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3年小山沟创业路 » 第二十五章 买买买

第二十五章 买买买

    老摊主点了点薛成龙摊子旁边卖老丝瓜絮的那人,和薛成龙悄悄说道。

    “小子,你信不,这个人一分钱也赚不着?”

    “为啥啊?”

    “不为啥?就因为他不应该在这卖老丝瓜絮。”

    “为啥不能卖?”

    “因为这玩意在这里没人用。”

    “不能啊!我在县里的时候,看到好多人用这个啊!咋能说没人用呢?”

    “那我问你,你家用这玩意不?”

    “不用。我家穷的一点油水都没有,用这玩意干啥。”

    “这不就得了。老丝瓜絮是清理碗筷油污的好东西,但是这玩意不应该在村镇卖,应该在城里卖好一点。村镇家家户户都有院子,就是镇里的那些干部职工其实都有院子,有院子那么这些种些丝瓜,留一些老丝瓜絮那也是相当方便的。再说,只有那些油水足的富户才需要用这玩意清理油污,但是镇里哪有那么多油水足的富户,还有能赶早市的人哪有几个事富户。这位摊主来错地方了,起码早市上是没人买他的东西。要我说,这位摊主最好是扒个火车到县里或市里去卖,那样能卖得出去。最不济也应该白天走街串巷到那些干部小区那去卖,那里都是有购买欲望的人群,起码能挣个零花钱。”

    果然,正如这位老摊主所说,薛成龙都卖出去一半的土篮子了,老丝瓜网絮也没卖出去一个。

    这位摊主,不得已在管理员过来收摊位费前,收摊走人了。

    这个时候,这位老摊主告诉薛成龙。

    “这个就叫“材中不卖薪,湖上不卖鱼。”。在一个本身生产富余地方买卖生产过剩的东西,跟找死没有什么区别。好了,我的簸箕卖完了,趁着管理员还没来,我也要撤了。小伙子,有缘再见啊!”

    这位老摊主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就溜溜达达的走了。

    薛成龙左面是老摊主的摊位,右面是卖老丝瓜絮的摊位,这两人都走了,两边就都空了。

    这集市是远近闻名的大集市,不但人流量多,就是这找摊位卖东西的也多。

    没多久,薛成龙左面的摊位就被一个卖老鼠药的人占据了。

    这家伙把背着的箱子放下来,从里面取出用牛皮纸包好的一包包的药品,然后展开一块布,搭在了箱子的前面。

    这个家伙就开始唱了起来。

    “瞧一瞧、看一看。祖传的老鼠药,保证一包让你摆脱老鼠的困扰。”

    之后就开始唱起那个命满九州的顺口溜“老鼠药药老鼠,大哩小哩都K柱;大老鼠吃了嘣三蹦,小老鼠吃了不会动~”

    这位一口地道的山东枣庄口音,和薛父说话时一样一样的,最重要的是这话都说到薛成龙心坎了去了。

    家里的老鼠都成群结队了,大晚上的呼隆隆的窜来窜去,不但让人睡不安生,还把家里仅有的几个碗给蹬到地上打碎了。

    听了摊主的顺口溜,薛成龙都不自觉的要去买。

    可是,有比薛成龙还快的人,集市上被老鼠祸害的并不止薛成龙一家,大家其实都恨老鼠,所以买老鼠药的特别多。你一包我一包的,卖了一包又一包。

    这摊主总是说。

    “就剩下这几包了,卖完就走啊!快来买啊!最后几包。”

    可是卖完这几包,他又从箱子里拿出十几包接着卖。这个摊主嘴里真是一句实话都没有。

    这家伙把这老鼠药搞成紧俏商品,让大家抢着购买,这一手玩的是真遛。薛成龙这回是学到了,这生意居然还能这么做。

    让薛成龙更觉得惊奇的是,他发现这家伙卖的老鼠药和他曾经吃过的两种药品特别的相似。

    薛成龙其实是看不到包里的药品长啥样的,奈何有些买家好奇耗子药长啥样,所以把包给拆开了,薛成龙也看到这耗子药的庐山真面目。

    这不就是乳酸菌素片么!薛成龙百分百肯定,这玩意就是乳酸菌素片。薛成龙小时候胃肠不好,大姨夫给开的乳酸菌素片就是这个样子的。

    而且,这摊主也太不讲究了,连染色都懒得染,直接卖啊!

