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支教三年,你告诉我这是大明? » 第21章 谨慎的徐达

第21章 谨慎的徐达

    “卿不负朕,咱必不负先生。”

    朱元璋走到村外,负手,看向漠北蒙元,眼神凛冽。

    “封锁朱家庄,不让一个探子进来。”

    朱元璋对锦衣卫吩咐道。

    精盐制作之术,太重要了,撑起半个帝国。

    大明税收主要来源,一为粮,二为盐,盐是官家掌控,可本质上被世家占据。

    精盐出世,是降维打击!

    二虎:“是,上位。”

    想起李伟在课堂上,传授制盐之术,朱元璋眉头紧锁,头疼:“伯温,你给咱说说,这李伟为何开诚公布精盐之术?”

    刘伯温躬身:“上位,粗盐有毒,小先生应是希望村里的百姓,能制盐,会制盐,不再直接食用粗盐,其心宽广,我辈不如。”

    朱元璋点头。

    朱元璋走在瓜苗,田间地头。

    “伯温,你说这粪水,到底能不能提升庄稼产量啊?”

    盐再珍贵,可也不解饿啊!

    整个天下都缺粮,有钱,也是不可能买到,让大明百姓饿不着的粮食的。

    刘伯温沉默。

    瓜苗亩产千斤他们都没想过,觉得只要有个两三百斤,就行了,粪水这是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了。

    刘伯温俯身:“上位,臣不知。”

    朱元璋摇头。

    回村!

    ……

    蒙元。

    “可汗,不好了,不好了,洪武大帝,在漠北建城了,好像不走了?!”

    “什么?”

    “打探清楚了吗?”

    北元大汗额勒伯克,惶恐。

    那日,他围堵朱元璋,胜券在握,惊雷天降,整个山自下而上崩塌。

    他觉得那个乞丐出生的朱元璋,可能真是天命之子,真龙天子,比刘秀还秀!

    北元大汗额勒伯克沉思。

    举白旗投降,不算什么,可这洪武大帝,在漠北建城,真是撅他们的根啊。

    “让瓦剌、鞑靼部落的首领骚扰一下他们。”

    北元大汗额勒伯克吩咐道。

    建城?

    怎么可能?

    北元大汗额勒伯克,还是有点懵,这里风大,根本没法建造房屋,十米长的木头都能掀飞,连他都住帐篷!

    ……

    放学。

    豆蔻年华,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的小花朵的徐妙锦,蹦蹦跳跳走在朱家庄的的大路上。

    “这里房子、路好干净呀。”

    “夫子,不……老师也好有趣呀。”

    回到家。

    徐妙锦见到魏国公徐达,嬉笑道:“爹爹,老师给我一个糖呢。”

    徐妙锦,把手里的糖,拿到徐达眼前,撒娇道:“爹爹,妙锦不想走了,留下陪陪爹爹,好不好。”

    徐达笑道:“可以呀。”

    “妙锦呀,这糖你给公主殿下吧。”

    徐妙锦委屈道:“为什么呀?”

    徐达摇头:“七公主,是上位最宠爱的女儿,连朱棣比不上,你要想留在朱家庄,就不能惹七公主生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们是臣,就要做好臣子的本份,不可与君争利。”

    徐妙锦:“好……吧。”

    徐达吩咐下人,把糖放到一个精美的盒子里,送给七公主。

    桌上是兄弟,桌下是君臣。

    朱元璋可以不要,但他们不能抢,更不能不给,伴君如伴虎,可不是说说而已,自从得知洪武末年,帝崩,而他们一一被诛杀。

    他就在想对策。

    谨言慎行,治标不治本。

    最重要的还是马皇后,马皇后不能死,马皇后一旦死了,朱元璋就如同一把出鞘的绝世宝剑,悬在朝堂之上。

    ……

    朱淑贞拿到糖,眉开眼笑,跑到朱元璋跟前:“爹爹,妙锦姐姐把糖还给我了呀。”

    朱元璋点头:“好。”

    朱元璋:“小七,今天下午先生,还教你们了啥?”

    朱淑贞歪着脑袋。

    朱允炆,举着小手,奶声奶气道:“爷爷,啊、我、鹅。”

    朱元璋愣了。

    朱淑贞解释道:“是拼音,先生说,学会26个字母发音,天下的字标注上拼音,不认识的字,也能念出声了。”

    朱元璋更迷糊了。

    朱元璋来到学堂。

    李伟还在琢磨着盐矿。

    朱元璋:“先生不是制作出精盐了吗,怎么还在炼盐,这种琐事,交给村民就好了,先生大才,还是把时间放到教书上,好一些。”

    朱元璋俯身。

    朱元璋是真觉得李伟浪费时间了,李伟的每一节课,对他,对大明,有极大收获。

    李伟抬头:“老朱,你来了哈。”

    李伟指着旁边的凳子。

    “坐哈。”

    “我这不是看学生们都操作不好,看看能不能简化流程。”

    “还有这种方法制作的盐,还是不太好,重金属可能会超标,我想试试能不能用化学方法,提纯。”

    朱元璋懵了。

    这盐,已经很恐怖了,纯白无一丝杂物,无一丝异味。

    吃了半辈子盐,才知道盐真正的味道。

    朱元璋作揖:“先生,可提纯了?”

    李伟抓耳挠腮:“不行,你们这啥都没有,连个带刻度的玻璃杯都没有,计量器都不标准。”

    朱元璋:“对了,先生制盐时,加入的草木灰,为何就能把粗盐的毒素提取出来,莫非草木灰能解毒?”

    李伟白了一眼朱元璋。

    “老朱,不是我说你,这个教室,就你关心这些细枝末节。”

    “草木灰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可这个解毒,和你理解的解毒不一样,在农村里一般当做钾肥使用?”

    朱元璋:“化肥?”

    他之前可记得李伟,给他讲解过钾肥是化肥的一种。

    朱元璋心中微动。

    朱家庄开垦的田地,可是他今年的希望。

    李伟点头,笑道:“老朱,你都学会抢答了哈。”

    李伟没解释。

    朱元璋心痒痒,决定等晚上回去,让二虎试试。

    李伟看着欲言又止的朱元璋,摇头道:“朱村长呀,不是我不想教你们背后的逻辑,而是你们现在需要的是填饱肚子,是致富,是动手能力,而不是深厚繁琐的理论知识……”

    刘伯温到来。

    朱元璋苦笑。

    被李伟训得都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朱元璋:“先生大才,大德,有没有想要的,某若能满足,一定竭尽全力满足先生的欲望,先生与大……明,朱家庄,有大功。”

    大明两个字差点脱口而出,朱元璋赶紧吞了回去。

    李伟调笑:“朱村长,我不是说过吗,我想要你的位置。”

    朱元璋尴尬。

    朱元璋转头看向刘伯温,似乎在问,这么晚,为何打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