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三百五十三章·迁民充实人口

第三百五十三章·迁民充实人口

    卫出公五年,春。

    卫国上下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春耕。

    凡卫国大小官吏,皆下到田间,或亲自耕种,或视察民情,寻访各地春耕情况。

    百姓们都知道,耽误春耕,明年是要饿死人的,卫国官吏们也知道今年好坏,全看春耕一季。

    与以往的不同,卫国已经摒弃了落后的刀耕火种,转而使用较为先进的铁犁牛耕。

    在中原各国被洪涝所害,而导致民不聊生之时,卫国已经修好水渠,用来排涝灌旱,保证农业生产。

    就连去年还在动乱的邺城,都修好了一条水渠,用来疏通漳水灌溉农田。

    玄麟府效率是远远高于其他卫国官府的,在姬龄刚刚下达《勤农令》,免息租借耕牛给贫困百姓耕种。

    考虑到卫国刚刚经历好几场战争,姬龄上奏卫侯辄降低今年秋税,这样也好让百姓存些余粮。

    卫侯辄下旨,今年秋税只按“三十税一”征收,并且家中有男丁战死,孤儿之家和缺丁之户免除其赋,免去今年徭役。

    卫侯辄开始重视收揽民心了,看来他也不在是那个叛逆少年。

    虽然有家臣劝谏姬龄不应还政,可他却不以为意,认为卫国迟早是他的囊中之物,现在的他还在布局洛邑。

    对卫侯辄的这些小举动,丝毫不关心。

    姬龄极为重视邺城,因为此地是后世曹魏的龙兴之地,它土地肥沃,人口充足,盐铁资源更是丰富,加之水运便利,这也是为何姬龄要在邺城安排自己人,而非任命其他官吏。

    邺城虽然名为城,却没有城墙,倒不是因为所谓的“大都无防”,而是因为这座城市一直处于扩张阶段。

    春秋的河北地区人烟稀少,哪怕卫司寇让干吏渗在经营了两年,依然只有数万户人家,以及数千战争中沦为氓隶的范、中行、晋人,部分宋人听说卫国没有苛税、暴政,于是便自发迁居到卫国。

    其中还是以晋人居多,听说这些在城郊之战里被俘的晋人被分为三大批,一批留在卫国劳役,一批被发配到工地挖运河,还有一批就来到邺城开挖沟渠,整治汹涌的漳水。

    但随着晋卫盟约的签署,晋国公室的属民被大多也赵智两家瓜分,中行、范氏的领民,则被打散迁至邯郸、邺城,由此邺城便成了最大的移民地点。

    今年开春,郑国的三百户被掳掠者,邯郸的一千户民众,共城的一千户工匠,从游县过来的七百户姬氏旧人,一千户是游县之民,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邺城,这其中的主流,当然还是那一万户长垣民众。

    这让游学的年仅七岁的墨翟见证了整个搬迁过程,他从宋国远道而来,听闻卫国县令灭巫之事,对此他很感兴趣,故想探寻灭巫之后情况。

    宋国巫蛊之风太盛,墨翟以为这是不利于宋国发展的,所以他想来求取灭巫之后,是否会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许多长垣百姓之家,已经出现了四代同堂的情况,四代之家,有人口十人还不算女子,十人按照卫国民律,他们自然是需要更多的土地才够养活这十人的,只是长垣郡的农田大多有主,而且已经饱和了。

    所以迁居,拆散户口,另寻他地安置,这是必然的。

    本来长垣百姓,大多居住长垣多年,本以为自己可以在这里扎根繁衍,可谁料到了他们,也要随着新司寇的一份号令,与整个长垣郡一万余户居民都连根拔起。

    在长垣当百姓人是多一点,住在一起也挤了一点,可一家人都在,子孙绕膝,那个敢说日子不好过。

    可官府的调令从来不管这些,他们走访调查了解,如今长垣一郡人满为患,地已荒地,林已无老树,甚至许多氓隶之家无立锥之地,家中也无一点余财,但也要待在长垣,等待官府安置。