    薛成龙小时候吃过那种假的老鼠药。起码那个老鼠药还用红墨水给乳酸菌素片染了色。这个家伙可好,连色都不染,直接就拿来卖。

    问题是买的人还络绎不绝,生意是异常火爆。

    有时候真不怪这骗子多,实在是大家太容易上当受骗了。

    薛成龙也没法揭穿这人骗人的把戏,毕竟他自己也是个生意人,知道什么叫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也知道这种骗子是最缠人的,也知道这种骗子是骗完一个地方再骗另一个地方,更知道这些家伙心术不正。

    所以,薛成龙只能感叹还是骗子挣钱快啊!自然也绝了买老鼠药,回家药老鼠的想法。

    薛成龙右面,原来卖老丝瓜絮的摊位,很快让一位和薛成龙同样拉着架子车的摊主占了。

    只不过人家拉的不是土篮子,而是被稻草绳绑的结结实实的盘子、碗。

    刚好薛成龙要买碗,这不是巧了么。

    薛成龙就和卖碗的这人攀谈起来。

    这位摊主毫不讳言他自己卖的这些盘子、碗都是等外品,就是城里人不要的东西。

    等外品就是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之外的产品,就是不入等的不合格品。这些盘子、碗都不圆,没法进入正规的供销社售卖。而且很多的碗上色特别差,那些城里人根本看不上。

    这种盘子、碗其实也能用,但是不能在店里售卖了,只能推出来在集市卖。

    城里人不愿意要,但农村是愿意要的,主要就是图个便宜。

    这种等外品的瓷器,在厂家那里就是要处理的废品。被这些摊主用极低的价格收了过来,到农村来卖,而且非常的受欢迎。农民们也知道这些都是不合格的产品,但是农村人才不在意它合不合格,农村人只在意能不能用,便宜不便宜。

    当然便宜了,而且便宜的让人难以想象。在供销社卖五毛的大盘子,这里只卖九分钱。

    人家不卖一毛,也不卖一毛一,就卖九分钱。

    看着就差一分钱,但是大家就认为这九分钱是真便宜。

    薛成龙又学了一招,真是买卖里面学无止境。

    如此低廉的价格,农村人对此是趋之若鹜,都过来购买。那些买完耗子药的人,也都过来购买盘子碗。

    这摊位就在旁边,薛成龙反应的快,又是占据地理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挑了十个顺眼的大碗和五个盘子。

    家里其实就没用过盘子。家里吃饭都是用碗盛饭、盛菜。用碗盛菜实在是不太方便,碗口太小,夹菜的时候几只手经常碰到一起。现在有条件了,还是买几个盘子。

    除了盘子、碗,薛成龙还专门买了一个大的、长的的鱼盘,专门盛放鱼的盘子。

    家里一般是不做鱼的,因为薛父不喜欢吃鱼,他觉得这鱼腥嚎的,特别难吃!

    你不吃,不代表别人不吃。薛母和薛成龙都喜欢吃鱼,而且两人最喜欢的就是红烧大鲤鱼。鱼肉在汤汁里蘸一下,吃进嘴里,那真是享受。

    而且,过年也要吃鱼的,寓意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

    所以这次说什么自己也要买个鱼盘。

    这次来镇的集市除了买盘子、碗,薛成龙还想买牙膏、牙刷。

    刷牙是薛成龙上学的时候养成的习惯。自从回到农村后,由于家里条件困难,实在是买不起牙膏,所以已经好久没刷牙了。虽然每天都漱口,但还是觉得难受。薛成龙已经养成了刷牙的习惯,不刷牙特别难受。

    不买牙刷,是因为薛成龙上学时候的牙刷还在,感觉还能用,就不打算换牙刷。

    由于薛成龙左右两个摊子人潮涌动,居然带动了薛成龙的土篮子的销售也火爆起来,没一会就全卖完了。

    这是不是人流量带来的好吃,薛成龙不得而知,但是他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越是人流旺的地方,这生意越好做。

