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狼烟榜 » 第45章 佛法无边生四相

第45章 佛法无边生四相

    与东碣书院其他儒生不同,侍从小司修的是儒家偏三门,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出自一位儒道兼修的前朝鸿儒。

    由于此偏三门要义未精,又无长篇理论与典籍详解,进入书院的世家子弟自然不屑一顾,故而书院偏三门弟子较少,修此偏门之人更少,全院唯有小司一人。

    小司年少时天资平平,好在不木讷,贵有苦学进取之心,在东林学堂诸位先生联名举荐下进的书院。

    有一次,他帮书院鸿儒整理经史典籍,抄录前朝大悲山篆书碑文,偶得古碑文中一套传世剑法《二十六字诀》,自此开窍,儒学剑道并修。

    后来儒家圣人知晓此事,准小司登清风明月楼常侍左右,郑太白传授儒家先贤典籍若干。

    为资鼓励,圣人又亲传小司儒家上乘秘法,助其开启乾坤剑匣,于剑道修为更进一步。

    自此,这位以侍从身份进入书院的少年成为东碣书院的年轻一代翘楚,尤其剑道成就,可谓同龄儒生之最。

    “儒家少年这三剑,颇有几分剑仙之姿,我之前为何没听说过此人?”

    困在儒家须弥书画之中无法逃离,一群无望夺得精金古币的江湖看客,无不摆出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表情,脸上挂着吃惊与震撼。

    “释教秃驴的法身碎了吗?”

    比起少年是否具有剑仙之姿,眼下大多数人更关心结果,毕竟少年在出第三剑时可以扬言了,不破老和尚铜皮铁骨就自个儿抹脖子。

    今日杏花巷竟看人手拿兵器抹脖子,眼下少年这一出,他们还满含期待。

    老和尚法身巨手崩碎,铜皮光芒骤然消散,但庞大身影似乎并未崩裂,看得许多人不受控制地揉了揉双眼。

    “这……”

    透过散碎光芒看去,一个模糊身影岿然而立,双手依然合十,老和尚痛苦表情随破碎光芒一同散尽,法身由闪闪铜光变得暗沉如铁。

    “这……这第三剑破的是铜皮!”

    铜皮之下,铁骨铮铮。

    法身失去光芒,巍峨之姿尤在,依旧透着犹如神明一般的庄严肃穆,好似一座山峰矗立在眼前。

    “都说释教和尚狡兔三窟,专修防守功法,对外号宣佛法无边,这老和尚修得罗汉四相,铜皮已毁,但铁骨还在。”

    有人这时问道:“何为四相?”

    对释教知之甚详的纤瘦老道挺胸而立:“贫道所在宗门灵台方寸山,与明知山相隔不远,这个贫道清楚。”

    众人凑上前,眼巴巴地等待故弄玄虚,缓捋白须的纤瘦老道解答。

    “愿闻道长其详。”

    老道眯了眯眼,嫌众人靠得太近,手中拂尘将围上来的几个陌生江湖同辈扫开。

    “佛门四相分别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儒道兼和,内争却不互伤,对释教这等西天异类一直秉承对立态度。

    道祖曾言:佛本是道。

    而西天释教佛陀却说:佛为三千道。

    千百年来始终争论不休。

    故而释、道两教对立千年,每一甲子滇池论道互不相让,联合儒教一致对外,不允释教弟子布众在大周建寺传教。

    所以道统与释教相互排斥,除非各家道首、菩萨这等级别强者,否则对彼此都知之甚少。

    最主要还是释、道两家都极为不屑对方,这是根源所在。

    望了望铜皮变铁骨的偌大法身,又有人问:“这……铜皮铁骨与佛门四相有何关系?”

    “铜皮之下为铁骨,铁骨之下为法相,法相为墩石,真身如泥,为肉体凡胎。”

    粗鄙武夫与江湖氓流听得似懂非懂,老道人也懒得继续解释,手中拂尘如驱赶惹人嫌的蚊蝇一般来回扫动。

    “切……这牛鼻子老道,还卖起了关子……”

    众人嗤之以鼻,奈何老道不愿再和这群人多费口舌,继续看起了自己的热闹。

    ……

    众人看向匣中已出三剑的麻衣少年,他此刻脸颊紧绷,宛如一尊石像呆立当场。

    陆长卿看到老挺立如撞钟,法身依在,只不过铜皮光芒褪去,由铜皮变成铁骨,不由尴尬扶额。

    “小司啊……小司……终究还是大意了不是。”

    记得侍从小司方才口出狂言,说不破老和尚铜皮铁骨就自个儿拿剑抹脖子,这下可好,现场打脸总令桀骜少年猝不及防!

    小司气急,咬牙切齿。

    “你这……老和尚,耍赖!”

    老和尚神色平静,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这铜皮铁骨共为四相,施主适才破了铜皮。”

    小司怒意如火,面色铁青,眉心一点赤炎如灯,隐隐闪烁。

    被戏耍的愤怒爆喝,声震如雷,小司手指轻点:“剑四:寒山!”

    寒山剑出,众人视野里出现一团白雾,周围空气因为触碰到这剑,陡然生起一股莫名寒意。

    白色雾气自半空划过,所经之处,空气快速凝结成冰晶。

    冰晶随剑游弋,剑气如雪山峰棱,散发白茫茫水雾,水雾所经之处,瞬间成冰锥,剑气纵横,冰晶如长矛飞刺,幻化万千剑影。

    “若记得没错,这一剑应该叫:桃李春风一杯酒。”

    狗爷微微有些吃惊,因为儒家于剑道一直未出大才,但从少年这第四剑,隐约能够看到未来剑仙的影子,假以时日,儒家或许会再出一位圣人级别强者,狗爷在心中琢磨着,应该不出十年。

    “阿嚏!”

    猛地打了一个喷嚏,阿飘揉了揉鼻子,感受一丝莫名寒意。

    儒家少年的剑道修为令初出江湖的阿飘大开眼界,虽还未到令他望而兴叹的地步,却也生起不小的震撼。

    “儒家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剑道高手,老祖宗没跟我提过乾坤剑匣的事儿?”

    来自同龄人的强大往往最易令人生起浓烈的危机感,阿飘望向毛驴:“喂……驴兄,你听老祖宗提过吗?”

    有事喊“驴爷”,心情尚可称“驴兄”,满腔怒气无处撒,总以一句“傻驴”亦或“倔驴”开涮,阿飘的这点习性,有着几分自傲倔脾气的毛驴早在金石头城逃命那会就已清楚。

    所以,这位有时连天师府的老祖宗都得哄着的毛驴不忿扭头,还是回敬阿飘一段绵长且美妙的动听旋律。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