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徒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14章 大明亡国三大元凶

第14章 大明亡国三大元凶

    “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土地兼并是王朝的催命符!”

    徐浪的话匣子打开:

    “占天下人口不到一成的天下官绅,霸占了天下八成以上的耕地!而这些官绅,是不用纳税的!”

    “你想想,不用纳税的天下官绅,通过兼并,霸占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占天下人口九成以上的平民百姓,占有的土地不足天下耕地的两成,而且越来越少!这样的情况下,朝廷能收到多少赋税?”

    “国库不出现入不敷出,才是怪事呢!”

    “加上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王朝灭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崇祯闻言,大受震撼。

    原来,王朝更替,竟然是这样的内因!

    白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但是圣贤书哪里会告诉他这些道理!

    作为一个勤勉的皇帝,崇祯对历朝历代的典故,都是研读过的。

    被誉为华夏最辉煌的两汉和唐宋,国祚都没有超过三百年,以前崇祯只以为是偶然,现在经仙师这么一说,原来是必然?

    崇祯此时只觉得醍醐灌顶。

    但是他心中还存在疑惑:

    “师父,但是历代王朝自始至终,都是承袭一样的制度,为何立国之初,却是海晏河清?”

    徐浪谆谆善诱:

    “王朝建立之初,由于战争人口锐减,由于王朝更迭洗牌,土地经过重新分配,百姓基本上能够耕者有其田。”

    “但是到了王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承担天下所有赋税的自耕农,越来越少,朝廷能够收上来的赋税,也越来越少。”

    “一方面,朝廷赋税减少,一遇上危机,应对能力就变弱。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遇上天灾,会迅速演变成民变。”

    “当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亡国是必然的事情。唉,所以,大明亡国,也不能全怪崇祯皇帝。”

    说到最后,徐浪不禁发出叹息。

    这是封建王朝的死结,面对明末的积重难返,即使是换太祖成祖来,也回天无力,最多让大明苟延残喘多几年而已。

    崇祯突然发觉,这好像还是仙师第一次说他这个皇帝的好话,然而,崇祯的心情,却无比的沉重。

    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亡国是必然的事情!

    这句话,如果一根刺,狠狠的扎在崇祯的心窝上!

    如今的大明,不正是这样的情况吗!

    每年的赋税都是入不敷出,发不出军饷导致各地兵变不断!天灾连连导致民变不断,而且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内忧外患!

    难道,大明亡国已经是必然?

    不!!!

    朕一定要听仙师的,改变这一切!

    徐浪叹息一声:

    “我成立大明皇家农投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贸公司,就是想从根子上,解决危机,奈何碰上一个多疑善变的皇帝。我看最终一切都是枉然啊!”

    “小希子,你好好的跟王承恩说道说道。如果他能够改变崇祯皇帝的想法最好,如果不能,咱们要见机早点离开京城了。否则小命不保!”

    “……”

    崇祯瞬间无语。

    怎么说来说去,仙师总是对朕没有信心?

    此时,崇祯恨不得立即回去,将反对他的大臣,全部罢免。

    以展示他尊崇仙师的决心。

    但是崇祯毕竟是大明的皇帝,他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

    “师父,但是带头反对的都是朝廷肱骨之臣,如果罢免处置了他们,整个朝廷可能都要陷入瘫痪。”

    徐浪问道:

    “跳出来反对的,都是东林党对吧?”

    崇祯点头。

    “傻啊你!”

    徐浪一弹响指,真想给徒弟一个脑瓜崩:

    “现在东林党独霸朝纲,皇帝借机铲除了东林党,不就可以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了吗?”

    “这个崇祯皇帝,真是本性难移啊,一如既往的优柔寡断。”

    “上次我跟你讲的朝堂制衡之道,有转告他吧?时至今日,还没有解决东林党只手遮天的问题,现如今这么好一个机会,如果还是把握不住,我以后也赖得再和他多说废话了!”