    土篮子卖完了,有时间了,手里也有钱了,薛成龙下定决心到供销社买了一管牙膏。白玉牌牙膏。白玉白玉,让你的牙齿洁白如玉。虽然自己连玉石都没见过,而且自己的牙怎么刷不不白,但是还是喜欢用白玉牌牙膏。薛成龙看中的就是这个美好的寓意。

    薛成龙自己有牙刷,他的牙刷就不用买了,但是他还是买了两个,一个给薛父买的,一个给薛母买的。大家都要刷牙,做好口腔护理,这样就真的能吃嘛嘛香,不为牙疼而烦恼。

    说起牙疼,薛成龙还真疼过。

    小时候,还有乳牙的时候。当时家里条件还行,所以薛父时不时的买一块水果糖给薛成龙。当时薛成龙也馋,而且还特别傻,因为他当时特别喜欢含着糖睡觉。

    久而久之,薛成龙满口乳牙都长龋齿了。牙疼的没办法,只能去卫生院去拔牙。

    最可恨的是,拔到最后一颗牙的时候,没麻药了。

    去一次卫生院很不容易,等到下次来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所以只能一次性拔完。

    没有麻药拔牙,那真是痛彻骨髓、痛到脑袋里。最可恨的是,这是颗大牙,牙冠都烂了,所以留下四个小根。这小根分四次拔出,就生生受了四次罪。

    受了这么大的罪,薛成龙就长了教训。自从,薛成龙养成了漱口的习惯,也不再晚上吃糖了。到了学校也养成了刷牙的习惯。有时候,在农村刷牙会被嘲笑,被称为城里养成的臭毛病,但是薛成龙还是想刷牙,刷完牙口腔特别舒服,睡觉都特别香。

    所以,这次也想让薛父薛母也刷牙。

    除了买了牙刷、牙膏,还买了搓手油。

    深秋时节,东北特别的冷。就是屋里也不咋暖和。如果经常沾水,这手就特别容易皴,还特别容易裂。

    前段日子买的搓手油在三人每天的使用下所剩无几了,所以还是要再买一些。

    不干活用得就少,一干起活来,那用得特别快,比预计的快得多得多。

    裂了口子,就特别的疼,尤其是编土篮子的时候,那就更疼了。一开始薛父还坚决不抹,等手裂了,比谁抹的都多,抹的都勤。

    所以,还是要再买些搓手油。

    东北的搓手油,在农村,主要还是用蛤蜊油。

    蛤蜊油便宜,而且防皴、防冻伤的效果特别好。

    所以现在大家手都有点皴,直接买蛤蜊油抹上就行了。

    蛤蜊就是南方的贝壳类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叫做蚬子。在东北就不知道为啥就叫成嘎啦。这蛤蜊油就被叫做嘎啦油。这蛤蜊油并不是蛤蜊中榨取的油脂,而是因用蛤蜊的壳装搓手油而得名。这搓手油的具体的成分就不得而知,但效果是异常的好。所以大家就把蛤蜊壳装的搓手油亲切的叫做蛤蜊油,最后异化成嘎啦油。

    蛤蜊壳是是吃完蚬子肉后的剩余物,用来装搓手油属于是废物再利用。不用多花一分钱,也不用浪费国家的资源,是勤俭持家的又一例证。

    蛤蜊油,因为口音的问题,东北人就叫它嘎啦油。

    这种嘎啦油润肤的效果还是很好使的,小时候经常用。

    现在天天需要在寒风中干活,怎么也得保养保养手,如果手冻裂了,那就耽误干活挣钱了。

    买了六卷嘎啦油,花了三毛钱。这是用玻璃纸包着的搓手油,和蛤蜊壳里装的是一种物质。

    为啥买这种玻璃纸包着的搓手油呢?

