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支教三年,你告诉我这是大明? » 第1章 开车到大明

第1章 开车到大明

    “一个县比一个省还大,一个村都赶上一个市的面积了!”

    “你玩我啊!”

    “村口下车,我都走了一百里了,还没到村里!”

    李伟背着小书包,一屁股坐在一个石墩上,用手揉了揉磨出水泡的脚,疼的嘴角抽搐。

    一道干燥的热风袭来。

    李伟吃了一口沙尘暴。

    “呸、呸、呸……”

    李伟把沙尘暴吐出来。

    一个衣衫褴褛,拿着碗,穿着麻布七八岁的小男孩,从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中走过来。

    后面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

    “大哥哥,你是干嘛的?”小男孩可怜巴巴的看着抱着书包,委屈的眼泪都要掉下来的李伟。

    李伟:“我支教,不……我是来旅游的。”

    李伟连忙挥手。

    这鬼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李伟摇头:“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看这饿的前胸贴后背,可他身上也没有饼干呀,来得匆忙,他自己都一天没有吃饭了,只能等回去,买点零食给这小屁孩寄回来了。

    小男孩:“朱八八。”

    李伟不禁笑了:“朱爸爸?我还马爸爸,你这名字真招打!”

    李伟走了。

    可李伟并不知道,这是元末,1335年,遇到的是八岁的朱元璋,要是知道,怎么也得把老朱的碗给抢走,当个古董卖了。

    或则要个签名啥的。

    翻山越岭。

    再次看到村口,朱家庄,三个大字,李伟眼泪都掉下来了,跟一个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泥巴猴子一样。

    李伟拿出手机,看着只有一格信号的手机,拨通,用着近乎嘶哑的声音,哭诉道:“老李,你娘的,赶紧接我回去。”

    老李:“喂、喂、喂,信号不好,我听不到啊,你在说什么?”

    电话被挂断。

    李伟:“混蛋!”

    李伟抱着小书包,搭上回城的公交。

    “我脑子有坑,进水了,竟然想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支教。”

    看着漫天黄沙,遮住公路,李伟摇头。

    ……

    三个月后。

    李伟开了一辆面包车,夸过朱家庄门槛,来到1368年,洪武初年

    李伟跌跌撞撞行驶在漫天黄沙中。

    飓风掀翻面包车,李伟抱着小书包,从面包车里钻出来。

    可转眼间,面包车,与漫天黄沙融为一体。

    李伟欲哭无泪。

    他本不想来,可真找不到工作,哪怕他是物理学博士,也找不到工作。

    听说支教算基层经验,只要他在这呆三年,回去考编有很大优势。

    吃沙,就吃沙吧。

    忍忍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

    李伟,背着小书包,一路向前。

    黄沙退去。

    见到几个人影,李伟迫不及待上前。

    “你们谁是朱家庄村长,我是来支教的李老师,你们应该收到我的信息了吧?”

    李伟的目光落在人群中,一个目光犀利,威严的中年人身上。

    朱元璋身后的几个锦衣卫,正要把李伟拿下。

    李伟从书包里掏出教师资格证、推荐信、身份证,一台二手电脑。

    “你们看,这是我的证件,电子版的在电脑上。”

    李伟说着打开了电脑。

    朱元璋挥手制止了锦衣卫,这李伟,他总觉得有些面熟,好像在哪见过。

    滴!

    电脑打开。

    锦衣卫、朱元璋等人,看到电脑上,栩栩如生的照片目瞪口呆。

    朱元璋:“小兄弟,你知道大明吗?”

    李伟笑了:“我虽然是物理学博士,可这大明怎么会不知道呢,大明距今六百多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了。”

    锦衣卫听到李伟直呼朱元璋名字,想要训斥,被朱元璋一个眼神吓退。

    朱元璋点头。

    未来人?