    崇祯很惭愧。

    他确实派东厂去查百官的罪证了。

    但是反馈回来的信息,让崇祯迟迟下不定决心动手。

    因为一众肱骨大臣都是东林党没错,没几个屁股干净的也没错,但是如果全部处置了他们,崇祯不知道如何维持这个朝廷。

    迟疑道:

    “东林党只手遮天没错,但是他们也都是大义凛然的正人君子……现在朝廷好像还真离不开东林党了。”

    贪腐是全体官员的通病,崇祯觉得不能因为有贪腐,就否定东林党人的才学节操。

    徐浪鄙视的看着崇祯:

    “你这是被东林党洗脑了吗?”

    “大明亡国的三大元凶:民变,建奴,东林党!”

    “这个东林党,就是大明身上最大的毒瘤!你还觉得大明离不开东林党了?”

    崇祯一脸的迷惑。

    东林党确实是一家独大,但是那些东林党的官员一个个都是大义凛然,而且是官员中最有才华的一批人。

    怎么就成了最大的毒瘤了?

    不过下一刻,崇祯猛地想到了什么:

    “师父,你是说,东林党日后会做出一些人神共愤的事情?”

    仙师能够知晓过去未来,一定是这样的!

    徐浪对这个徒弟有点失望。

    “所以,我说你这个泥瓦匠掺和朝政,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你连朝堂局势都搞不清楚呢!”

    但是小希子毕竟是自己的徒弟,徐浪只好和他说道说道:

    “不说未来,就说现在,东林党人为了反对而反对,凡是皇帝提出的旨意,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律反对,你说朝廷还能干成什么事情?

    如果朝廷的指令触犯到东林党人的利益,更加不可能通过。一个被一群疯狗上下撕咬的朝廷,就像一个无法自主的瘫痪病人,遇上贼寇和建奴,那不是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我这么跟你说,东林党就是大明亡国最大的罪人!他们的从中作梗,让大明连自救的机会都错失掉!”

    崇祯猛的打了一个激灵!

    他猛然发觉!

    现在朝廷的情况,不就是这样吗?

    自打清除了阉党,东林党把持朝政,他的一切旨意,都受到了东林党人的疯狂反驳,以至于他事事被掣肘,事事不能自主!

    说到东林党,徐浪心中充满了愤恨。

    东林党中,有刘宗周、黄道周这样的正人君子没错,但是那只是个例,绝大多数的东林党人,都是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的败类。

    明末如果没有东林党,结局绝对不至于那么的悲惨。

    “再说未来,你所说的东林党正人君子,一个个把党争置于家国之上,争相卖国投敌!”

    “你所说的大义凛然的正人君子钱谦益,主动剃头,开城门投降建奴!”

    “你所说的大义凛然的正人君子周延儒,为打击政敌不择手段,面对建奴畏战如虎,不战而溃,谎报战功!”

    “……”

    崇祯心头剧震。

    如果此时他不是坐在椅子上,恐怕要站立不稳跌倒地上!

    在他眼中,那些才学兼优,国之栋梁的东林党人,竟然是这么一个德性?

    亏朕还爱惜他们的才学!

    “但是师父,现在满朝文官,几乎都是东林党,拿下了东林党,有谁人可以顶上朝廷机抒重位?”

    徐浪有点嫌弃的看向崇祯:

    “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我上次不是和你说过了吗?”

    王承恩有点后悔靠的太近这位仙师了。

    在他的印象中,万岁爷还没被谁这样呵斥过。

    而万岁爷又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

    纵使他和万岁爷有一起上吊的交情,但是也经不住这样糟蹋啊。

    为了面子,接下来万岁爷说不准会怎么收拾他呢。

    但是此时,崇祯并没有觉得不妥,带着卑微,满怀期待的看着徐浪。

    徐浪只好掰着手指头,和徒儿说道:

    “孙承宗四朝元老可为中流砥柱,毕自严精于财政可为户部尚书,范景文能文能武可坐镇六部中任何一部,李标正直无私可掌管吏部,徐光启精于算术物理可为工部尚书,李邦华铁面无私可主持兵部。”

    “六部主官任命完了,其他的小喽啰,你管他那么多。”

    “不过我告诉你,你转告王承恩的时候,可不能说得这么直接详细,你把这几个人的名字说出去即可。崇祯小心眼得很,你教他做事他分分钟要了你的脑袋!”

