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三百零五章·东赵叛乱

第三百零五章·东赵叛乱

    卫出公三年,春,卫国朝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自姬龄来到春秋也有八年了。

    卫国经历三年变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法,卫国已由原来人口不过十三万的小国,变成了一个人口近二十万的国家。

    在内政稳定,变法新干逐渐崛起,旧势力也只能选择折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认可了姬龄的变法。

    只是因为姬龄的变法,在某些方面也有利于他们。

    晋定公名义上还是国君,实则没有任何发言权,六卿中赵鞅凭借自己制定的成文法典,成为了晋国实际的执政人一把手;树大招风,自古以来不变的真理,其余的五家,都想成为晋国的执政官。所以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机会,把赵鞅置于死地。

    终于给范氏和中行氏找到了机会,用东赵行政长官赵午的死来大作文章。

    晋国赵氏一共分为两支,东赵与西赵之间隔了智氏、中行氏、范氏,平常两家多有往来,在年底冬祭时东赵多派人来参与祭祀。

    去年岁冬,赵鞅派亲信邀请东赵家主赵午来西赵封地商谈,不曾想赵午死在了赵鞅的封地。

    赵午的死就像晋国这堆干柴中的一颗小火星,会引发一场剧烈的火焰,火焰将从邯郸开始,烧遍太行以东的范、中行领地,再引向赵氏、韩氏,太行以西的知、魏、晋侯恐怕也不能幸免,说不准,整个北方诸侯都会被卷进来。

    范氏和中行氏为了赵午的死,找了一个“始祸者死”罪名扣押在赵家的头上,想借此机会把赵家除掉。

    于是两家联合请示国君:说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始祸者死”,而且还是赵鞅自己颁布的,赵午属于晋国大臣,赵鞅私自谋害赵午,根本没有把国君放在眼里,在两家的强势压迫下,国君同意两家清算赵家的举动。

    赵鞅作为晋国的执政官,全国各地都安排有自己的线人。

    赵鞅在最短的时间收到消息,于是赵鞅的家臣董安于建议先发制人,赵鞅并不赞同他的建议,认为我们名不正言不顺,现在挑事的是范家和中行家。

    董安于说:他们两家已经得到了国君的许可了,认定赵家始作俑者。

    赵鞅认为:赵午之死,疑点重重,虽说他也想处置赵午,整合赵氏,但令他百口莫辩的是,赵午的确是死在了他的封地。

    赵午死在赵鞅之手!

    这个消息在东赵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赵稷的祖辈、父辈叔伯们纷纷从各县邑赶来。

    会议在东赵内的宗庙举行,这里和温县宗庙一样,同样祭祀着赵造父、叔带、赵夙,但后面却大不相同,而是第一代东赵赵穿。

    古语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东赵与西赵血缘已经淡薄,加上现实利益不同甚至相反,早已离心离德,唯一维系两家关系的,一是赵午对赵鞅的那份畏惧,二是大宗赵氏从晋侯处重获对东赵的宗法权。

    依照周礼,大宗对小宗拥有宗法权,若小宗不服大宗,可依照宗法处置小宗。

    理论上,赵鞅就算真杀了赵午,也只是内部家事,可在邯郸氏众人的心中,却绝非如此。

    遭受丧夫之痛的赵午夫人形容憔悴,据说她眼神空洞,宛如噩梦缠身的人,已经不能与会。

    作为家中长子,赵稷坐上了主位,身旁是家宰涉宾,宗族父兄们则分坐于左右两侧。

    他悲愤地向众人宣布道:“范氏、中行氏两方传来消息,我父,已被赵氏在筵席上毒杀了!”

    赵稷话罢,众家臣纷纷咒骂赵鞅。

    咒骂过后是无修止的争吵,直至深夜。

    在吵完后,还是有明白人低声问道:“少主,这其中是不是有误会?”

    “有什么误会?我父惨死在赵鞅宴席上,这是众人所见,就连同为六卿的范氏、中行氏也是亲眼所见,这里面能有什么误会,再者赵鞅视其为大宗一向看不惯我等小宗,趁机除掉我父,吞并小宗,壮大自己也并不无可能。”

    眼见赵稷说得如此斩钉截铁,众家臣也在心中相信了家主死于赵鞅之手。

    赵午已死,新的东赵家主还未确立,群龙无首,每位宗族成员和家臣都有权发言,或大吼大叫、或高声咒骂、或晓之以理,时时有人愤而离席,然后沉着脸回来。

    消息几乎已经可以确认是真的,如今的争议便是,东赵氏将何去何从。

    早在前年,东赵还派兵配合西赵攻卫,怎么今年大宗就与小宗翻脸了呢?

    事情变化太快,以至于许多家臣都不敢相信。

    “老朽还是觉得,得先派人去和赵氏宗主谈谈,先索要会主上的尸首才是,而且卫国姬氏强劲,近年来多有侵占我赵氏封地,大敌当前,应以大局为重。”

    保守的一方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荒谬!”

    “父亲死赵鞅手中,你竟还让我以大局为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绝不再向赵鞅老贼低头!赵鞅若还我父遗体便罢,如若不然我当以手中之剑讨之!”

    “善!君辱臣忧,何况死乎?此乃杀主之仇。”东赵家宰涉宾极力主战,他抽出长剑,放在面前的案几上,利刃在粗糙的木头上闪着寒光。

    “吾等应以手中之剑与赵氏父子谈。”

    一群人高声附和,其他人也表示同意,他们或随之呐喊,或握拳拍桌,纷纷抽出佩剑。

    “然,家主已卒,少主有心为家主报仇,素有贤名,又有大志,我等愿奉少主为主,与少主荣辱与共,共同讨伐赵鞅。”

    “愿奉少主为家主,讨伐赵鞅!”

    “但赵鞅虽强,光是西赵,便足足有我等两倍的实力,更何况还有离这更近的东赵……”

    还是有人忧心忡忡,不愿开战。

    家宰涉宾却信心满满:“我东赵也有朋友!范、中行不但遣人报丧,还极力支持我等,此外还有中牟大夫也将成为吾等助力,执政和国君也必定会为我等主持公道!”

    “但首先,吾等要让整个晋国知道,赵氏干了什么!”

    赵稷让人将准备好的东西带上来,不多时,他头上绑起孝带,身披麻衣,一众家臣亦如是,众人拔出宝剑,当场杀牛,取牛血,把牛血涂抹在嘴角,当场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