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残唐再起 » 第五十二章:山南春事(下)

第五十二章:山南春事(下)

    因为铁器是战争物资,为了杜绝“浪费”,新一屯实行的是食堂制度,八百流民被要求在两个粥食棚子前,在管制的监督下排队领取食物。

    在目前还没收获的情况下,新一屯的粮食少部分是镇里拨付的,其余都由自己筹措——大部分是最近正多的野菜。因此李严看到的是粮食是一种猪食一样的野菜糊,问王羡才知道,这东西的糊用一半粮加上一些植物的根茎磨成的粉再和着野菜煮成。

    李严的脸色很难看,半晌才问道:“这个东西能吃饱吗?粮食能不能多加一点?”

    王羡、军代表和战备处的那个管制都摇头,王羡说道:“这东西吃是能吃饱,但大伙要干活,顶不了多久又得饿……粮食是不能多加了,否则不够。咱们想了个办法,每天吃三餐,新加的那顿不给加粮食,这样总算好一点,至少饿晕的人已经不多了。”

    一直沉默的张言指着一边十几个端着碗进一个棚子的流民问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怎么专门有地方吃饭?”

    王羡说道:“回守御大人,咱们管制人少,监督不过来,因此特地挑选了十五个听话而且有些威信的流民专门负责监工事宜,他们不用干活,吃食也和流民不一样,加的糊也要多一些。当然,饭也不是白吃的,若是少了一个,监工是要被处死的。”

    完全是劳改营的翻版,李严无语,连这种他没记起来的细节都被这些古人给捣鼓出来了。

    走到难民的队伍背后,李严拍了拍一个努力向前面那盛糊糊的大锅张望的屯民。

    那人一回头,正好是之前李严搭讪过的那个屯民,看是李严,奇怪地问道:“新来的,你怎么不带碗?糊糊怕是快没有了……”

    刚说了半句,那人猛然发现几个管制头目都恭敬地跟在李严背后,一下子就趴下了,连连磕头道:“官爷,小的不是有心……”

    李严知道这汉子以为自己是管制,担心说他管制厉害遭报复,不得他说完,将他扶起来,问道:“这里的伙食还吃惯吗?”

    那人连忙点头,恭敬地说道:“习惯习惯……好着呢……”

    李严脸一沉,道:“说实话!”

    那人被这么一吓,要跪了下去,声音带着哭腔,不住地磕头。

    其余难民发现了这一情形,但管制就在附近,他们不敢乱动,只是呆呆地望着那个哭泣的同伴。

    “官爷……饶了小的吧……”那人已经浑身颤抖。

    李严心中叹了一口气,但脸色却是不动,继续冷冷说道:“你不说实话就拖去喂狗!”

    “回官爷……小的说的是实话,这……这糊糊里有盐啊……”那人磕头磕得更快了,已经满额是血。

    有盐……这就是流民愿意呆在这种劳改营的理由!

    “帮他包扎一下,多给他一碗糊糊!”李严扔下一句话,大踏步走开。

    张言等人一呆,纷纷跟着离开,一个负责维持秩序的管制骂骂咧咧地将一小截布条扔个这个额头带血的屯民。那个还挂着眼泪鼻涕的的屯民连忙小心地接过,千恩万谢,不住地问边上已经吃完的难民:“哪位兄弟借个碗给俺?俺能多分一碗,俺家女人还抱着几个月大娃……”

    …………

    山花烂漫,绿草如茵,暖风醉人。

    在邓州南下的道路上,一老一小的两个人正在背影处靠着一块石头坐在路边。

    “阿爷,你为什么不让我跟着爹爹?要带我偷偷跑走?”一个手里赚着一把不知道是什么草,嘴里还在不断嚼着叶子,大约十来岁的孩子开口问道,满牙都是绿汁。

    被他称作阿爷的老者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如刀刻的皱纹扭作一团。

    喘了许久,才对孩子说道:“……小山,你爹要做屯民,每个青壮只能带一个老弱……你是男人了,咱们不能连累你爹爹和弟弟……”

    小山想了想,点了点,说道:“我懂了,弟弟才七岁,我得让着他……可是阿爷,咱们就这么走了,爹爹担心怎么办?娘都已经死了……”

    老者痛苦的神色中露出一丝温和的光,抚摩着孙子,说道:“你爹爹会明白的……别担心……咳咳,你要记得,不要被其他流民发现……一个人一直往南,小心些走到襄阳去,投一户人家……咳咳……做义子,要勤勉听话,多吃苦人家不会把你赶了……”

    勉强把这些话说完,老者咳嗽得更厉害了,呼吸像是风箱一样呼呼作响。

    “阿爷?你怎么了?”小山发现了爷爷的异常连忙伸手去扶,却被爷爷一把打开。

    “小山……给阿爷背一段孟子吧……”老者的的脸上泛起一抹怪异的潮红。

    小山呆了呆,努力睁了睁眼睛,将眼睛中的湿润给压下去,恭敬地跪在爷爷面前开始背诵,但声音依旧颤抖:“……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老者呼呼的喘息声慢慢地弱下去,终于不见。

    小山的眼泪终于蔌蔌地掉下来,但却始终没有哭出声来,给爷爷磕了几个头,抹了一把眼泪,采摘了几束野花放在爷爷身前,继续背诵孟子。

    “小兄弟。”一个声音在小山身后响起:“这个是你爷爷吗?”

    小山回头,看到了一个穿着盔甲的高大男人,在他的背后还跟着成群的士兵。小山并不理会,继续回头做自己的事情: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原本慷慨的文字在一个在此情景下由稚嫩的童声诵出,透露出一股难言的凄苦,李严叹息一声,拍了拍眼前孩子瘦弱的肩膀,说道:“你爷爷睡着了,他听不见……”

    “你不用骗人,他死了,我知道的。”小山依旧头也不回,但已经哽咽。

    李严沉默了片刻,说道:“你还有亲人吗?没有的话跟我走吧……”

    听到这话,小山站了起来,回过身,往后退了几步,大声说道:“爷爷让我不要和人同行!”

    “你爷爷说了为什么吗?”李严身边的张言问道。

    小山捏紧了拳头,道:“没说,可我知道,他是怕我给人吃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