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支教三年,你告诉我这是大明? » 第20章 刘伯温的谋划

第20章 刘伯温的谋划

    每次他们犯了错误,上位提剑砍了他们,都是马皇后在背后求情。

    他们都习以为常了。

    现在看来。

    马皇后,若是殡天,他们可能要全体“陪葬”的!

    上位,是真会杀人的!

    李善长、蓝玉等众臣看向李伟,对电脑中的电视剧《朱元璋》,越发的急切了,他们到底怎么死的?

    造反?

    这怎么可能?

    洪武大帝,又不是胡亥,跟秦皇放在一起,都毫不逊色,造洪武大帝的反,想都没想过啊?

    李伟,在朱允炆抽象的孙悟空画像上,画了一朵小红花,还给朱允炆,笑道:“小允炆,厉害,好棒,这里的同学你最厉害了。”

    朱允炆小手抱着画,喜笑颜开,对朱元璋,屁颠屁颠说道:“爷爷,老师夸额了呀。”

    朱元璋拍了拍朱允炆的头,心中的惆怅,消散了三分。

    一旁的徐妙锦,匆忙把自己写的读后感,放在李伟桌上。

    “老师,你看看我的。”徐妙锦撒娇道。

    李伟扫了一眼。

    脑壳疼!

    字秀外慧中,有女子的娇气。

    看不太懂啊,都是繁体字,连蒙带猜,讲得大概是想像孙悟空一样,大杀四方,在云端遨游,吃蟠桃,喝仙酒。

    批改完。

    李伟在徐妙锦的读后感上打了99分,并把书包里剩余的唯一一块糖给了徐妙锦,笑道:“满分一百,给你99分,扣你一分,是怕你骄傲,这个糖算是补偿,我扣的那一分了。”

    徐妙锦娇嫩脸颊凹陷两个可爱的小酒窝,撒娇道:“老师,最好了。”

    朱淑贞气呼呼看着徐妙锦手中的糖,眼中升起迷雾,撅着小嘴,委屈巴巴:“老师,我呢?”

    李伟扶额。

    不怕寡,而怕不公,他是彻底体会到了。

    李伟:“淑贞啊,咱们班里你最大,以后你就是咱们班的班长,辅佐老师管理好班里的同学,除了老师,你最大!”

    朱淑贞眉开眼笑,蹦蹦跳跳跑到院子里,帮着李伟带孩子。

    李伟微微点头。

    童年最是难忘,不该被反锁的作业封锁童心,若是他们能永远这么快乐,就好了。

    朱棣谄笑:“先生,你给她们打这么高的分数,怎么给我打这么低分数啊?”

    刘伯温、李善长等人也看了过来。

    这批学生,要么满分,要么八九十分,可他们都在六十上蹦跶。

    李伟调笑:“小朱,你看你们写得啥,孙悟空平账大圣,下龙宫是为了龙宫烂账,地府之行是为了平阎王的帐,兜率宫是为了平老君的帐,还有蟠桃园……”

    “啧啧……”

    李伟摇头。

    朱棣尴尬笑着:“不是平账,这说不通啊,这猴子修行三五年,怎么会是那些与天同休大神通的对手。”

    李伟挥手:“去,别捣乱,你在这会玷污了孩子的思想,哪玩去哪玩去。”

    朱棣笑道:“别啊,先生。”

    朱棣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

    李伟:“小朱,你这么写,我严重怀疑你经常偷家里零花钱,然后让老妈帮你平账。”

    朱元璋一个眼色。

    朱棣浑身激灵,额头滴落一丝冷汗。

    接近!

    很接近了!

    这摸底考试,把他的底差点给摸出来了!

    他那还不是朱元璋的小金库,而是国库,平账有时让马皇后,有时让大哥朱标出面。

    朱标对他疼爱有加,又是监国太子。

    他只要不是太出格,没人敢拿他怎么样!

    刘伯温作揖:“小先生,为何我们的分数也这么低?”

