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苟以丹道逐长生 » 第二十章 一道山门,两样人生

第二十章 一道山门,两样人生

    陈启把弄这柄通透玉剑,其上发出莹莹绿光,气势惊人,剑柄处有好看蛇形纹路,内部似有若无的生机,来自于一点碧色光点。

    陈启叹了一声交还了玉剑草信,

    “有些太重了着实不方便。”

    宋千荷思虑片刻,没有继续坚持。反倒从袖中拿出一块篾片,又从旁捡了块木头,开始刻画起来:

    “光元二十五年,越迟国玉峰十二山鱼跃峰下万仞峡口,宋千荷欠下王启救命大恩,谨记在心,莫忘莫忘。”

    篾片写了内容相同的两竖行,从中整齐别开后,一半交到陈启手中,陈启有些哭笑不得,只好收入衣襟。

    残党解决的很快,见到奉仁和陈启归来身上带着血迹斑斑,而自家两位当家的却是不见了踪影,再大的声势也顿时化作虚无,人群噤若寒蝉。

    陈启杀光了匪徒没有留一个尾巴。

    奉仁则整合了宋家家仆与剩余镖众,伤员坐车厢,状况好些的担任马夫继续赶路。

    “小人有眼无珠,白张了一对便宜招子,还请王爷爷留我性命!”

    陈启在一株低矮的灌木里找到陈仲,对方立时磕头道谢,涕泗横流,把自己路上嘲讽陈启的罪行一条条分数列出,挨个掌嘴,看得陈启有些无语。

    “我又不是那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奉仁和宋千荷都看了过来,方才他可是将袭击的匪众一个不留的杀个干净,任凭对方说得天花乱坠刀也没慢丝毫。

    一行人总算走过万仞峡,第二天便到达鱼跃峰山脚,已经时常能看到驾鹤凌空踩剑飞走的仙人。

    陈启招呼众人下了车徒步上山,毕竟不能保证这些仙人里是否有恶徒,坐个马车都会给你戴上不敬的高帽子,还是谨慎为好。

    没有等到预想中接人上山的师兄师姐,只得顺着山道上山,鱼跃峰倒不算高,落云宗的山门又立在半山腰处,只要了半天便临近。

    “此处的空气好是清新,想必饱含灵气,即便凡胎俗体不能利用也觉得吐纳自如。”

    众人纷纷赞叹道。

    陈启觉得不如丹药的药力来的直接有效,但没有说出口去破坏氛围。

    临近山门石阶高陡,马车就拴在平地,落云宗不允许带家仆,众人便照看马匹。

    “回去如实告诉爷爷,广盛镖局那边是他们私通了九龙寨图谋不轨,所有在场的镖师均是明眼人,可以为证,届时好好与镖局那边讲明,可以留有余地,以后宋家生意还要依托他们的商路。”

    宋千荷给家仆嘱咐完,把卷黑云交给对方手里便走了,这匹半灵驹马虽然临阵脱逃,但一路驼她过来也算有些苦功,以后家族还用得上。

    宋千荷走前头,奉仁和陈启缓步其后,上了最后一阶高阶,眼前豁然开朗,一条长而宽阔的天堑石桥连接两座原本隔绝的山头,其上有常年的坚韧植物于苔青点缀显得厚重古朴,直铺向远处。

    不知是否因灵气氤氲的缘故,这里的花草似乎长年盛开长青,巨石嶙峋但搭配盘桓蜿蜒的树木枝干,树冠蓬松枝叶繁茂像一顶顶巨大的伞面,让棱角有致中多了弯曲圆润的美感,少了一些严峻。

    石桥下浓厚的白云滚动,仿佛将人托举起来,时不时翻滚中窜出一两个来去匆匆的剑光,略微留意了下就化作长长的光彩破开云层,往远处隐约的古朴巨门飞去。

    宋千荷对着两人恭敬行了一礼,

    “过了这长桥便是落云宗山门了,多谢二位一路上的照拂,小女感激不尽。”

    她拿出早就备好的金刀盟玉简,提出雇佣时上缴金额,通常盟内会抽取三成作为运营费用,雇主留下一滴血液作为凭证,事后由雇主的活血滴入,与领取任务者两方确认这笔交易完成,事后只需前往金刀酒肆,奉仁便能领取这份功绩点与灵石报酬。

    “这便是仙门呐!”

    奉仁看着雾气散开,若隐若现的古朴繁复纹路,坚硬沧桑的质地,恐怕凡间最巧夺天工的精湛匠人也难在上面刻画,须是配合仙法才可镌刻。

    一道浓重的巨大云朵从遥远天穹猛然坠下,如同通天的巨柱螺旋如龙卷搅动,冲撞地面后波散开,让在场赶路人都心神一震,明明没有任何重量,却让人对其中浩瀚深远的力量感到敬畏与渺小。

    “那一步离我有多远。”

    陈启镇重的将目光投向远处。

    忽的一声浩荡钟声响起,如黄钟大吕,缭绕耳际,久久不绝。

    “山门已开,今日入落云宗者,速速进山!明日落云宗将开启为期七日的入门考核,错过入门时间自行离去,过时不候!”

    声音明明不大,却响彻心头,陈启看着那浩渺庞大的仙门,感叹明明同处一界,仙山之上与之下景致氛围却天差地别,仿若隔世。

    宋千荷望了望鹤唳云端、白云飘飘的山门,想到一路的不易,眼眶不自觉红起来。

    虽说是雇佣关系,但一路上陈启的行为她还是看在眼里,最后更是救了自己一命,圆满宋家登仙的愿望,宋家等着一天已经太久太久。

    宋千荷有些依依不舍地望向陈启,眼眸明亮,抱拳说道:

    “王大哥,流水缱眷,花有重开,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还能再见!”

    陈启也有些动容,宋千荷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他并不担心对方会因为道心不坚,或是贪图享乐而荒废道业,浑浑噩噩,倒是身上背负的东西太过沉重,反倒可能成为心障。

    陈启展颜一笑,温声道:

    “千荷,道途上多少绮丽美好,也一并看看罢。”

    宋千荷愣了愣神,以为对方会说什么仙路昌隆,道途长青之类的话,亦或是说些好话来攀附自己,但又转念想想王启并非那样的人。

    她心中自嘲的笑笑,满心喜悦的接受这个嘱咐,即便彼时的她并不明白此话的含义。

    “千荷谨记在心。”

    奉仁与陈启伫立在石桥头目送,宋千荷连续走出几步后,突然回头,眼神坚定地说道:

    “竹片我会小心收好,千荷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陈启默然点点头,自始至终没有告诉她自己的真名。

    宋千荷感觉那长桥格外的短,以她缓慢的脚程也没多时就抵达长桥另一头,她没有和其他仙苗一起观摩十来丈高大的山门,在守门师兄的催促声中,怀揣着迷惘与不安草草进入。

    “时辰已到,关山门!”

    金色的阳光恰好破过云层,透过雾气洒在长长的石桥面,最后落在收拢的巨门中,成为一条金光灿烂的缝隙,那一日彷如韶华美好又是青春恍惚易逝。

    “王大哥,就此别过。”

    宋千荷眼眶微红,在心底浅浅的祝愿对方一路顺风。

    巨门重重合上,浓烈翻滚的,看不清是山雾还是灰尘。

    陈启抖擞了下肩膀,理了理行囊,自知两人都是没有灵根天赋的。看着有些怅然若失的奉仁,感叹道,

    “一道山门,两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