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29章:加封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

第29章:加封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

    李世民自然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曲辕犁这么好用。

    如今大唐的很多良田其实掌握在那些世家之手,真正属于平民百姓们的良田并不多。

    若是曲辕犁得到了推广,到时候,世家就会拥有更多的粮食,甚至是比大唐各地粮仓加起来的都要多。

    那么,大唐的粮价很有可能也就是世家说了算,他的手中有良田,也有不少粮商,若是定一个高价出来,百姓们没有那么多的钱财买粮,岂不是要活活饿死?

    还有,曲辕犁乃是耕种之利器,可让一个农户比以前多耕种不少良田,也就能够多出很多收成,若是真的被番邦偷学了去,像是高丽、东瀛、天竺、身毒等番邦也有了很多粮食,能养活更多的人,也就能够养出一支大军来,对大唐始终是一个威胁。

    李世民知晓陈平安来自于一千年之后,拥有着很高的智慧,懂得的道理也很多,但是陈平安自己也说了,他的出现可能就已经开始改变了历史,所以明天会发生什么,他也无法预测,也就是说,陈平安也没办法预料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之后的事。

    他只是知道原本的那个历史,那个他所知道的千年之前的大唐史册。

    那么,在这种事情上,李世民就不得不慎重考虑。

    不是陈平安站出来说利大于弊,就直接一锤定音,按照陈平安所说的去做。

    还是要有一个章程,有自己的见解。

    长孙无忌等人也在沉思,陈平安的建议是直接放开,甚至是不需要设防,这个推广的力度比他们想想的还要强。

    不过再一想,其实也能想的通。

    如今已经是三月十二。

    春耕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属于是快要春末了。

    要是不大力推广,等到春耕的时间过去,再多的曲辕犁,也没了作用,翻出良田来又能如何?

    趁着还有一点儿时间,还有机会。

    大力推广曲辕犁,让天下百姓都能用上,也就能快一些翻出大量的耕田来,种上粮食,还能保个收成。

    房玄龄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当如此,曲辕犁乃是耕种之利器,理应用在春耕上,如今时间过去一月有余,各地的春耕都进行的差不多了。”

    “不过,还是有时间的,特别是山难道、岭南道那边,如今还是春耕的好时机,完全可以在这几个道大力推广曲辕犁,并且由官府一起集结木匠打造曲辕犁,让这些地方的农户可以用上。”

    “今年春耕多一亩良田,秋天收成的时候,就能够多收一亩的粮食,也能多交一点儿,朝廷也好多一份军粮。”

    一听到军粮,李世民就来了精神,眼前一亮。

    杜如晦也站出来了。

    曲辕犁最主要的部件,也就是那个钢铁犁头。

    铁在大唐确实是严加控制,平常连菜刀都控制的比较严格,不能超出规格。

    就是防止有人收集菜刀,然后融了炼铁,打造兵器。

    不过,如今的大唐,已经是李世民这位帝王坐在那帝位上,像是李靖、李勣、程咬金、尉迟恭等等名将,也都是忠心耿耿。

    他们能够打败王世充、窦建德等诸侯,也就能够守住如今的大唐天下。

    就算是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收了犁头,拿去融了锻造兵器。

    那也不必过于担心。

    他又能够锻造出来多少兵器,多少盔甲呢?

    所以,就像是陈平安所言,推广曲辕犁,还是利大于弊。

    也就在这时候。

    陈平安再一次站出来,躬身道:“陛下,臣还有一方法,可以对曲辕犁稍加看管,防止被人恶意收走。”

    李世民连忙道:“讲来。”

    陈平安道:“高炉炼铁法之后将作监会,也就是说,曲辕犁上的犁头,只有将作监能锻造出来。到时候,将作监可以在上面留下一个记号,从一号开始一直往后排,然后按照记号分发出去。秋收之后,可以让人去各地查看曲辕犁的使用情况,上报记号。”

    “也就是说,曲辕犁和耕牛是同等重要,曲辕犁若有损坏,可以维修,若有不见,当地官员必须担责。”

    李世民担心的不仅仅是曲辕犁的技术被偷学了,还有一个,就是曲辕犁上面的好铁被人收走了。

    这也是刚刚商讨的时候,李世民才说出来的顾虑。

    陈平安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长孙无忌都有一些意外地看着陈平安,此人竟然有着如此急智,如此之快地想出了解决办法。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也是一样,是真的有一些佩服陈平安的才智,所为智近乎于妖,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

    李世民甚是满意,掷地有声地说道:“好,就按照此法来做!”

    推广曲辕犁。

    将作监锻造出来的犁头,会有一个编号,每个州领取一个,记录在册一个,作为后期追查的卷宗。

    当天中午,曲辕犁就摆在了丹凤门的左边高台上,有着刀卫守护,也有人专门讲解这个曲辕犁的构造,还有作用等。

    不仅如此,将作监原本打造出来的另外几架曲辕犁,也被骁卫护送,工部的人跟着,前往其他几个道,推广曲辕犁。

    陈平安这一次又算是大功一件。

    李世民也没有吝啬,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宝,以及升了爵位。

    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

    食邑在西周开始就代表着封地,也就是周朝的分封制特色,官员都有自己的封地,相当于是他私人的领地一样,可以自行管理,并且收取赋税。

    等到了唐朝,就是俸禄了。

    这食邑七百户的俸禄可以让陈平安一个人吃到很久很久,养活他那县伯府,是绰绰有余。

    如此升官的速度,着实是让人眼红不已。

    而李世民自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一个人坐在大殿上,把玩儿着地球仪,最后,似乎做出了一个决定。

    “郭安!”

    守在外面的郭安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

    李世民已经把地球仪锁起来了,挥笔写了一封圣喻,交给了郭安。

    “朕交给你一个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