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三百零三章·年底考评

第三百零三章·年底考评

    “我回答,司寇变法旨在强国,使晋齐等大国不敢相欺,变法之举,此前从未有过,变法之事应徐徐图之,奈何先君薨逝前留有遗命,命其辅佐君上,主持变法,执掌国政。”

    “那君上如何作答?”

    “君上曰:司寇才智过人,有管子之贤,变法之事他亦赞成,只是……”

    “只是什么?”

    “君上没有再谈及,反而是询问我一些公室之事。”

    孔圉在了解这些后,稍加思考便道:“为父如今被排挤出朝堂,你要多和君上相处,若为父所料不假,君上会命你入仕的,而你入仕后,凡有关于新政司寇之事你一律不准过问参与,在你根基维稳时,你只需维护君上的信任即可。

    君上即位,现在正需要巩固自己的威严,急需用人,而姬氏庶子虽然年弱,可你们绝不是他的对手。”

    孔悝拱手道:“孩子遵命。”

    孔圉虽然被排挤出了朝堂,可他的儿子孔悝却搭上了新君的路子。

    如今姬龄势大,就算是孔圉、祝鮀也不得不暂避锋芒,不满又能如何,姬龄日前通过主动请命,又顺利接管了邯郸城,其实力又进了一步。

    孔圉敢断言,姬龄的目的绝不止一个小小的卫国,恐怕晋国他早就垂涎了。

    孔圉退出朝堂,不再身处朝堂这个漩涡之中,对于自己的对手姬龄,他反而看得更加透彻。

    等孔悝退去后,望着辽阔无云的天空,不经喃喃道:“这难道就是天命吗?”

    孔圉退出朝堂,其子孔悝则补入新君客卿,扑拾遗事。

    姬龄没空搭理孔悝之流,如今变法之事转为暗中进行,许多事情都是等着他安排,所幸制定法令,已由司寇府下廷尉署负责,廷尉署将负责制定、监督律法执行,它的作用相当于最高法院、立法院。

    下放权力,是为了培养变法新干,减轻自己的负担。

    但像人事任免权,姬龄是万万不敢下放的,子奄最近在朝堂弹劾了不少人,就连地方上舒虑也抓了不少人,这些人空出来的位置都需要有人来填补。

    姬龄要从自己的幕府中,盟友的举荐中选拔可用之才,任命到地方出任县官。

    县官虽然小,可他主持着一县政务,更关系着姬龄推行的法令能否在该县通行。

    当然在地方还有氏族、县吏们会在暗中使绊子,阻碍新政的推行,所以任免县令必须要用干才。

    姬龄虽然在变法中没有强调礼乐,但在在实际施政中,时时以人为本。

    当然这个“人”不是“仁”,这也是为何姬龄拥兵四万,其规制已经严重违背了周礼,而孔丘并没有说什么。

    相比于乱臣阳虎、三桓,姬龄还算恪守礼仪的,他的封地、城墙、庄园没有超过卫君的规格。

    反而为使得国人信服,姬龄凡重事、要事皆上报新君,甚至建议将国君的封地、城墙加高扩宽。

    等战火平息后,新君又在姬龄的建议下免去明年的赋税,与民生息。

    姬龄最喜欢坐在凉快的书房里,让前厅的风穿堂而过,吹拂过他的身体之后,在带走燥热后再从后窗出去,最好一直循环往复。

    他非常的怕热。眼下虽然已经到了秋天,但天气依旧炎热,以至于他派百名斥候,去卫国各地打探,国内是否出现了旱灾。

    农业是很脆弱的,稍有一点天灾,今天的粮食就可能减产。

    卫灵公的丧期已满,卫灵公也安葬入陵了,随着他葬入陵墓的还有他的过去的一生。

    南子也渐渐退出了朝堂,或许她在等君子辄足以承担自己使命,就正式公布卫灵公亲书的和离诏书。

    姬龄曾亲自问过南子她之后的打算,她笑告诉姬龄此后,她会寻一个美丽、清净的地方隐居,还询问了他流浪的时候,可曾遇到适合隐居的地方。

    姬龄向她推荐了黄山、庐山、华山、终南山、蜀地的九寨沟、云梦泽、还有齐鲁东边的小岛。

    南子也未曾想过姬龄去过这多的地方,姬龄则以听马夫子提前过,敷衍了过去。

    南子有自己的选择,或许对于南子来说,只要是自由的,不再陷入权力的泥潭之中,到哪里都是快乐的。

    姬龄很高兴她能有自己的选择,但他没有,身处历史之中,姬龄每一次做梦,都梦见华夏一次又一次陷入历史僵局之中。

    喝了一口芈青萝送来的蜜水,姬龄叹息一声,一想到自从自己颁布增长人口的政策后,他将面临即将到来的庞大的移民大军中的第一部,他的脑袋就疼痛的厉害。

    此时,他才明白为何会越国会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壮大自己的战略。

    接下来,姬龄还要准备着访楚之事,毕竟作为人家女婿,自然要承担女婿的责任,不过墨麒麟送来的一份情报显示,楚王似乎很欢迎自己去楚国,为了迎接姬龄他甚至准备好了一座行宫。

    而且这座行宫的规格还是按照天子的标准,他的目的显而易见了。

    昔日晋文公、秦穆公之事如今又轮到他的头上,只不过楚王野心比秦穆公还大,在帮助姬龄复位的同时,他还准备了楚国美女、楚国大军。

    当听到楚国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行宫,家臣纷纷劝谏他放弃访楚,可他已经答应过他的岳母,是不能失信于人。

    不过访楚一事,要放年后才行,今年的事情才刚刚结束,年底的考评又来了。

    年底不止各地县官要考核,就连武将也要考评,考评也就意味着升迁、赏赐。

    姬龄自认为个人的忠诚不能仅靠道德观念,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因为忠义而生死相随。

    所以相比于理想,还是更注重切实的利益分配,以共同富贵来聚拢人心。如果跟随自己大家都能富贵荣华,谁会去叛变?

    就算有人想不开,同僚又怎会允许他人动自己的利益呢?

    当然富贵、忠诚也要两手抓,对于忠于职守,忠心自己的家臣、客卿,也重赏他们的忠诚。

    每到玄麟府年的考核的时候,大家都是喜笑颜开的,当然考评不合格的,可能年底过得不是很好,也有人愁眉苦脸。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张瑞对左将军姬铎说道:“今年战事已平,我欲按战功封赏有功之人,兵曹和有司当速速厘算功勋,推荐名额。”

    关于人选,姬铎心中有数,有几个人是早已经定下了。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此次立下大功的器义。这位玄麟府老人,被姬龄视为姬铎之后最前途的将领,姬龄对他给予厚望和诸多培养,如今刀架在脖子上都不可能背叛。

    所以姬铎几乎是在打开功勋名册,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眼后,立即就开口说道:“此次辅将军器义,计略周备,守境如山,身先士卒,率兵先后袭击刑城,而后又不耻辛苦,南下接管邯郸,功冠全军,宜早做封赏,为全军表率。”

    姬龄露出满意的笑容,看向姬铎的目光里露出几许赞赏,说道:“晋升器义为奋武将军,晋爵左庶长,统率火麟军,赠丝帛十匹,以为嘉奖。”

    “左将军姬铎指挥有度,坐镇大局有功,令其统率铁甲军,丝帛十五匹,以慰其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