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三百二十一章·赵鞅之子

第三百二十一章·赵鞅之子

    卫出公四年,春,晋阳赵氏。

    赵氏哪怕面临着三家的围攻,赵鞅依旧应对自如,好在赵氏三代积累的粮草,足够晋阳城食用五年的。

    所以在面对范氏、中行等人的围攻,赵鞅丝毫不慌,反而犹如一个枭雄一样,蛰伏等待时机。

    赵鞅站在高大晋阳城墙,对着自己的嫡子赵伯鲁、庶子赵毋恤考校道:“伯鲁、毋恤,依你们看范氏、中行氏围我,我等当如何?”

    嫡子赵伯鲁看了一眼赵毋恤,躬身表示道:“我是兄长,应当礼让弟弟,还是先听弟弟怎么说的吧。”

    赵鞅微微颔首。

    赵毋恤面无表情,只是停顿了片刻,而后才道:“依毋恤看来,我们应该什么都不做,等待时机。”

    赵鞅眉头一皱,随后又望向赵伯鲁。

    赵伯鲁作为嫡子,他一直瞧不起庶子赵毋恤,这些曾明里暗里派人刁难、刺杀赵毋恤,可都被他避开了。

    原本按照周礼,自己作为嫡长子,应该继承赵鞅的爵位和赵氏,可偏偏父亲赵鞅时时将赵毋恤带在身边,似乎有让两争夺的意思。

    不过庶子就是庶子,不管父亲怎样想的,自己仍然是嫡子,他的见识、学识远远不如自己。

    赵伯鲁自信上前,朝父亲赵鞅拱手,道:“父亲,依儿子认为,范氏、中行氏围攻我赵氏已有一年有余,至今还对我无可奈何,可见范氏、中行氏不过徒有虚表,只要寻得战机,我赵氏可以主动出击,先行击败东赵,待平定东赵叛乱后,范氏、中行氏自然不足为惧。

    等败了范氏、中行氏,我赵氏就可以趁机夺下范氏、中行氏的封地,介时,我赵氏将是晋国最强。”

    赵伯鲁说得神采飞扬,神情激动,赵鞅见状,并没有夸奖赵伯鲁,也并未责骂赵毋恤,而是在临走之前,又深深看了赵毋恤一眼。

    而后嘴角微微上扬,一旁的家宰董安辅佐赵鞅多年,自然知道赵鞅的心思,不由也将目光投向赵毋恤。

    此次赵毋恤被赶到了马厩,赵伯鲁闻言大喜,不仅开怀大笑。

    他认为父亲这是赞成自己积极出战,收拾东赵的想法。

    赵氏之所以会分为东赵、西赵,这完全要从“赵氏孤儿”事件说起。

    下宫之难中,赵氏几遭灭门,其封地转由公族羊舌氏统领。

    只有“赵氏孤儿”赵武,在程婴的拼死保护下幸存了下来。

    不过,当年赵家先人积的余德,使赵氏又复活了。

    当年,韩氏没落时,韩厥曾经为赵衰的家臣。赵衰、赵盾十分欣赏韩厥,多加提拔,使韩厥得以出头。

    由于韩厥能力、品德出众,到下宫之难时,他已经成为晋国举足轻重的卿士。

    赵氏惨遭灭门之祸后,韩厥找了个机会,力劝晋景公:赵氏先人有大功于国家,应该存续下去!周礼不欺孤儿寡母,应该给人家赵武继承赵氏宗主!

    晋景公于是“复赵武田邑”,让赵武继承了赵氏,并恢复了封地。

    尽管赵氏复活,但元气大伤,分裂成了东赵、西赵。在下宫之难中,赵氏家人及其亲信势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赵武虽然恢复领地,但当年赵衰、赵盾积累的政治资源早已灰飞烟灭。

    除了赵家当年留下的一些关系,赵武本人既没有自己家族的人才班底,也没有通过官职而获得的政治资源,势单力薄!

    其次,以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出五服之后,宗法关系就已经基本没有了。

    当时,赵氏下面的一些庞支,尽管也是赵氏,但与赵武之间的宗法关系淡薄,相反,他们与其他大族反而因为姻亲等关系而关系紧密。

    显然,劫后余生的赵氏能给与小宗们的资源、庇护,远远不如如日中天的中行氏、范氏。

    赵武虽为大宗,但内部的统治力却严重不足!

    韬光养晦,积累政治声誉,重归中心

    此时,如果靠力量,赵武不但无法与各大家族抗衡,就连压制内部小宗都成问题。

    如果急切扩充实力,又会过早遭到其他大族的警惕、打击。

    因此,赵武采取了韬光养晦、积累政治声誉的策略。

    当时,晋公仍有相当实力,各卿实力虽有强弱但基本平衡。

    因此,低调不争夺利益,可以避免过早成为打击对象;积累政治声誉,实力平衡的各方中也愿意拉拢他,分一杯羹给他。

    赵武的具体做法是:采取谦卑、低调地处理与各大族之间的关系。

    除了与韩氏特别亲善外,赵氏不参与大族之间的斗争。他以低姿态交往所有大族,即使对有灭族之恨的仇人栾氏、郤也友好拜访。

    当时,各大族之间,晋公与大族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赵氏“人畜无害”的渡过了危险期,积累名誉。

    在栾、郤倒台后,赵武分得一杯羹,出任卿士,虽然只是八卿之末,但好歹重新回到了舞台。

    跟随韩氏“道义崛起”,获取政治声誉。

    在普遍以军功崛起的时代,赵武虽然名字有武,但军事才能一般,以文治见长。

    恰好,赵武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少有的可以以文治、礼仪获取资源的时代。

    当时,晋楚争霸百余年,各国都疲惫不堪,呼唤停战。

    赵武得以靠着文治、礼义,逐渐提高地位。

    一方面,韩厥、韩起的大力支持、提携;另一方面,各家世卿老一代人物相继去世,赵武得以逐渐前移自己的地位。

    公元前548年,韩起谦让,赵武成为晋国正卿。

    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盟中,赵武主持会盟,获得了诸侯一致赞许,威望大增。

    靠着韬光养晦和道义崛起,赵氏重回舞台中心,带领赵氏进入了“六卿”时代。

    韬光养晦是有前提的:不能太强。

    赵武主持弭兵之盟时,吴国使臣已经预言:赵魏韩将来会替代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还想靠低调、谦让躲过纷争是不可能了。

    随着六卿实力的膨胀,晋公已经失权柄,各卿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

    韩、赵已经联合百年,相互提携,是天然盟友。

    范氏、中行氏早已成死党。

    此外,魏氏的立场不明确。但是,军功崛起的魏更倾向于韩、赵。

    智氏当时实力最弱,因与中行同宗,当时依附中行氏,但雄心勃勃,等待机会,企图利用同宗关系反手控制中行氏。

    如此,韩赵一派,中行、范一派,魏、智骑墙(虽各有倾向)的局面形成了。

    改革渡过低谷期,运气暂时用完了。

    赵武、赵成都早早去世,赵鞅年幼接班,同时,盟友韩氏、潜在盟友魏氏,同时出现了祖死孙继的局面。

    范氏、中行氏得以掌握大权,压制各家。

    颇于范氏、中行氏两家结盟,共同对抗赵鞅,赵鞅在此压力下,不得不整合赵氏,用来抗衡两家的逼迫。

    现在东赵的叛乱,导致范氏、中行氏有了借口,可以出兵灭掉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