    那是因为这蛤蜊壳装的少,使几天就用没了。这玻璃纸装的嘎啦油装的多,可以使用更长时间。

    所以就算多花点钱,也要买这种玻璃纸包的嘎啦油。

    牙刷、牙膏、搓手油都买了,再买上一包用锡纸包着的缝衣针,就要拉着车往家赶。

    突然想起来,家里那些缸基本上都坏了,是不是也该买了。

    薛成龙站在原地想了有两分钟,觉得还是需要买几个。

    一口大水缸得买一个,用水桶盛水装的太少,需要天天打水,实在是太费劲了。即使自家有一口水井,但是每天都打水让人烦不胜烦。

    还要有一口腌酸菜的大缸,家里用小缸腌的酸菜根本不够吃。

    还得买两个小缸,腌制辣白菜、咸菜和大酱都得一个。家里只有一口小缸,所以要买两口大缸、两口小缸,再买两口那种特别小的缸当盐罐子。

    买这些大缸的时候,薛成龙还看到这里卖那种陶质的炉筒子,一节一节的。

    这炉筒子一般都是建新房子用的,但是薛成龙观察了一下,感觉他的一个计划好像也能用上。

    现在还不用,因为他计划还没实行呢!

    还是说大缸和腌制咸菜。

    要腌制咸菜,必不可少的就是咸盐。

    家里用的是大粒盐,主要还是因为便宜,那种白白的细盐一袋可以买这种三袋,你说你买哪一种。

    买完东西,薛成龙已经饿了,打算吃饭。怀里揣着窝窝头、贴饼子和军用水壶。

    薛成龙干活没有水不行,夏天、秋天喝山泉水可以。但是现在入冬了,喝泉水实在是太凉了,喝不了了。这个时候就要带水喝。

    拉车赶路肯定不能带暖水瓶,暖水瓶的内胎太容易碎了,根本不合适。后来用点滴瓶带水,可是不小心打碎了两个,就弃用了。后来薛成龙在集市的摊位上看到有卖旧军用水壶的,这种水壶也是用铝合金打造的,特别的耐用。

    薛成龙于是就花了一块五给买了下来。

    军用水壶还是要揣在怀里,要不水就凉了,也喝不了了。

    拉这架子车出了早市里,找了个避风的地方就开始吃饭。

    今天是贴饼子就水,再没有其他了。

    薛成龙倒是很想吃大果子,很想吃大麻花,很想吃蜜三刀,可是自己目前还没有吃这些东西的底气,还是老老实实吃贴饼子吧!

    就算找个避风的地方,就着水,吃着饭,也把薛成龙冻的呲牙咧嘴的。冬天太冷了,东北的冬天真的不太适合人类居住。

    吃饭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听到什么东西在叫,他自己也没在意。等吃完饭了,还能听到一丝的叫声。

    薛成龙很是好奇,这么冷的天,什么玩意在这乱叫唤。

    这叫声是从垃圾堆后面传出来的。

    这个时候的东北,在冬天的时候,生活垃圾基本上不拉走,都是堆在道路边上的空地上。一些烂菜叶、煤渣、煤灰都往这块倒,这个地方就形成了垃圾堆。等雪化了,才清走。

    薛成龙爬上垃圾堆,就看到两只小猫。有意思的是这两只小猫,一只是白色的,一只是黑色的,跟平常的花狸毛不一样。

    扒拉扒拉这两只猫,他们的身子都冻僵了,只有那只黑猫,还能哼哼一声。

    这纯黑和纯白的猫大家基本上都不愿意养。因为黑猫在晚上,你只能看见它绿油油的眼珠子,有些吓人。这白猫,白不呲啦的也不好看。也不知道那只猫,一下生了一黑一白,主家更不想要了。这不,它们就被仍到垃圾堆了。

    薛成龙不是有神论者,而且特别坚信一句话。那句话是一位国家领导人说的,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正好,自己把两只猫带回去,看看这两只猫能不能抓老鼠。不能抓老鼠,再仍不迟。

    把这两只猫捡了起来,揣到自己怀里,这样能让两只猫缓一缓。

    现在就看这两只猫命硬不硬了,如果缓过来,那就是运气好。如果缓不过来,谁也没办法。

    为啥把猫揣怀里,就不掉下来呢?

    因为薛成龙在腰间绑了条麻绳,绑麻绳的目的主要就是防止棉衣的热气外泄。由于有了这条腰间的麻绳,这怀里就能揣一些物品。

    这贴饼子、水壶都是揣在里面,这两只猫当然也能揣在里面。

    薛成龙把猫放好,把绑大缸的绳子紧了紧,就要拉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