    李伟:“你们写得文章,初看惊为天人,反抗权威,屠龙之术,词语华丽,可你们不能抄袭啊?”

    刘伯温一愣:“先生何以为我们是抄袭?”

    李伟撇了撇嘴:“文章结构一样,用典一样,思想内容一样,呆板的一笔,不想写,就别写,也没有必要抄袭吧,浪费我的时间,以后不准这样了。”

    刘伯温等人苦笑。

    一篇读后感,他们当做八股文来写了。

    思想、格式能不一样吗!

    怪不得小先生!

    小先生是想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而不是这些堆砌的词语。

    朱元璋咳嗽一下。

    锦衣卫指挥,二虎,端来一碗参汤,放在朱元璋桌上。

    李伟:“老朱,这粥先别喝。”

    朱元璋一愣。

    本来要用餐的朱元璋,放下了筷子。

    朱元璋:“小先生,不会说这粥里有毒吧?”

    见李伟一脸严肃。

    朱元璋笑了。

    他可不觉得锦衣卫会害他。

    李伟摇头:“粥没问题,是盐!”

    李伟起身,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盐块:“这盐和那水一样,有杂质得过滤,直接吃,体质弱容易中毒,体质强,也会在身体内积累毒素。”

    “来,让你们看看真正的盐长什么样!”

    刘伯温等人顿时来了精神。

    李伟走到屋外,看着学堂上,玩作一起的学生,笑道:“同学们,今天我教你们做个实验,你们有盐的跟着我做就好,没盐的看着老师做。”

    朱元璋连饭也不吃了,匆忙跑到课堂上,乖乖坐好。

    上次,李伟教他们净化水源,学了个半吊子,可把他们后悔死了。

    现在,他们是发现了。

    这先生讲课,得认真听,认真做笔记,一不小心,就错过重要内容。

    朱淑贞把一大块盐,放在书桌上,明亮小眼睛看着李伟。

    班里的同学有样学样。

    有些士兵穷了些,吃不起饭。

    可这盐,还真不太缺。

    他们找了一个盐矿。

    李伟:“我们先把盐矿敲碎,放在水里融化。”

    李伟摇头。

    他本来想找二虎要个玻璃瓶之类,可这都没有,只能用瓷碗,放在烧烤架上煮。

    李伟拿了一个宣纸放在碗口。

    “这些不溶于水的都是杂质,有毒物资,不能吃的,要过滤掉。”

    刘伯温看着一块盐过滤后,只有一小半,有点懵。

    他们这是一斤盐,半斤毒吗?

    过滤、蒸发结晶。

    看到洁白如雪的盐,刘伯温呼吸急促。

    “这才是盐的本来面目吗?”

    李伟点头。

    朱元璋伸手要沾点盐,要放在嘴角,品尝。

    李伟急忙阻止:“这盐,还不能吃,这里还有很多微量元素,重金属离子,对人身体有害。”

    说着,李伟把蒸馏出的盐收集起来,加入漆黑的草木灰,重复之前步骤,过滤,蒸馏。

    精盐析出。

    刘伯温舔了一口,震撼。

    “这才是盐的味道啊,味纯粹,样雪白。”

    刘伯温看向朱元璋,低语:“上位,臣以为若与蒙元通商,换取蒙元棉花,灭蒙,这盐比粮食还合算啊。”

    “这盐矿就地取材,制成精盐后,我们可以以十倍百倍的价格,卖于蒙元,卖给诸国,甚至还可以换取粮食。”

    “吃过精盐。”

    “没有人还能吃得下劣质苦涩的盐巴啊,上位!”

    刘伯温眼睛湿润,越说越激动。

    “到时候天下,将没不会有饿死的百姓,江南等地盐商也会土崩瓦解,我大明的税收,凭空增加三成。”

    “不,税收可能都不重要了!”

    朱元璋呼吸急促,身体颤抖。

    他何尝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