    朱元璋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故作镇静。

    李伟接着道:“可惜这老朱,早年丧父,兄弟姐妹死于灾荒,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一生极其坎坷。”

    朱元璋手微颤。

    他的皇后要死了?

    儿子朱标也要没了?

    不会吧,朱标身体好着呢呀?

    刺杀?

    夺嫡之争?

    朱元璋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却压在心底不敢多问,恐对方生疑。

    李伟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占着泥土,带着苗的地瓜,递给朱元璋身后的锦衣卫。

    “朱村长哈,你让他们帮我把这几个红薯烤了。”

    这次来朱家庄,堵车,带的零食饼干吃完,偷偷去村民地里顺手拔了几个红薯,没办法,是真饿,而且这里的交通,特差了,连个超市都没有。

    “咱继续说。”

    “我这走了一路,还没吃呢。”

    李伟指着着肚子。

    这个时候,李伟也确定了。

    眼前这个威严的中年人,就是村长了。

    越是落后的村子,村长的权威越大,旁边的村民都不敢说话了。

    朱元璋一个眼神,锦衣卫把红薯架在火架上。

    李伟叹了口气,遗憾道:“大明要不是出了个土木堡战神,不说千秋万代,比拟大汉,也不会两百年而亡,说不定成为日不落帝国,可惜了,开始大航海时代,却……”

    李伟摇了摇头。

    大明经过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三代雄伟大略,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世的皇帝,大明腾飞在即,遇到了一个铁骨铮铮的朱祁镇。

    大明气运,从此夭折。

    叫门皇帝,千古第一!

    多少研究明史的史学家,都恨不得把这土木堡战神,抠出去。

    朱元璋懵了。

    “大明亡了?”

    朱元璋身后的锦衣卫等人,浑身一颤,不知是因为李伟之言,还是被朱元璋吓的。

    李伟愣了:“这很奇怪吗,你们多久没与外界联系了,连这点都不知道,等我手机充满电,给你们看看照片。”

    “对了,你们这有电吧?”

    朱元璋看着天空:“电?有啊。”

    朱元璋压制颤抖心,故作平静。

    “先生莫怪,我等乃是大明后人,听大明亡,气血翻涌。”

    李伟挠头:“大明还有后人?”

    朱元璋脑瓜子嗡嗡作响。

    想问,不能再问了。

    对方已经怀疑了,先稳定对方,等对方安定下来,日后有的是时间打探。

    朱元璋想着。

    看着火架上的红薯,朱元璋学着李伟,吃了一口。

    “这是什么食物,真好吃,比白面馒头还好吃。”

    朱元璋舔了舔嘴角。

    他是一个老农民,一时之间,竟然没有认出来。

    李伟撇了撇嘴。

    这得多穷,才能说出这话。

    他有离开的冲动了。

    “地瓜。”

    “红薯,你们不认识吗?”

    见村民,还是满脑子问号,李伟也懒得解释了。

    这只能说明,他偷的红薯,不是这村的,也好。

    朱元璋尴尬:“怎么不认识,只是许久没有耕地,一时间没有想起来,当初俺种族这红薯的时候,一亩地能产120斤呢。”

    朱元璋自傲道。

    一亩小麦,管理不好,不会种的话八九十斤,只有他这样的行家,才能种出一亩地一百多斤的小麦。

    “噗呲!”

    李伟笑了。

    李伟:“村长,我不是笑你哈,这红薯一亩地,不说一万斤,随便往地里一放也得有五千斤吧?”

    “一百斤,你是怎么种的,来给我分享分享。”

    一百斤?

    一个大号的红薯,就有一百斤了!

    他小时候,可是种出了一个比他自己还大的红薯,屁颠屁颠,抱着,还被老爹调侃。

    轰!

    朱元璋脑子如同一声惊雷。

    一万斤?

    怎么可能?

    别说一万斤,就是一千斤,都能改变整个大明,让天下百姓吃饱饭?

    他一定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