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徒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16章 雷霆手段

第16章 雷霆手段

    经过仙师徐浪的点拨,崇祯也发觉到了,现行的朝廷税收体系,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崇祯甚至打算彻底的改革朝廷的税制。

    那些贡生面对这样的架势,顿时慌了。

    “学生一心为国,请陛下明鉴!”

    “学生这都是为了大明社稷江山啊!”

    “……”

    结合大明皇家农投公司的情况,崇祯知道,这些贡生肯定是被人当枪使了。

    “说出你们背后的指使人,朕可以对你们从轻发落!”

    “否则……休怪朕铁面无情!”

    “是……是周延儒!”

    面对崇祯的雷霆之怒,立即就有贡生顶不住压力,供出了幕后指使人。

    这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有了第一个,第二第三个人接连供认。

    “就是周延儒!”

    “陛下,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是周延儒指使我们干的!他说这是为了救大明!”

    “……”

    躲在远处偷看的周延儒,看到这样的情形,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胡同角落里。

    此时周延儒突然预感到,他的仕途,可能要完了。

    先前他以为自己可以通过这个事件,制造声势,一举提高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

    而且此时内阁的人数只有寥寥三人,运作好了一举进入内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崇祯的突然出现,破碎了周延儒的美梦。

    周延儒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制造出强大的声势,压得崇祯低头屈服的基础上。

    但是此时,屁的声势都没有制造出来,就被崇祯突然跳出来掐灭了。

    他周延儒可能要被安上一个“图谋不轨,欺君罔上”的罪名!

    以后他周延儒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崇祯阴沉着脸。

    王承恩看着这一幕,就知道,接下来有人要倒大霉了。

    因为一旦万岁爷露出这样的脸色,接着就是雷霆手段。

    事实也是如此。

    在仙师那里听说了周延儒的劣迹之后,崇祯就已经打算罢黜周延儒。

    想不到就在这个时候,这厮竟然还跳出来作妖。

    “李若琏,将这群贡生全部收归诏狱审讯画押!待朕处置了周延儒,再处置尔等!”

    闻言,这群贡生顿时更加慌了。

    “陛下,太祖规定,秀才贡生不上刑罚!陛下不能抓我们!”

    “陛下不能违背祖制!”

    “……”

    但是这群贡生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纷纷反驳。

    在大明,读书人是享受一系列的优待的。

    免纳税,有补贴,免刑罚,等等。

    但是现在崇祯的做法,明显违背了明朝一路以来的政策。

    崇祯看着这群贡生,眼眸之中,尽是冷意:

    “你们已经不是贡生了!”

    “从此刻开始,凡参与闹事的贡生秀才,革除一切功名,永不录用!而且往后三代子孙,不得参加科考!”

    “李若琏,给朕动手!”

    “……”

    “陛下,我们冤枉啊!”

    “陛下你不能这么做啊!”

    “啊啊啊……”

    “……”

    一时间,现场哀嚎遍野。

    这群贡生以为,他们可以用祖制来对付皇帝,没想到,皇帝直接革除了他们的功名,而且还永不录用!

    尤其是后面一点,等于是封死了他们的上升之路!

    以后仕途再也无望了!

    如果他们早知道,来这里抗议,会换来这样一个悲惨的结果。

    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连子孙三代的前途也一起葬送!

    给他们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万万不敢做出如此莽撞之举。

    “摆驾回宫!”

    崇祯可不管他们那么多。

    这个时候,谁阻挡他革新的,谁就是他崇祯的敌人。

    他可不想山河破碎,十几年后自缢煤山。

    以前他崇祯看不透,以为天下士绅,是帮助他治理天下的。

    但是听了仙师一席话之后,崇祯才恍然大悟。

    原来天下士绅,才是大明内部最大的敌人!

    既然如此,他还对这些士绅客气什么?

    回到皇宫。

    下午未时。

    东厂提督兼掌印太监曹化淳求见。

    “启禀皇爷,奴婢麾下东厂番役在茶馆酒肆里,发现许多秀才贡生,在诽谤皇爷。不知该如何处置?”

    毕竟祖制摆在那里,曹化淳不敢肆意妄为。

    崇祯毫不犹豫作出指示:

    “全部革除功名,抓进诏狱审问!”