    徐浪最后不忘给徒儿提醒。

    毕竟自己的小命,已经和徒儿栓在一起了。

    一个搞不好,自己也是要受到牵连的。

    “……”

    崇祯一阵无语。

    看来仙师对朕的印象,是很难扭转过来了。

    或许,只有等朕把大明的颓丧彻底的扭转过来,仙师才会对朕刮目相看。

    “谢谢师父赐教。徒儿谨遵师父教诲!”

    尽管受了徐浪不少的数落,但是此时,崇祯的心情,却是豁然开朗。

    因为徐浪已经为他指明了道路,接下来该怎么做,崇祯已经是胸有成竹。

    吃完了午饭。

    崇祯迫不及待的告辞离开。

    看着徒弟离去的背影,徐浪不禁摇头。

    这个时空的崇祯,虽然有点不一样,但是性格一如既往的优柔寡断。

    想指望他改变大明的国运,估计还是有点难。

    自己必须要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否则小命可能不保。

    嗯,反正自己已经尝试过指点崇祯,改变国运,也算是尽过力了。

    不算是丢穿越者的脸。

    实在不行,那就只能通过别的途径,去改变历史。

    回到京城。

    “摆驾去前门外大街!”

    崇祯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看看大明皇家农投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贸公司现在是什么情况。

    “遵旨。”

    马车随即改变了方向。

    王承恩趁机给崇祯作出说明:

    “万岁爷,现在京城最热闹的,就数我们的两家店铺了。”

    “一旦运转起来,万岁爷就可以日进斗金了。”

    “哦。”

    崇祯想到那样的情景,不禁眉开眼笑。

    自打登基以来,他就一直被财政危机所困扰,要是真的像仙师所说的那样,以后他还会缺钱吗?

    ……

    前门外大街一条小胡同里。

    一群人正在集结。

    带头的正是钱府大管家钱贵。

    但是如果不是熟悉的人,根本就认不出他来。

    因为此时的钱贵,已经做了乔装打扮,改头换面。

    “伙计们,都给我听好了!”

    “等会儿,我们冲进大明皇家农投公司,就说是京城各大士绅的代表,要求他们关门!如果他们不答应,我们就砸了他的店铺!”

    钱龙锡作为当朝次辅,东林党的头面人物,觉得崇祯这一波操作太过危险。

    一个搞不好,是要断了他们这些官绅的根儿的。

    此时此刻,他必须要站出来,阻止崇祯肆意妄为。

    于是给他的大管家钱贵,安排了一点活儿。

    配合上另一位朝廷重臣的动作,应该可以给崇祯皇帝一个郑重的警醒。

    “遵命!”

    “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

    在钱贵的带领下,数十名家丁装扮成的士绅代表,冲向了大明皇家农投公司。

    此时,大明皇家农投公司的店铺前,人潮拥挤。

    这个时代的信息,有很强的滞后性。

    在昨天,大明皇家农投公司的招工名额和招商名额就已经被秒杀一空。

    但是到了今天,消息才在京城大面积的传播开来。

    如此高的福利,当然引来了大批想要跟进的百姓。

    然而此时,名额早已经没了。

    里长兼营销部经理徐季,只好耐心的向众人解释:

    “父老乡亲们,公司的规模有限,对外只能招这么多人,望大家见谅。”

    “但是徐某在这里可以向大家保证,以后有需要,我们一定会继续向大家敞开大门!”

    “……”

    听到这样的话语,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离去。

    毕竟一日包吃三餐,每月工钱三两,还有匪夷所思的报销医药费,这样的好事即使是做梦,百姓们都不敢这样想。

    万一留下来,和店家软磨硬泡一下,就泡出机会来呢?

    “让开让开!”

    “滚开!你们这群泥腿子!”

    “……”

    就在此时,钱贵带着他的那群伙计,闯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