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支教三年,你告诉我这是大明? » 第2章 明成祖何人?

第2章 明成祖何人?

    “先生,您说的是一万斤?!”

    “确定没说错?”

    “这玩意,一亩地能产一万斤?”

    朱元璋盯着李伟的眼睛,试图分辨出李伟是否在撒谎,他创立锦衣卫,从一个乞丐,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

    他自信,没有人能在他面前撒谎。

    李伟白了一眼朱元璋。

    “你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朱元璋不忿。

    他还五谷不分,从秦皇汉武,数遍华夏历代皇帝,就没有比他更懂民生的了。

    不过。

    眼下,还是地瓜,红薯更重要,不能置气。

    朱元璋作揖,抱拳,谄笑,道歉:“先生说的是,这些年我确实很少下地了,对农事了解有些少了。”

    李伟:“一万斤,得施肥,精细化管理,要是粗放管理,五六千斤,还是有的,再怎么也不可能低于三千斤。”

    李伟摇头:“你说的一百斤……”

    李伟啧啧称奇。

    朱元璋:“先生说的施肥,可是以粪水滋养土地?”

    李伟嘴角抽搐:“你们种地,都不撒化肥,怪不得你说一亩地一百斤,还得意洋洋,化肥一撒,再怎么亩产千斤。”

    “你们这可真是落后。”

    朱元璋:“那化肥是什么?”

    李伟:“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等,还有些复合肥,尿素。”

    朱元璋咋舌。

    完全听不懂啊。

    又不好意思接着问。

    这先生是来支教的,应该会讲吧?

    “对了,这地瓜,怎么种植?”

    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地瓜,琢磨着。

    李伟笑着:“所有的粮食中,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了,根切块带着枝丫埋进去就行。”

    李伟从书包里地瓜上,扯下一根地瓜枝丫,插在土里。

    “就这样,可以了。”

    朱元璋愣了。

    太简单了吧?

    朱元璋急忙把地上地瓜枝丫,捡起来。

    “先生,可否把这些地瓜赠于我们。”

    李伟:“去、去、去,我是吃够了,要不是饿了,真吃不惯这东西。”

    李伟把书包里的几个地瓜倒出来。

    “对了,这几个地瓜,也不够吃的,你们要想吃,帮我把开的车找过来,那上面地瓜可不少,还有其他种子呢。”

    当初,看到这百里黄土,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返回内地,他可是带了好几包瓜果蔬菜的种子。

    他本想给那两个小娃娃,寄点好吃的,可是多多、某宝、抖音商城,都不包邮,只能作罢。

    朱元璋慎而又慎,接过种子,命人出去寻找李伟的车马。

    李伟从包里取出手机,拿着卫星型号链接器,在附近逛了起来。

    朱元璋:“先生在找什么?”

    李伟头也不抬:“找信号!”

    能让他去而复返。

    来支教。

    除了找不到工作。

    一个最大的原因,全球不限速的卫星网络。

    朱元璋:“信号长什么样,让村里的人,一起帮你找找吧?”

    “总比一个人找的快些。”

    朱元璋心不安。

    这附近别说村庄,就连个屋子都没有,要是被发现……一个大才就要跑了呀!

    李伟嘴角抽搐。

    第一次听到,信号还能帮忙找的。

    这得多偏僻!

    信息得多闭塞!

    李伟:“我自己就可以了。”

    李伟挥手。

    远去。

    不一会儿,李伟便没了耐心,坐在地上睡着了。

    这一路他可是累坏了,把他折腾的可够呛。

    朱元璋一个眼色,身后的锦衣卫把李伟扶到一个营帐里。

    朱元璋看着身后锦衣卫,冷声吩咐道:“这些地瓜,咱就交给你们了,都给咱种起来,坏一颗苗,咱拿你们的人头陪葬!”

    这些地瓜,种不够一亩地,可是种一片,也能估算一亩地能产多少斤。

    要是真如那人所说?

    大明将……

    锦衣卫躬身谢礼。

    朱元璋看着手上的李伟的推荐信、教师资格证、身份证,眉头紧锁。

    上哪给他找个朱家庄?

    “你们连夜,找点锦衣卫、士兵扮演村民,给咱在这附近建个村子。”

    朱元璋一旁的刘伯温等人吩咐道。

    刘伯温俯身:“上位,不可。”

    从李伟口中六百年之言,他就断定李伟可能来自未来,朱元璋看中,有很多问题,他也很多问题,没有人对未来不好奇。

    之前摸不懂朱元璋的态度,他们一直不敢插话。

    朱元璋一个眼睛扫了过来。

    刘伯温低头。

    刘伯温:“上位,臣不是说,不能建个村子,而是一夜建立的村子,必定漏洞百出,而且让士兵扮演村民,极为不妥。”

    “他来教学,不可能不知道村里,有多少适龄儿童,有多少老者,有多少年轻人。”

    李善长扶须,劝谏道:“上位,刘伯温所言甚是,一个村可能还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村子,建筑风格都不同,我们应打探清楚,再下定夺。”

    朱元璋:“你们让咱如何做?”

    朱元璋语气中,充满了不满。

    刘伯温沉声:“上位,我等想办法让他留在这营帐附近,从其口中套出,其对朱家庄的情况,再建立一个一模一样的村庄。”

    李善长点头,附和道:“上位,我以为,我们的身份不能暴露,若是那人知道我们的身份,就不会告诉我们某些隐秘的消息了。”

    朱元璋点头,面色稍缓。

    刘伯温等人,亦松了口气。

    伴君如伴虎,自从朱元璋登上帝位,帝王威势越发重了,一些曾经调侃的话,完全不能说了。

    一行人,商讨着朱家庄的建设方案。

    至于营帐中的李伟,一个清澈而又愚蠢的读书人,应该不难应付。

    李伟醒来。

    “这么多年了,还是改不了午睡的习惯。”

    “哈。”

    李伟打了个哈欠。

    “睡一觉,精神多了。”

    李伟向帐外走去。

    “先生醒了。”朱元璋问道:“睡得可还好?”

    李伟点头:“还行吧?”

    一没空调,二没有空气加湿器,床还是硬邦邦的,好个毛线。

    他也是累了。

    要不然真睡不着。

    李伟折腾了一下卫星链接器,始终找不到信号,摇头道:“没网的日子,真没法过。”

    “改天,换个地方试试。”

    李伟叹了口气。

    朱元璋点头:“先生,这附近野兽毒蛇出没,要是外出,尽量知会我一声,咱让村里的村民陪你。”

    李伟尴尬,摸了摸鼻子:“这多不好意思啊。”

    他有轻微路痴,走不远,就迷路。

    朱元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能让先生休息好,也得让先生玩好,住好。”

    朱元璋看着李伟手中的手机。

    “对了,先生,您之前说大明亡了,让我等看一下大明照片是何意?”

    李伟扶额。

    “差点忘了。”

    “这是我拍的明十三陵照片,视频。”

    “这个是明太祖!”

    “朱元璋!”

    “牛逼吧!”

    朱元璋:“好丑?”

    这是朕吗?

    朱元璋想骂娘。

    李伟翻阅照片:“这个是明成祖”

    朱元璋懵了。

    “成祖?”

    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

    比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

    “他大明二世而亡?”

    朱元璋不敢相信。

    朱元璋咬牙切齿,杀意凌然地问道:“这人叫什么名字?”

    李伟:“叫啥来着,让我想想啊?

    李伟挠头。

    他是物理学博士,上了大学,几乎就不翻阅历史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