    不用想都知道,这肯定又是天下士绅,在向他施加压力。

    为了大明的江山,这样的时刻,崇祯知道自己必须要拿出铁血的手段。

    否则,必定前功尽弃。

    “遵旨!”

    对于崇祯如此强硬的态度,曹化淳有点诧异。

    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

    很清楚崇祯碰上事情,以往总是拿不定主意。

    但是这一次,竟然做到了当机立断。

    曹化淳发觉,皇爷真的越来越有明君之姿了。

    这让曹化淳随即想到了西峪村的那位仙师。

    他是派有东厂厂卫,随时暗中保护崇祯的,所以很清楚,崇祯近来老往西峪村跑。

    莫不是,皇爷获得了仙师的点化?

    否则,曹化淳难以理解,皇爷短短时间,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带着欣慰和期待,曹化淳立即派出了番役,去抓审那些诽谤崇祯的秀才贡生。

    仅仅一个时辰之后。

    曹化淳就拿到了审讯结果。

    “启禀皇爷,据那些秀才贡生交代,他们都是受了礼部侍郎周延儒的指使!”

    “嗯,好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崇祯斥退曹化淳。

    沉默半晌。

    当崇祯再次抬起头,脸上浮现一抹狠厉。

    “朕明天早朝必须要拿出雷霆手段方可!”

    本来呢,崇祯打算给周延儒一个革职流放三千里,也就算了。

    但是周延儒这厮,似乎铁了心要在茅厕里点灯,找死啊?

    ……

    当天晚上。

    江南会馆里。

    钱龙锡,钱谦益,周延儒,孙居相,刘廷元……

    几乎所有的东林党头面人物,此刻齐聚一堂。

    钱龙锡率先发言:

    “各位大人,我们必须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昏君。”

    虽然他们都是东林党,但是内部彼此之间也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关系并不和谐。

    然而此时,形势对于钱龙锡来说,可以说是万分紧急。

    他派出的大管家钱贵,被崇祯抓了一个现行,并供出了他!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他还不能摒除成见,联合其他东林党一起对付崇祯,他钱龙锡的仕途可能就要完了。

    其他时候可以不联合,但是事关自己的乌纱帽,甚至是身家性命,此时必须要联合啊。

    周延儒立即表示了赞成:

    “没错!皇帝倒行逆袭,如何我们不联合起来加以阻止,以后朝廷大政,都没我们士绅什么事情了!”

    周延儒亲眼目睹了,崇祯现场处置闹事贡生,并揪出了他这个幕后主使。

    可以预见的是,明天早朝,崇祯必定会对他做出惩罚。

    如果今天晚上,他不能找到对策,他周延儒很可能就此玩完了。

    此时,唯有所有东林党人联合起来,才有可能扭转崇祯皇帝的意志。

    作为此时东林党中的头面人物,钱龙锡特别强调:

    “明天早朝,我们要一起站出来,抗议皇帝的恶政。此时,我们要少一些个人的小九九,多一些国家大义。”

    钱龙锡很清楚,东林党人之间,矛盾重重。

    如果大家不能拧成一股绳,别想做成什么事儿,他钱龙锡由于获罪,下场可能会很惨。

    “皇帝昨天开商铺绕开朝廷税收,今天严厉处置贡生,明天会做出什么事来?你们想想吧,如果我们不阻止,以后礼崩乐坏,国将不国啊!”

    孙居相附和:

    “皇帝近来动作频频,而且都是针对我们东林党人,显然是想削弱我们东林党人的势力,如果我们不积极自救,往后的朝堂,我们恐怕再无立足之地也!”

    崇祯已经任命毕自严做户部尚书,此时的孙居相,只是以户部左侍郎的职位暂领户部。

    孙居相希望能够通过东林党人的联合施压,改变崇祯的态度。

    不说官复原职,调任别部尚书也好啊。

    钱谦益意味深长道:

    “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借机剔除一些投机分子。周道登,李标,也号称是东林党,但是他们的行径,和我们真正的东林党人并不一致。”

    刘廷元非常赞同:

    “如今的内阁,真正属于我们东林党的席位,几乎没有了!大家必须要警醒啊!我们不但要反对皇帝的暴政,也要趁机夺回内阁的控制权!”

