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三百零二章·接管邯郸

第三百零二章·接管邯郸

    赵军退兵了。

    这一次凭借着子贡的三寸不烂之舌,卫国只牺牲了邯郸守卒就使卫国退兵。

    器义听说赵兵退兵,正在赶回刑城后,当即下令,退出刑城,赶回邯郸。

    姬龄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晋国,而是图谋邯郸。

    晋国势大,不是卫国能招惹的,也不是姬龄能抗衡的。

    但是邯郸城不一样,它地处要冲,北临晋国,东临齐国,西可直达郑国,若取下邯郸,这对于姬龄布局天下的战略非常重要。

    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也就是说邯郸的地名来源于邯山,郸是山脉尽头的意思,邯郸因为邯山至此而尽所得名。

    早在殷商时期,邯郸就作为商朝的陪都存在了。黄河流域的富饶也令邯郸这座城池在人们的辛劳耕耘里不断繁盛。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不仅令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更令邯郸这座城池名声大噪。

    邯郸能作为赵国的首都长达一百多年,它不仅是政治权力的中心,更是吸引天下人前来,由此成为经济文化的繁荣之地。

    邯郸背依太行,又临黄河,地处平原非常适合发展农耕,姬龄打算在邯郸城发展农耕、盐铁,以充实府库。

    等器义来到邯郸后,他派兵接管了邯郸的城防,他亲自带着僚吏们接管了官署里的邯郸城防图、户籍,这是玄麟府未来统治此地的基础。

    从地图上看,邯郸城是一个正方形的构造,进来以后器义才发现,里面的布局有些混乱:从东城门到西城门,从南城门到北城门各有一条宽阔的大街,形成一个十字,在城中心交汇,这两条街是城中的主干道。

    干道周围分布着各族,甚至有各家的宗庙、办事的官署,有的是市,有的是手工业区,大部分是国人所居之里,虽然只是邯郸氏是邯郸城的主邑,实际上却比朝歌稍微大一些,按照原有的户籍记录,邯郸城用五千人口,但随着近年来与晋国关系紧张,邯郸一直处于战争和备战之中。

    器义接手邯郸城的第一件事,便是颁布加固城墙,只不过器义没有征调民夫,而是让吏员草拟以工换粮的告示,并通过全城,凡为官府做工加固城墙的人,都可以在当日领取五斤粮食。

    五斤粮食,相当一家五口的一日的粮食,在得知官府以粮食作为报酬时,很快便有几十人在官府报名。

    第一日的人少,这是器义事先就有所准备的,不过到了当日结束,器义按照事先约定,节算粮食,第二日前来官府报名的就有五百人。

    第三日就有整整八百人,器义并不担心粮食不够,因为此次出征时,主上已经计划好,器义负责占领邯郸,而勇所率领的五千人会清理一条粮道,保证游县与邯郸的粮道通畅。

    因为以粮食作为报酬,所以器义只用了两个月就加固好了邯郸城墙,有了坚固、高大的城墙,器义就不怕晋国再次来犯。

    为了促进邯郸城的快速发展,姬龄将邯郸城划了一个经济开发低税区,凡是在邯郸城进行的贸易,一律十五税一,但奴隶、玉器等奢侈品除外,依旧施行十税一。

    除了加固城墙外,姬龄又将人满为患的游县迁出一部分百姓到邯郸。

    为了完成移民,玄麟府还为百姓准备好了冬耕的种子、农具,并免费租借耕牛,前三百名移居邯郸的,赐酒肉,官府出资婚配嫁娶。

    三百人虽然不多,但对于玄麟府来说,也是花费巨大。

    不过好在此次出征,火麟军的开销不是太大,只是赏赐、升官等支出又花费了近十万贯,为邯郸迁民戍边又花费了十六万贯。

    饶是姬龄在看了账单后,也不由连连叹息。

    好在在将酒业收为官府经营后,姬龄凭借酒业和独家贩卖烈酒,也能勉强使得收支相抵。

    不过因为独家烈酒之事,近来卫国朝堂上多有人上书,请求新君开放酒业。

    姬龄本不屑于与他们争论的,但考虑到人心叵测,他还是暗中派人送去酒引后,并与其约定每月按照一坛七十贯钱的价格买予他们一些烈酒。

    果然在他们收到酒引和杜康烈酒后,他们不在反对禁酒令,反而积极推动卫国全面禁酒。

    当然孔圉是相对禁酒最凶的,姬龄并没有给他送去酒引,而是将酒引送给了别人祝鮀、王孙贾两人,哪怕是最遭人讨厌的子奄也有一定的份额。

    孔圉还是反对禁酒,甚至高呼这是与民争利,但他此举却是恶了整个卫国朝堂。

    禁酒,是因为酿酒浪费的粮食太多了。

    但禁止民间酿酒,也意味着整个卫国的酒业被士卿们彻底垄断,垄断也就意味着暴利。

    在利益面前哪怕是昔日的好友也翻脸,姬龄就利用酒利,就轻而易举废除了孔圉在卫国朝堂的多年经营。

    虽禁酒不针对士卿,但姬龄并未将酒引发得到处都是,而是有选择的在卫国各县分发一家,绝不多发。

    而想要从事酒业的士卿,要么只能走新君的路子,要么只能老老实实的上酒课,接受少府、司寇府的监管。

    大家都默契地遵守,一县最多只能有两三家经营酒业,而想要经营酒业的只能冒险贩酒到偏远的秦国、燕国。

    燕国寒冷,故燕人多豪迈不羁,秦国地处西鄙,常与戎人厮杀,故秦人勇敢坚毅,他们两国都对烈酒有着极大的需求。

    姬龄没有将杜康酒贩到秦国、燕国去,这是因为他要兼顾他人的利益。

    再者通过卫国这些“二道贩子”,他们售往他国的杜康酒,都是高价,而且价格只会越远越贵。

    在高价和丰厚的利益下,一些商贾势必会来卫国,而姬龄的目的就在引商。

    这也是为何姬龄会将邯郸城设为低税区,按照姬龄颁布的法令,邯郸城的酒税是全卫最低的二十税一,虽然《酒课令》只将二十税一定为五年,但五年的开发也完全足够了。

    孔圉心不不甘,就这样退出了卫国朝堂,他唤了自己最看好的儿子孔悝。

    孔悝见孔圉,深深行了一礼:“见过父亲。”

    孔圉没有应声,而是继续沉默。

    等一个时辰后,孔悝额上冒出汗水,身子有些颤抖,孔圉方才出声问道:“起来吧!近日你与君上关系如何?”

    孔悝略微想了想:“君上自继承君位后,时常召见悝,并时不时的向询问对于新政,对于司寇的看法。”

    “那你是如何回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