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百九十八章·谥法

第二百九十八章·谥法

    孔丘在卫国收徒,编书的日子,是他周游列国以来,最快乐的日子。

    若是没有姬龄,孔丘还要按照原来的历史,继续在诸侯国流浪,推行自己的学问。

    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孔丘来说,并非痛苦,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推行仁、礼制的想法。

    只不过以前孔丘的学说比较分散片面,未能更加深刻地叙述他的思想,现在只从姬龄提议让夫子整理学说,将他思想传递给后继者,孔丘就整日以教授弟子,整理学问为乐。

    在这春秋这个时代,哪怕声名、德行如孔丘,他也不敢自己著书。

    在流浪齐国时,他曾在山野遇到两位隐者,他们两人曾与孔丘畅谈学问,还曾指点孔丘好好研习《易》。

    以往孔丘对易学并未深习,他一向认为《易》是卜卦之书,直到两位隐者指点之后,他方才开始重新研习易学。

    初步研习以后,孔丘这才发现《易》不仅是一本卜卦之书,更是阐述了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

    再仔细研读易经后,他曾对弟子们感慨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自此孔丘每日都要翻阅易经,有时候兴致高昂时,他亲自提笔为其注释。

    当注释完弟一卦后,孔丘当即把注释的第一卦送给姬龄,请他帮忙审视。

    当姬龄看到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他对家臣们说道:“我与夫子言行相和,正如我与夫子乃命中注定的师徒一样啊!”

    看完第一卦后,姬龄又在书简上写了一句,也算是为后世之人,留下些典故。

    孔丘在收到姬龄书简后,也是深深地被姬龄的回信给震撼了,喃喃自语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知我者,龄也!若早年我能遇到龄,或许他会是我此生最了解我的朋友……”

    姬龄与孔丘的师徒情深,破受其他弟子羡慕。

    卫侯元薨逝,这并不意味着卫国变法结束,新即位的君子辄如此还不是国君,他在上位之前,还要处理先君卫侯元的后事。

    当然卫侯元的陵寝已经在他在世就修好了,现在朝中最让他头疼的便是溢号。

    论谥,是天子、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评给的称号。

    谥号要遵循谥法,即追谥的准则。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示表彰。

    谥号始于西周中叶稍后,从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号均自称。孝王之后,方有谥法。后仍有自立王号者,如春秋时,楚君熊通自立为武王。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始皇认为这是“子议父,臣议君”,废除不用。

    汉初恢复,此后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

    卫侯元死后,作为继承人的君子辄不好插手大臣们给卫侯元讨论的谥号。

    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

    谥号是一个人离世后,大家对他一生功绩过错的中肯评价。

    当初周公旦与太公望开创了王朝的基业。因为武王在牧野之战创下不世之功,当他死后将要安葬时,就准备为他制定谥号,于是规定了制谥的规则。

    按照周公制定的谥法,卫侯元的一生的所作所为,是评定不了美谥、平谥。

    只是恶谥也不同的评法,谥法曰:民无能名曰神。称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德象天地曰帝。静民则法曰皇。仁义所在曰王。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立制及众曰公。执应八方曰侯。壹德不解曰简。平易不疵曰简。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死而志成曰灵,乱而不损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见神能曰灵,好祭鬼神曰灵。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不显尸国曰隐,隐拂不成曰隐。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劳祀曰悼,恐惧从处曰悼。不思忘爱曰刺,愎狠遂过曰刺。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蚤孤铺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礼曰魏。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

    有人认为,卫侯元虽然早年有功,能治理国家,重用贤才,使得卫国一时之间能强盛之事,但晚年昏聩,宠幸宵小,身为国君不为国民做榜样,而是毁坏礼法,违背祖制。

    应该评:荒,而也有人认为卫侯元虽然有错,可好歹能幡然醒悟,启用人才,变法强国,应该评:戴。

    两方争论不休,一时之间也无法说服对方,哪怕姬龄对于先君的评议,他也不好说什么。

    若是评了一个恶荒的恶谥,只怕会让人觉得卫侯元如此重用他,他竟然给国君上这么一个恶谥,这让国人如何看他。

    上‘戴’这个平谥,又无法使卿大夫们信服,而且还开了一个坏得榜样。

    如今姬龄的思维,已经越发的像一个春秋的智者了,他的所作所为不止考虑利弊,还考虑是否会给后人立下一个坏的榜样。

    虽然他希望后面的人,能有骨气,能在皇帝有过错时,勇于指正他们的过错,并督促皇帝改正,但无数的历史证明,他们只会为了利益、声名,才敢触怒统治者。

    但姬龄还是希望,有人在始皇帝大势征发民力的时候,出言劝谏,让他缓一缓。

    有人能在沉迷纸醉金迷的时候,唤醒统治者,让他们注意潜藏在暗流中的危机。

    姬龄更希望,有人能在败家老娘们败家的时候,刺杀她,好让这个国家少受些磨难。

    给后人立下一个高的道德标准,这为后人,不断朝这个道德水准努力。

    有关于谥号,姬龄并不是礼学家,也不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所以不敢轻易插话。

    等到两派无法说服对方,将问题抛到姬龄面前时,姬龄让人去请了孔夫子。

    世人皆知,周礼尽在鲁,而孔子又是天下有名的好礼博学之人。

    虽然孔丘不是卫国大臣,但他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孔丘听闻要为卫侯元评谥,他认为这是实现他理想的好机会,自然很乐意参与。

    姬龄不发一言,将夫子请到朝堂,还以国君赐土封地为由,说服了众人,孔丘乃卫国之臣。

    有了卫国臣子的身份,孔丘自然有参与评谥的资格

    看着夫子引经据典,大杀四方,舌战众人,姬龄终于知道,为何战国时代的儒生多辩论之术,而且还有:百家争鸣,非墨即儒之说了。

    就在卫国朝堂,在围绕着给卫侯元评谥时,前公子蒯聩带领晋军赵兵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