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霸业:汉末新纪元 » 第二十四章:酸枣会盟

第二十四章:酸枣会盟

    公元190年,汉初平元年十二月,袁绍号召天下英雄讨董,于酸枣发布檄文:

    天下诸侯、士民百姓;

    自汉室中衰,宦官乱政,国运多舛。

    董卓乘机作乱,篡改朝命,擅自废立幼主,专权横行,祸及四海。

    其行径逆天,悖理乱德,使朝廷失序,百姓遭殃,实为天下之大害。

    卓之暴政,日甚一日,自封相国,手握重权,肆意妄为。

    佩剑入宫,夜宿禁中,淫乱后宫,辱及先皇,此等罪行,天理难容。

    我等身为汉臣,食国家之禄,当思国家之事,岂能坐视不理?

    今特发此檄文,号召四方英雄,共讨国贼。

    凡忠于汉室,心怀天下者,皆应挺身而出,汇聚京城,共商大计。

    袁绍愿与诸公并肩作战,扫清奸凶,重光汉室,恢复江山社稷。

    若有志士仁人,愿共赴国难,袁绍在此恭候,待以国士之礼。

    而那些犹疑不决,坐视国破家亡者,当知天下之大义,不容回避。

    檄文传至,望各位深明大义,速速响应,共赴国难。

    袁绍愿与诸君携手,同心协力,誓将董卓一党,铲除干净,以正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袁绍拜上。

    一时之间,天下英雄齐响应,诸侯豪强纷纷起兵,共图讨伐国贼。

    冀州韩馥率军两万。

    豫州孔伷带兵一万。

    兖州刘岱亦领一万。

    徐州陶谦麾下亦有一万。

    南阳袁术领精兵两万。

    河内王匡、济北鲍信各领八千。

    东郡乔瑁与山阳袁遗亦各领一万。

    北海孔融率兵五千,广陵张超亦领八千。

    西凉马腾带军一万。

    北平公孙瓒领强兵两万。

    上党张杨率军八千。

    长沙孙坚亦有一万。

    渤海袁绍领两万。

    骁骑校尉(自封的)曹操与陈留张邈共率五千。

    加上刘俊之四万余众,共计二十余万大军、十九路诸侯,会盟于酸枣,歃血为盟,共商讨贼大计。

    酸枣之地,旌旗蔽空,十九路诸侯,携二十余万大军,齐聚于此,声势浩大,士气如虹。

    袁绍立于高台之上,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他环顾四方,目光如炬,高声道:“今日,吾等十九路诸侯,汇聚于此,共商讨贼大计。

    “董卓祸乱朝纲,残害忠良,篡改祖制,天下苍生,无不深受其害。”

    “吾等身为汉臣,食国家之禄,忠于汉室,岂能坐视不顾?”

    他的声音愈发激昂:“遂等共举义旗,誓要扫清奸凶,恢复汉室旧观。”

    袁绍高举匕首,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今日吾与诸位歃血为盟,昭告天下,吾等之决心如铁,如山!愿汉室列祖列宗,保佑吾等,助吾等一臂之力,共克时艰!”

    “愿天地为证,祖宗为鉴,吾等诸侯一心,共讨国贼。不灭董卓,誓不罢休,不复汉室,誓不归乡!”

    众诸侯闻言,齐声呼应。

    袁绍取出香炉,焚香缭绕,祭祀天地,以示决心。

    随即,命人杀鸡取血,自己则拔出匕首,划破手掌,让鲜红的血液滴入酒中。

    诸侯亦纷纷效仿,以血酒为盟。

    袁绍举杯,高声道:“吾等诸侯一心,共讨国贼。愿我大汉江山社稷,重光再兴!与诸共饮,请!”

