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26章:新将作监的重任

第26章:新将作监的重任

    新的将作监,是根据高士廉、马周、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再联合了将作监的老匠一起商讨规划之后重建的。

    以前的地址在皇城之内,如今选择在永兴坊的东面,也就是龙首原的龙头之东南处。

    陈平安在这其中也担任了顾问的角色,提出了一些意见。

    首先,就是这个高炉烧起来,到时候会有很多烟尘,平常的大风会把烟尘直接吹进了京师,这烟尘之中含有金属和有害气体,很容易让人中毒,长时间闻着气味,也会短寿。

    一开始,李世民一听这个原因,立即就不想把将作监安置在京师,最好远远的。

    但是考虑到安全性问题,还有保密工作,这将作监就不能距离长安太远。

    所以就在皇城东南的方向,选了一处。

    不仅如此,这将作监旁边,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土坑,用来处理锻造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水到渭河、灞河之中,这是百姓们的用水,喝了将作监排出来的废水,也会短寿。

    陈平安这是在一开始就为李世民等人,还有将作监的那些人,树立一点儿安全常识,还有环境保护的常识。

    不然,将作监后面的炼铁产量肯定比较大,到时候,排出去的废水,直接进入渭河、灞河。

    陈平安自己还生活在长安城呢,说不得,哪一次去外面吃个饭,自己也会中招。

    必须要在一开始就把这个危险给控制到最低,也是为了不让自己喝到含有毒性的水。

    高士廉拉着陈平安看了新的将作监,占地面积比以前大了不少,所以也就没有一开始那般拥挤,走进将作监就会有一股味道扑鼻而来,现在这个将作监就还算是干净。

    “那边就是炼焦区域、那边是高炉炼铁区域,那边是灌钢区域。也都是按照你的提议,按照工序建立起来,形成一个……你所说的工序闭环。”

    “你来看看,可满意乎?”高士廉对陈平安询问道,也十分期待陈平安的评价。

    陈平安自然是满意的,大唐的基建速度也不差,应该说,李世民到底是马上皇帝,拥有着真正的皇权权柄,一声令下,还真的没有人敢直接反抗。

    而拥有着文臣武将们的忠心支持,再加上,高士廉、杜如晦、萧瑀、独孤门阀等势力的支持,也属于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皇帝。

    仅仅是一个月的事件不到,一个新的、庞大的将作监就建好了。

    “大唐有高侍中这等能臣,实在是社稷之幸事,短短时日就能够建造出来如此赶紧而又科学的将作监。”

    陈平安抱拳道:“平安佩服。”

    高士廉听了陈平安的话,笑着道:“你就别折煞老夫了,这些都是李少监、田左尚他们日夜监工,工匠们也是日夜不休,建造出来的将作监。”

    “如今,这将作监可是关乎于大唐兴盛和安宁,陛下有言,将作监强而大唐强,唐军若想无敌,必在将作监。”

    “马蹄铁、高炉炼铁法炼制出来的钢铁,乃是国之利器,大军上下将士们人人都可手持坚硬的陌刀,人人都可披上防御很强的盔甲,必定能够打败蛮夷,护卫大唐边关。”

    “这边关安宁了,大唐才得以安宁。”

    “高某也是深以为然,以前不觉得将作监的作用能有多大,可当陛下有言,和我们说道人是从石器时代发展到了青铜器时代,再从青铜器时代发展到现在铁器时代,是一直在发展的,甚至是以后还会有更厉害,更强大,更让人想象不到的时代呢。”

    高士廉说道这里,认认真真地看着陈平安,轻声道:“能够把历史长河,用另外一种字词来归纳和注释,想来,也只有你能做到了吧。”

    “高某是越来越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位高人,能够教导出来你这样的一位弟子。”

    “谦恭有礼、博学多识、能工巧匠,有你陈平安一人,这大唐年轻一辈的俊才,怕是都要低头礼让七分。”

    陈平安没有想到自己没做什么,就得到了高士廉的夸奖,也是第一次被古人夸奖,对方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一种看稀释珍宝的感觉。

    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心下自然也有一点儿自豪感,不过,陈平安也知道,自己算得上是拾人牙慧,这些知识点,那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非是自己一人的成果。

    “高侍中谬赞了,平安可当不起,只是有幸得到高人指点,学得一点儿本事罢了。”

    “这山外有山,人外又人,术业有专攻,大唐年轻一辈的才俊千千万,平安也只能是勉强算得上其中一位。”

    高士廉对陈平安这种谦恭,对于他在自己那般夸赞之下,还能保持着淡然之色,当下又是高看了不少。

    “你与我面前,就不必如此谦恭,高某虽然年长,不过,却更为佩服你这样的才俊。”

    “如今这将作监已经建立起来,你尽管施为,有什么需要,可以立即告诉老夫,我会第一时间安排。”

    陈平安抱拳道:“喏。”

    然后,拿出了一份图纸,对高士廉道:“高侍中,平安这里还真的有一份同样算得上是国之利器之物,需要加快打造出来,有大用。”

    高士廉一听,怔了一下,立即上前,小心接过图纸,看了一下。

    “这是……?”

    嗯。

    他虽然读书多,可是看着图纸上面的画,有点儿像是一个木犁,却又不敢确定。

    陈平安解释道:“曲辕犁,因这犁身弯曲,所以称之为曲辕犁。”

    “此犁,可以加快耕地速度,一天的时间,应该能够多翻土好几亩吧。”

    高士廉手抖了一下。

    “多,多少?”

    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惊呼道。

    陈平安解释道:“嗯,平安耕地很少,也一直用的是这曲辕犁,所以也不敢直接有定论,不过,肯定是比现在普通农户用的木犁要快很多。”

    高士廉慌慌张张地招手,叫道:“来人!”

    “快去叫木匠,一定要手艺非常好的木匠!”

    很快,十几个木匠到了。

    高士廉指着挂在房间里面的曲辕犁图纸,问道:“诸位可以看一看,能不能很快打造出来?”

    木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有一个代表站出来,躬身道:“高侍中,我等,尽力。”

    陈平安在一旁说道:“其实也不难,你们来看一看,可以各自负责一部分,然后再组装起来。”

    “这里有犁身、手把、犁铧……。”

    陈平安也是才想起来,这个时候还没有曲辕犁,这个其实也是木犁,但是在木犁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并且一直沿用,等到机械犁的出现之后,才被淘汰。

    所以曲辕犁肯定是算得上非常先进的耕地工具,也是能够在今年春耕之际,拿出来用,提高粮食产量的利器吧。

    正好,新的将作监建造完成,第一个从这新的将作监生产出来的国之利器,用来增产,惠利万民,绝对是一个最好的安排。

    高士廉是无比重视这曲辕犁的打造,因为他也是第一次上任这新的将作监监正,自然也想要做出一番功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同时,曲辕犁能够加快翻土的速度,也确实是利国利民,可以让百姓们耕种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

    他岂敢有半分懈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