    “……”

    尽管在座的东林党人,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此时,他们难得的达成了一致:

    反抗皇帝,扩大东林党在朝堂中的权势。

    周延儒见状,感觉自己有救了,顿时心气又回来了:

    “李标此人食古不化,处处与我们作对,我认为,我们可以联合其他朝臣,向皇帝狠狠参他一本!”

    这要是把李标搞下来了,说不定他还有机会进内阁呢。

    钱谦益垂涎内阁辅臣的位置久矣,见机煽风点火:

    “周道登浑浑噩噩,诺诺无为,放任此人担任首辅,简直是误国误民!况且此人和我等东林党人并无太多联系,参倒此人,换我们的人上去,势在必行!”

    此时此刻,官居枢要而且适合入阁的东林党人并不多,钱谦益觉得,如果真能搞掉李标和周道登,他是很有机会入阁的。

    ……

    第二天早朝前。

    一众东林党人,再次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个小照会。

    再次坚定了一起对抗昏君的决心。

    只不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

    这一次他们面对的崇祯,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诸位爱卿,今天朕要宣布几个重大的人事任免!”

    早朝开始,君臣礼毕,崇祯迫不及待的立即抛出了已经憋了一天的议题。

    崇祯迫不及待的,想要剔除吸附在大明朝廷上的毒瘤!

    “大伴,宣旨吧!”

    王承恩应声站了出来,高声朗读:

    “内阁次辅钱龙锡指使家中奴仆,寻衅滋事,打砸朕开设之店铺,冒犯天威!当事人对罪行供认不讳,罪证确凿!”

    “今判处,革除钱龙锡一切官职,永不录用,流放三千里!”

    百官队列中的钱龙锡,闻言几乎瘫倒在地。

    在钱龙锡的预计中,就算罪名坐实,他也就是被罢官归乡而已。

    待风头一过,他还是可以继续出来参赞机务的。沉沉浮浮,这个时期的大明官员,不都是这样的吗?

    而且,按照崇祯皇帝以往的行事风格,事情应该还有回旋的余地。

    但是此时,崇祯皇帝处置之狠厉,已经大大超乎了钱龙锡的预料。

    这样的情况下,他的仕途,还有挽救的可能吗?

    内阁首辅周道登欲言又止。

    曾经的一次力挺东林党,让周道登受益终生,以至于,外界把东林党的标签,贴到了周道登的身上。

    但是周道登自己很清楚,自己并不是东林党。

    如今,东林党掌控朝局,他这个首辅其实做的很侥幸,做的颤颤巍巍。

    这个时候,要不要再向东林党卖一个好?

    但是周道登看崇祯皇帝态度如此狠厉,如果此时他站出来反对皇帝,岂不是会惹怒皇帝?

    犹豫再三,周道登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选择了沉默。

    钱谦益立即出列:

    “陛下请三思!”

    “钱次辅忠心国事,殚精竭虑,所做之事或许有些不对,但是那都是为了劝阻陛下肆意妄为啊!”

    “恳请陛下,念在钱次辅一片赤诚,从轻发落!”

    说好了要一起反抗昏君的,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崇祯,不仅可以彰显自己的气节,而且可以提高他钱谦益在朝中的威望,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崇祯不为所动:

    “大伴,继续宣旨。”

    钱谦益?你已经上了朕的黑名单,回过头朕再收拾你!

    王承恩应命,继续宣读: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目无君父,煽动唆使贡生冲击打砸大明皇家商贸公司,并唆使秀才贡生四处造谣诽谤陛下!其心可诛,其罪该杀!”

    “朕念其才学高绝也曾为国出力,故从轻发落,判:革除官职,廷杖一百!”

    周延儒整个人瞬间瘫倒了下去!

    在听到从轻发落的时候,周延儒还以为,自己可能只是被罢官。

    还窃喜了一瞬,但是,万万没想到,崇祯皇帝所说的从轻发落,竟然是廷杖一百!

    像他这样的四体不勤的身子骨,如何能够经受的起廷杖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