    言罢,一饮而尽,诸侯亦随之饮尽血酒。

    袁绍与众诸侯誓毕,便同入大帐,共议征伐之策。

    袁绍坐于上首,袁术、韩馥分列左右,曹操、刘俊等亦按班就座。

    袁绍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道:“今日诸公不辞辛苦,聚首于此,实为袁某之荣幸。有何良策,诸公但说无妨。”

    袁术暗中向鲍信传递眼色,鲍信会意,起身出列,声如洪钟:“今日吾等英雄豪杰,汇聚于此,共计二十万大军,力量之大,自不必说。”

    说完顿了顿,又道:“然人多心不齐,若各自为战,难以成事。当务之急,宜速定盟主,统一号令,以定三军之序。”

    袁绍坐于首座,听闻此话,微微皱眉。

    刘俊端坐其间,眉目低垂,似乎对周遭之事浑不在意。

    鲍信言之凿凿,拱手又道:“某虽不才,愿举荐南阳太守袁术为盟主。袁公路出自名门,四世三公,乃家族嫡子,德高望重,足以当此大任。”

    言毕,回身落座,目光炯炯,望向袁术,后者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帐中诸侯闻言,或交头接耳,或沉吟不语,气氛一时紧张。

    刘俊依旧闭目养神,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波澜起伏,暗自盘算。

    袁术见众人不语,遂起身,拱手向众诸侯道:“诸公过誉,术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然若诸公不弃,术愿担此盟主之职。”

    “一旦吾领此位,定当竭尽全力,保我大军粮草充足,战功赫赫,一心一意,共图光复我大汉江山!”

    言罢,袁术目光炯炯,扫视四方,意气风发,似已胜券在握。

    “吾反对!”突然之间,一声大喝如雷霆震响,打破了帐中的平静。

    众诸侯纷纷侧首,只见上党太守张杨,挺身而出,声音洪亮:“公路虽贵为四世三公之后,但吾等皆知,袁家中以本初最为英明。故我张杨提议,举袁绍为盟主,引领我等共讨国贼!”

    袁术面上的笑容微微凝固,而袁绍则是面色不变,沉稳如山。诸侯之间,私下议论声渐起,各有所思,场面一时僵持。

    马腾闻张杨之言,嘴角轻扬,不屑之色溢于言表,冷笑道:“呵,袁家虽有四世三公之荣,然诸君皆推崇之,门生遍及诸侯,占据三席。既然汝等相争不下,皆不愿担此重任,不如让某来领此职!”声如洪钟,充满自信。

    公孙瓒亦起身,朗声大笑:“哈哈哈哈,诸位,推举盟主岂能仅凭家世?若论背景,谁人能及刘子昂刘俊?”

    “子昂乃汉室宗亲,功勋卓著,此前又与董卓交手,甚为了解董卓之军。”

    “今日在此,兵力又最为强盛,以吾之见,刘俊为盟主,甚合时宜。”

    此言一出,众诸侯的目光纷纷投向刘俊……

    刘俊目光流转,瞥见公孙瓒身后立着一位白袍小将。

    其势气宇轩昂,英姿飒爽,心知此人定是赵子龙无疑。

    他此行早已知道联盟不成,本为赵云而来,并无意于争夺盟主之位。

    心中了然,刘俊缓缓起身,言辞恳切,对众诸侯道:“诸位大人,刘俊此来,实为寻求志同道合之士,共商国事。”

    “吾知讨董联盟虽声势浩大,然前路多艰,非一人之力所能扭转。吾本无意于盟主之位,亦不愿成为众矢之的。”

    言罢,刘俊目光坚定,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诸侯,继续道:“今日之会,当以团结为上,非争一时之长短。若有能者,愿担此重任,刘俊愿追随左右,共同抗敌。”

    公孙瓒闻言,便不再多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站在背后的赵云则暗暗颔首。

    曹操见众人争论不休,便起身圆场。

    温声道:“诸公,子昂之言甚是。今日之聚,本为讨董而来,盟主之位,不论谁坐,关键在于能否与吾等志同道合,共图大业。”

    “既然此次会盟由本初首倡,不妨便由本初担任盟主,以定人心。诸公以为如何?”

    众诸侯见刘俊与曹操言辞恳切,皆知再争无益,免得显得贪恋权位。

    袁术虽心有不甘,但见大势已去,冷哼一声,亦不便多言。

    最终,其余诸侯纷纷颔首,表示赞同。

    袁绍见众人纷纷推荐,心中喜悦难掩,然面上仍保持沉稳,遂出言客套道:“诸公过誉,吾袁本初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

    “然既然诸公如此看重,本初敢不从命。愿竭犬马之劳,与诸公共讨国贼,恢复汉室江山。”

    言毕,袁绍深深一揖,以示感激。

    至此盟主之位已定,众诸侯便开始着手商议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