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贤王 » 第51章 鲤鱼改名(上)

第51章 鲤鱼改名(上)

    不对啊,这就是鲤鱼啊!

    李郁仁还没反应过来,李泰和李承乾早就一溜烟跑掉了,吓得张文翀赶紧跟上护卫。

    被吓到的不只是护卫,杜如晦原本坐在丰收殿前,悠闲的晒太阳,看到两个皇子一人拎着一条鲤鱼进来,吓了一跳,赶紧制止。

    “二位殿下,你们钓上来的是鲤鱼,不能吃啊。”

    无所谓的摆摆手,李泰道:“什么鲤鱼,我觉得这就是草鱼的一种,杜师,鲤鱼吃不得,草鱼还吃不得?”

    杜如晦何等精明,见卫王言辞凿凿,不像寻常反驳,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想了想,他只好改口:“既是草鱼,那食之无妨!”

    朝杜如晦摆摆手,李泰命张勋找个盆过来,装好鱼,拎着就杀进了厨房。

    厨子见两个皇子拎着鲤鱼进来,也是吓得半死,连连哀求之下,被李泰一脚踹了出去。

    菜刀用起来不方便,只能把张文翀的匕首要来,洗干净了当菜刀用。

    看着李泰杀鱼刮鳞除内脏,李承乾在感到刺激之余,不由得担忧的问道:“青雀,咱们明知这是鲤鱼,还吃,是不是不太好?”

    李泰无所谓的摆摆手说:“不妨事,说起来这鲤鱼得到庇护,还是因为咱们家,因为咱们家姓李,跟鲤鱼的鲤同音,这才有了太上皇颁布的禁令。”

    一把扯掉内脏,丢到一边,李泰继续道:“这也幸好咱家姓李,要是姓稻、黍、稷、麦、菽,或者名字里有这个的,难道还把五谷变成四谷?

    你想想啊,阿耶登基以后,民部改名成了户部,既然有这样的法子,为啥不给鲤鱼改名成别的什么鱼?一味的禁止,百姓不是就缺少一种食材了嘛。”

    一边说着,李泰的动作也没停,去鳃去腥线一气呵成。

    没心情切薄片,就是大刀剁成块,投入锅中。

    调料自然是网购而来,水煮鱼,在唐朝绝对算得上顶级的美食了。

    仅仅是闻到味道,李承乾就觉得肚子都在造反,就连打定主意远远避开的杜如晦,也忍不住凑过来看看。

    够资格品尝卫王殿下厨艺的,在场满打满算的也就四个人,其中两个还是兼职试毒的。

    一锅水煮鱼端出,告诉了厨子怎么做以后,李泰就命张勋把鱼端到丰收殿里。

    张文翀和李郁仁紧紧跟随,等到三人落座,率先上前开始了试毒。

    喝了一口汤后,两个人犹豫了好长的时间,才各自夹了一块鱼肉。

    不等两个人毒发身亡,李泰就指挥张勋给自己盛一大碗,至于鱼腹,自然是要给客人享用。

    张勋很快将一大锅鱼肉分成三份,分别端到了三人面前。

    李泰自然是立刻动筷,李承乾犹豫了一下,也动了筷子,不过他先夹的是米饭,唯独杜如晦还是一副入定的模样,筷子都不碰一下。

    见此情形,李泰摆摆手就把张勋三人撵了出去。

    当殿内就剩下三人的时候,杜如晦才终于动了筷子,和李承乾一起,对着鱼肉下了手。

    只是一口,两个人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于是乎....

    风卷残云都不足以形容两个人的速度,杜如晦的饭愣是一口没动,反倒是菜盘子里的鱼被吃了个精光。

    就着咸菜吃起了饭,杜如晦看了看四周,这才开口:“卫王殿下,这鱼膳所用的调料,莫非和这个咸菜的一样?明明吃起来辛辣的很,但是味道实在是绝妙。”

    李泰点点头说:“有几味调料是一样的,这个鱼比起咸菜来要复杂的多。”

    见两个人都说了话,李承乾也选择了破戒,开口问道:“青雀,你是怎么学会做菜的?这个鱼的味道真的特别好,比起东宫厨子,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些家伙煮鱼膳,就知道撒点盐,了不起搁一把芫荽。”

    李泰嘿嘿一笑,对李承乾说:“现在还不行,等什么时候大哥你自主东宫的时候,就把厨子送过来,让弟弟教一教,肯定不让你失望。”

    “那自然是极好的,但是青雀你还没说你是在哪学的?”

    “师父给了我一本菜谱,里面记录了好多做菜的法子,这水煮鱼不过是寻常一种,还有好多菜,制作起来繁琐的很。我准备教给厨子,要是我自己做的话,实在是太费时间了。”

    看到两个皇子聊起天来,什么都往外说,杜如晦忍不住提醒道:“卫王殿下,如今陛下还没有决定立谁为太子,微臣见您怎么就确定了是中山王了?”

    李泰撇撇嘴,走到大锅前把鱼头捞了出来,边往回走边说:“本来就是确定的事情了,如今母后所出,就大哥和我两个,大哥是长子,必然会优先,至于本王,嘿嘿嘿....”

    李泰坐了下去,继续说:“让我当太子我都不当,一个太子之位,如何比得上我们兄弟的情谊?至于别的皇子,那就更不用想了。”

    杜如晦点点头,决定不再探讨这个问题。

    李承乾又吃了一块鱼腹,享受的呻吟了一声,对李泰说:“多亏你跟阿耶求情,我才能出宫享受这一天的自由。青雀你说,既然鲤鱼这么美味,为何阿耶不下令给它改个名字?”

    李泰无奈道:“六月的时候,父皇曾经下了一道政令,大哥你可记得?”

    李承乾茫然的摇了摇头,那个时候秦王府整天戒严,搬到东宫以后,依旧如此,气氛压抑的让人门都不敢出,如何记得别的事情?

    吃完饭小口品尝鱼汤的杜如晦,闻言道:“六月十三,陛下曾经说过,‘依照礼法,皇帝的两个名字不要为某一个字而避讳。多年以来,两个名字都避讳,废缺地方已经很多,任意避讳,有违经典。那些官号、人名、公私文籍图书,有世民两个字不连续的,并不须要避讳。’”

    说完,见中山王殿下还有点疑惑,杜如晦就解释说:“当时朝廷各处,眼看陛下登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不等陛下登基,就开始对各种名称,进行避讳,最明显的就是民部改名成了户部,朝中一些名为世民,或者名字里有这两个字的,都纷纷改名。”

    打了个饱嗝儿,杜如晦继续道:“那时陛下眼见李勣都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就下了这个命令。所以直到现在,还有斟酌再三,决定恢复原本名称的折子,搞得陛下不胜其烦。不过李勣是决定不再换回去了,这是他表示臣子恭顺的方式。”

    “那么多的人名、公私文籍图书的更改,到现在还没忙完,自然也就没人注意小小的鲤鱼了。毕竟,禁止食用鲤鱼,还是武德年间的禁令。况且,鲤鱼不似涉及名,这是涉及到皇族姓氏的问题,所以也就没人敢提起。”

    李承乾茫然的点点头,他才发现,跟弟弟比起来,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懂。

    犹豫再三,他才试探着问道:“青雀,你说咱们是不是劝劝阿耶,给鲤鱼改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