    在了解百姓过于依赖官府的情况后,姬龄即有欣慰,也有忧虑,这下去可不行,百姓过于依赖官府,这不就回到大运动时期了。

    于是为了激发百姓的动力,玄麟府下了《迁民令》,凡五口之家,需分一人,六口之家,需分两人,七口之家需分三人,移居邺城,新附之民、无籍者,迁居新地,立发户籍,凭户籍可到官府发予农具,免金出借耕牛。

    此令一下,长垣之民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只是这是主上下的命令,而且官府也不同以往,此次态度极严,容不得任何人更改,就连氏族也被拆分,迁居到邺城,充实邺城人口。

    他们走的时候无不在埋葬亲人,先祖的坟冢痛哭流涕,也不知道这一生还能不能回来祭祀祖宗,更不知道搬迁时司寇许诺的那些免税好处能否兑现,就这样带着迷茫和猜疑上路。

    他们最初以为自己会到富裕的新“长垣”邺城,结果却多走了七八天的路,通过漳水来到陌生的东方。

    墨翟跟着迁居的宋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值初春,只见漳水旁的平原上,一片郁郁葱葱的草甸将漳水北畔整个盖住,仿佛一张厚厚的嫩绿毯子,将厚重夯实的黄土地盖在了下面,其中依稀点缀着一些桃树,粉红色的桃花朵朵绽放。

    长途跋涉而来的人十分衰弱,邺城县丞邯郸成组织了当地人和先到的人,在通往邺城的涂道旁盖起粥棚,好让体弱者和生病者在此休憩。

    抵达邺城后,原本极其严肃,紧紧盯着移民防范他们逃跑的卫兵摇身一变,变成了施工大队,和当地驻军一起动手,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搭好了一万多个窝棚,又找了些石块在周围挡风,按照迁徙时的里闾分配,每户一个小窝棚。

    很快,这些窝棚便在漳水两岸铺展开来。

    这次跨越上百里搬迁到邺城,姬龄对移民的身体状况感到非常担心,据说当年平王东迁时,有两到三成的周室移民因为水土不服而死去,让刚刚遭受重创的周朝雪上加霜,那种情况姬龄不希望重演。

    好在,姬龄与医扁鹊这些年,也培养了许多医者,虽然治疗大病、急症还很差,不过这些医者在防疫,治疗风寒小病上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况且又有二人制定的《防疫医案》,只要严格遵守执行医案就行。

    在拥有万户移民的邺城,很快便得快速发展,不过当下春耕在即,邺城县上下全部忙得不在县衙。

    于是邺城县令,不得不张贴告示招揽人手,帮忙安置移民,全力赶上春耕。

    墨翟见状,便自告奋勇前去应征,因为年纪太小,所以被拒之门外,,被拒绝的墨翟直接怒怼门吏道:“卫国官吏难道是以貌、年轮还取人的吗?我年纪虽小,可我听闻麒麟君子治理领地时,也不过十三岁,难得你们也认为他的才干不足吗?”

    门吏见他谈吐有礼有节,不敢自行做主,只能将此时上报给县令。

    县令渗听闻后,亲自将他请进县衙,并考校了墨翟的学问。

    墨翟虽然一直在从事手工业养活自己,可他一直都在学习和思考。

    墨翟很是聪慧,渗在见闻过墨翟后,对他郑重其事的道:“非我不能雇佣翟,而是你这个年纪应当以求学,增进学问为主,我主有令,凡适龄学子当入学,进行学习,诸官之责亦有教化,翟聪慧,实不该为了生活而奔波,众人皆我出身氓隶,幸遇我主,我主亲授学问,关怜悯我等,又时时叮嘱我等,勿以卑贱为耻,而当以学习为荣,今我见翟如我昨日,待我为书信一封赐予翟,祝其入学,不至于蹉跎。”

    小墨翟若有所思,本欲拒绝,可渗紧接着又道:“翟,可是担心上学所需衣食?”

    “倒也不必担心,我主规定,凡家境贫困学子,可通过以工抵学,完成学业,另外馆阁常有抄录文书之事,翟也可以去做此活计,换取钱资。”

    小墨翟至从父母过世后,他就一直很坚强,可是今天,竟然有一个竟然对他如此之好,他的泪水竟再一次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您为何对我如此之好呢?”

    “非我对翟好,而是我也曾过翟遭受过苦,只愿你学有所成后,能回答如我们一般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