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一百零四章·学

第一百零四章·学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姬龄刚刚走学堂,孩子们正在一起诵读姬龄编写的算数。

    按照周礼,乡学教学必须要有诗、书、礼、乐、御、射等课程。

    诗、书、礼等课程皆是由章恪来教授,御、射则分别由顾巫教授。

    不过光教这些还不够,姬龄还自己开设了数学、政治思想、哲学、格物启蒙等课程。

    姬龄开设课程的原因也很简单,旨在学生们心中培养科学的种子,虽不要求他们个个成为科学家,但只有他们懂得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就行。

    数学可以帮他们在人生的道路计算许多,而最终的是,它所有学科的地基,只有学好数学,今后的物理、化学就有可能转变为生产力。

    这一切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生产力,使现在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姬龄虽然不想干涉太多的历史发展,可他是学历史的,他清楚的知道华夏自古便不重视科学技术,明明这些古人聪明的很,可一个个偏偏将这些才智和人生全部耗在了追逐权力上。

    若按照原有的历史发展,华夏进下来就会进入封建专政时代,虽然这还等到秦国变法,然历经六代最终由那个世上绝无仅有的嬴政来统一华夏。

    自他开始,华夏就入了皇帝专制时代,而华夏也不再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姬龄曾记得这在学术上叫作“李约瑟难题”。

    姬龄还曾经就解答这个问题,不断在某呼、论坛上、文献上收寻答案。

    最终姬龄得出以下猜想:

    一、华夏之所以无法进入更先进的社会,(此处就封建主义社会而言,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于华夏自秦始皇开始,我们便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大统一思想的出现和确立,则标志着华夏在思想上、制度上文化上的大统一,国家、社会进入一个和平发展阶段,但也正是因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导致国家之间缺少竞争。

    二、这是由于小农经济独有的特性决定的;由于华夏自进入农耕时代开始,小农经济便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像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家庭生产单位等都是小农经济的发展的结果,由于小农经济过于稳定和投入周期长,对市场经济依赖少,所以对于改造生产工具和商品交换,华夏人便不怎么重视,这也导致了一旦遭受巨大灾难,在脆弱的小农经济面前,那是毁灭性的打击,往往一次巨大的天灾都会使一个地区,或者是整个国家经济倒退好几十年。

    三、皇帝专制与中央集权制,这导致了统治者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会影响自己的统治稳定的担忧,因此封锁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

    四、技术传承过于保守;

    五、科学探索度低,人们往往追求利益更大的政治权力。

    以上种种还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华夏不重视科技发展,而过于重视政治权力导致的。

    姬龄要做的就是,在这广阔的华夏,种下一点点的科学种子。

    最好的结果,便是由一群人成立一个科学的诸子百家,此后无论是法家、道家、儒家统统靠边。

    最差的结果不是在章恪史书中落下“惜龄,开乡学,设格物之道”,这好给后面的人看看,他们之前不是没有科学,而是失传了。

    进入学堂,姬龄准备从认识阿拉伯数字教起。

    堂前是由一群待着高冠的孩子组成的,中期则是由一些身穿麻衣、短衣的孩子组成的,而在学堂的一脚,则是一群没有靴子,或者身穿补丁衣服的孩子们组成的。

    虽然乡民之中也有穿补丁衣服的,可他们与这些奴隶、野人的孩子们却是泾渭分明。

    从这里孩子的脸上,姬龄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也“礼”对华夏的影响,它即贯穿所有人的一生,也包含在一个的死。

    “去礼化”、去地方化、去愚昧化、去迷信化,这些都是姬龄接下通过教育完成的。

    他们的父辈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从娃娃抓起,从娃娃开始,远远比改造他们的父母轻松一些。

    待姬龄走到堂中,站在讲台黑板前。

    一位年龄稍大一些的少年,便带头高喊,并向姬龄行师礼道:“夫子安——”

    “夫子安——”

    姬龄朝他点了点头,并还了礼:“我记得你应该是顾巫之子顾肃吧!”

    顾肃恭敬的朝姬龄行了一礼,回答道:“正如夫子所言,正是学子顾肃。”

    姬龄微微笑道:“顾巫之子果然不凡,希望你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谦虚好学。”

    “多谢夫子教诲。”

    姬龄示意众人坐下,众人皆不敢坐,只有在姬龄坐下以后,众人方才正坐。

    “今日我是你们的夫子,我将教授你们数、格物、政治、哲学四课。”

    众人听闻这四课,皆是一脸疑惑,要说这数还好理解,可这格物、政治、哲学又是什么鬼?

    “请问夫子,这格物、政治、哲学又是什么?”

    “这格物讲的乃是天地之然之理,其学博大精深,上追寻宇宙之密,下察万物演变之规律!”

    众人皆是哗然一片,还是顾氏一人连忙追问道:“夫子之道,可是老子之道。”

    姬龄也是惊了,想不到这偏远的小地方,竟然有人听说老子。

    虽说老子也是春秋的名人,可他在这此时还没有写出道德经。

    此时的人们,只知道老子是一个学问大家,他学问精深,就连鲁国的孔丘也对他佩服不已。

    据说老子之学,便是一个“道”字。

    “格物不是老子之道,但又神似于老子之道。这样说,你们可能听不明白,那我举了例子吧!”

    “你们可知水往何处?”

    “夫子,我知道,水往东去”

    “夫子,我曾长者们说,水往东边的海里去。”

    “水地处去。”

    姬龄哈哈笑道:“你们说得都对,水往地处去,可你们知道水为何要往地处去吗?”

    “不知道”

    姬龄的问题一出,学子们皆是摇头。

    姬龄又笑道:“了解水为何朝地处去,这就是格物!”

    顾肃算是明白了,原来这就是格物啊!

    可随即顾肃又不懂了,了解水为何会往地处去,这又有什么用呢?

    “夫子,学生有些不明白,了解水往地处去,这又有何意义呢?”

    姬龄微微点头,对顾肃道:“你能想到这里,就证明你已经在思考了,学习格物之学,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因为哪怕是我和天下所有人,都无法研究透彻这格物之学。”

    “格物之学竟然如此博大吗?”

    姬龄想了想便对着所有学子道:“格物之学包罗万象、囊括世间万物,哪怕只是研究这水往低处流,就可能要耗费一生,悟性差者,一生未得其厘毫,悟性好者,仅得一二便可成为一派大家。”

    学子听到这里也是惊了,整个课堂除了那些奴隶子弟,也是一脸茫然。

    姬龄又将话题引回到顾肃的问题上:“话题偏了,顾肃刚刚问了解水为何会地处流,我们便可以了解水的特性,对于水利、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