

    “不是,是儿童相谈所和各市町村。关于虐待儿童的案件,根据平成十二年实施的《儿童虐待防止法》,我们普通人自不必说,警方、医院、各教育机关都加强了举报的义务化。举报地址是儿童相谈所或各市町村设置的负责窗口。”

    “一年就接到四万起报警电话,这是意味着有那么多孩子被虐待了吗?”

    畑中导演插话道。

    “很遗憾,的确如此。顺便说一下,有数据显示,在专门保护儿童的临时保护设施里,每年约有1.9万人被收容,其中约四成是受到父母虐待的孩子。”

    “差不多有七千人以上吧,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还有死者。”

    “你的意思是,那些死于虐待的孩子?”

    坐在主持人旁边的女主持人战战兢兢地问木崎。

    “是的。根据厚生劳动省平成20年度发表的数据,一年内有六十七个孩子因为父母的虐待而死亡。和父母一起死去的,也有六十一人,可以说一年中有一百二十八名孩子被父母杀害,与自己的意愿无关。”

    “那么。。。有一百多人吗?一旦发现虐待行为,必须马上报警。”畑中对木崎说道。

    “不过,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在虐待孩子,说不定是在管教。”女播音员问木崎。

    “是的,这就是问题所在。即使邻居家连日传来孩子的尖叫声,由于社会上对从哪里到哪里是虐待的划分很模糊,邻居们也会踌躇不前。实际上,在孩子去世后,我询问了那个家的邻居,发现相当多的人从以前就认识到了虐待。

    工作人员推过来一块新的板子,替换了刚才的板子。

    “《儿童虐待防止法》将对孩子的虐待分为四种。一、身体上的虐待;二、性虐待;三、怠慢或放弃育儿;最后,四、心理上的虐待。”

    “最后的心理虐待我不太明白。”

    “无视、言语威胁等伤害孩子心灵的行为,都可以称为心理虐待。报告中最多的是故意与其他兄弟姐妹区别对待的行为,或者进行明显歧视行为的情况。”

    “比如,只有一个人吃饭的饭菜不一样?”

    “如果是故意的,伤害了那个孩子的心灵,那肯定是虐待。”

    本间律师继续木崎的话。

    “是否尊重儿童的人权,在这个定义中是很重要的划分。”

    “没错。”木崎说。“可以说,父母侵犯孩子的人权就是虐待。如果对孩子施加过多的暴力、父母以孩子为对象进行性行为、不给孩子吃饱饭而疏于照顾、歧视和语言暴力等伤害孩子的心灵,这些都属于儿童虐待。”

    “回到案件的话题上来,木崎先生,您好像认为这次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是在用杀人给虐待孩子的父母一个信息。”

    “是的。”

    “那么木崎先生,你觉得这个案子还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性吗?”

    “我认为可以充分考虑。实际上,虐待孩子的父母,正如刚才的数据所显示的那样,有很多。凶手想用杀人给虐待孩子的父母带来恐惧,进而引起社会对虐待儿童的关注。也就是说,不可能只满足于两起杀人事件,可能会尝试更好地提高它的效果。”

    “听起来挺恐怖的,对了,第二起案件的孩子还没找到吧?”

    “到今天已经第三天了,警方还没有正式公布消息,我很担心,希望能早点找到。”

    “是啊,要是能平安无事就好了。那么,差不多该到时间了,下面是广告时间。”

    主持人向画面外的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摄像机把女主持人调到了特写镜头。

    “广告之后是今天的新闻,关于新宿阿尔塔前前发生的炸弹事件的后续报道。”

    画面切换,一个FC游戏的画面投送到了大屏幕。

    “第二个炸弹人,会出现吗?”的字幕以华丽的字体在画面上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