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百二十三章·论道天下(下)

第二百二十三章·论道天下(下)

    其实姬龄没有跟孔丘说推行法治,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天子犯法,于庶民同罪。”

    孔丘心中是认同周天子的,毕生也致力于恢复周礼,姬龄提出以法治取代“人治、礼治”这与他的思想有着根本冲突。

    当然姬龄认为礼制虽有弊端,但它在此时仍有作用,同时为博得孔丘好感,姬龄还提出:“虽说法治能避免人治之弊,但一味地推行法治,会让国人畏惧、麻木,虽以治国非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国情,采取不同方式方法。”

    “善!”

    孔丘拍案叫绝,不由得对弟子们道:“龄之见识远甚于我,我不如龄远矣。”

    姬龄与孔丘、弟子们交谈了许久,有人对姬龄的法治很感兴趣,不由向他提了许多问题。

    其中颜回问道:“行法治,周礼何存?”

    姬龄回道:“礼并未废止,只是它要更加深入百姓之心,以礼教化众生;法与礼可并行并存,并且法治也不是万能的,对于教化百姓知礼,行仁义,倡廉孝,不就是孔夫子之道吗?”

    孔丘闻言,不由畅快淋漓,仰天大笑:“丘活六十载余,一直疑惑,吾之道尽乎?今与龄君畅谈,方解心中疑惑。

    惜丘为求学,曾望洛邑,与老子求学,今龄虽年少,然贤者不以齿叙,龄君可为吾师。”

    姬龄连忙避席还礼:“孔夫子言重了。”

    几人一直详谈到天黑,姬龄便以天色太晚,向孔丘等人告辞,回到自己的馆舍,点起油灯,姬龄给南子写了一封书信。

    便早早睡下了,只有孔丘在姬龄走后,却一直跟弟子谈论了,一直围绕姬龄所提出的“法治、人治”、“法治与礼治并存”的思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其中以子贡、冉求、子我等弟子认为,这是彰显夫子之道,是一条光明之路。

    而子游等弟子认为,这是对礼制的贬黜,姬龄虽没有明说会废止周礼,可当他推行法治,并制定律法的时候,周礼便被在无形之中被废除了。

    两派弟子争吵不休,只有孔丘与子渊一直旁边默默看着众人在争吵,孔丘见状不免有些疑惑,问及子渊:“回,赐与偃争吵不止,两人都不能说服对方,你有什么看法吗?他们两人,谁说的对?”

    颜回对着孔丘笑道:“夫子曾告诉过我们,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是告诉我们,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藏得了的。

    既然子我与子游,互相不能劝说对方,何不如亲自到卫国长垣去看看。”

    众弟子闻言,不由停下了真吵,将目光纷纷投向孔丘。

    孔丘连连抚须,最后吩咐弟子们收拾行李,准备起身前往卫国。

    第二日,一大早,姬龄正准备起身向孔夫子辞行,却不想事情竟然峰回路转,孔丘已决定到卫国姬龄处做客。

    姬龄欣喜之下,恨不得立刻收拾行李,赶紧回到卫国去。

    可从子贡那里得知,孔丘一早便去找叶公辞行了,姬龄闻言连忙也匆匆赶往县寺。

    等姬龄见到叶公时,孔丘正与他谈论道德、礼法。

    姬龄没有打扰他们,而在一旁默默等候,等叶公有些烦孔丘的道理劝说后,姬龄才见状搭话,并向叶公提出了辞行。

    叶公很是疑惑,问道:“龄君不是奉命将孔子请至卫国为卿的吗?怎么如今又独自返回呢?”

    “昨日我本欲向孔夫子辞行,不巧遇到孔夫子正与弟子们讲学辨道,我一时兴起,忘了辞行一事,如今国中有事,郑国来侵,我不得不赶回卫国,还请叶公见谅。”

    孔丘闻言,也忙向叶公提出了辞行。

    叶公本来是奉命试探孔丘的,可刚刚与孔丘谈了一下,发现孔丘为人过于迂腐,且处处以维护周礼为先,若是孔丘留住楚国,恐怕免不了日日听他唠叨。

    本来叶公沈诸梁是不好赶走孔丘的,毕竟他是此时有名的大学者、智者,自己若是将他赶走,只怕会留下“怠慢贤能”的污名。

    不过,现在孔丘自己提出离开,不管他到底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这对于叶公沈诸梁来说,都是好事,少了孔丘这个麻烦,少了他弟子们这些吃闲饭的人,叶公沈诸梁也很乐意。

    “夫子也要离开?”

    “可是我还未夫子好好讨教学问,这真遗憾啊……如今夫子要离开楚国,沈诸梁惶恐啊!”

    这场谈话,也是叶公最后一次面见孔丘,自此以后叶公虽然供奉不绝,但再也没有与他会面事后,态度冷淡,不似从前。

    原宪、有若等人不忿,遂将之前计然在叶县时说过的“叶公好龙”添油加醋,流传出去,以此表达他们的不满。

    孔子倒是没说什么,或许是他已经习惯了冷遇,那日与叶公沈诸梁谈话时,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他心里对自己学说的厌恶。

    三日后,孔丘、姬龄等一行人趁着夏末短暂的凉爽,上路,叶公沈诸梁虽亲自礼送,但其中的虚情假意,换作姬龄都能看出来,更别说孔丘的弟子们了。

    姬龄欢心雀跃,他的长垣一向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像孔门这样的人才大礼包,还一次性满足了他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最关键的是有了孔丘在。

    那自己的培养人才、造血计划,将得到快速发展。

    姬龄曾不止一次对家臣山、宋甲等人道:“我得孔子,如得天道助之。”

    虽说家臣山等人不知姬龄说的天道是什么意思,但见主上高兴,众人也连连祝贺姬龄。

    待姬龄一行人,行了七日,进入卫境,却只见混身是血的卫兵驾着战车,被几辆战车追杀。

    被追杀的卫兵在见到姬龄的麒麟旗帜,连忙高喊:“麒麟大夫救命!麒麟大夫!公孙氏造反了——”

    姬龄隔着虽远,可是却看到被追杀士兵的战车上,竖挂的是玄鸟旗,这是南子宋国公室的图腾。

    “俞伯你立即出兵,去解救那名被追杀的信使。”

    “其余人等,迅速做好准备,列阵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