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贤王 » 第53章 课程表

第53章 课程表

    “让承乾出去,是有好处的,克明,你发现没有,青雀这孩子,居然在纠正他兄长的错误,甚至还专门帮他在朕的面前表现一番,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杜如晦想了想,才回答说:“臣一直觉得,卫王的天资,绝对在中山王殿下之上。不知陛下有没有察觉,卫王殿下,很懂得人情世故,遇到事情,比起中山王殿下想的,要深得多。”

    李世民点点头,无奈道:“只是可惜,青雀虽天资卓越,却是次子,朕若是立青雀为太子,且不说不合规矩,就是今后承乾恐怕也要郁郁一生了。

    不过,只要朕全力栽培,又有青雀这样的亲王辅佐,还是能保证大唐百年兴盛的。”

    说完,李世民懊恼的揉了揉后脑勺,随即从案头拿出一个药片,放到了嘴里,压在舌头底下。

    看到这一幕,杜如晦担忧道:“陛下的风疾可是越来越严重了?”

    李世民摇摇头,笑道:“只是偶发而已,自朕继位以来,整日忙于政务,身子到底有点承受不住。不过青雀恩师的灵药确实有效,朕只要含上这药,不出一炷香的时间,风疾就能缓解。只是如此管用的灵药,却不能常用,还说用的多了,会不管用,需要换药,真是令朕苦恼。”

    “是药三分毒,更何况如此灵验的灵药了。就是微臣,在病情缓解后,也被安排了药膳保持,除非犯病,否则是不许用药的。不过,对微臣而言,能治病已经很好了,还考虑这灵药究竟几分毒呢!”

    “克明,朕问你,服用丹药,真的有害?”

    杜如晦沉默半晌,才起身拱手道:“陛下,微臣不愿对您言虚,食用丹药,确实是不稳妥的。微臣在终南游历的时候,见过不少炼丹士,因为服用丹药一命呜呼的。想来,此物....”

    见杜如晦也这么说,李世民彻底绝了食用丹药的心思。

    想了想远在丰收殿的青雀,李世民到底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呼哨。

    方雳打开殿门,将军就飞进来,停在案头。

    写了几句话塞进竹筒,放飞将军后,李世民看向杜如晦,叹息道:“克明啊,青雀虽无缘太子之位,但天赋却不能耽误了。至少年前,还要劳烦你教导他,兵部的事宜,朕准备交给李靖暂管,你也趁机好好歇歇。封德彝最近身子不太好,若是他离任,也该你接任右仆射的位置了。”

    面对升官的诱惑,杜如晦却并不如何在意,笑道:“陛下的恩宠,微臣记在心里了。只是,微臣到底是潜邸出身,现在任职兵部尚书,已经有人非议了。既如此,不如让微臣在三品的行列再待几年,等有了功绩以后,再升不迟。”

    杜如晦很清楚,当今陛下年轻力强,自己不需要着急,总有升到二品的一天,从龙之功虽好,但是借助这个一飞冲天,可不是上策。

    见杜如晦表现的很淡然,李世民就笑道:“别人遇到这样的机会,恨不得改天就升官,到了爱卿这里,想不到居然还拒绝,哈哈。今日难得朕的政务处理完毕,有些闲暇,不如你我君臣共谋一醉,如何?”

    “微臣虽在将养身体,但陛下有命,岂敢不从,且取酒....”

    话没说完,杜如晦就瞪大了眼睛,看向笑眯眯的皇帝。

    哀叹一声,他只好对方雳开口道:“有劳方总管,遣人至本官的马车上,将卫王惠赐的美酒取来吧。”

    “咦?爱卿竟然自己带酒了?”

    看着明知故问的皇帝,杜如晦只好赔笑道:“昨日蒙卫王惠赐了一坛子美酒,微臣也在犹豫没有共谋一醉的知己,不想今日陛下赏脸,微臣自然要拿出来。”

    “哈哈哈哈,爱卿知己之言,甚合朕心!”

    “哈哈....哈”

    杜如晦笑得比哭还难看。

    虽说收到了很多的酒,但李世民迄今为止,也不过喝了几盅而已,如今反劫到了杜如晦,自然是放开了喝。

    只是,君臣二人到底是小看了高度酒,将近三升的酒,两个人喝了不到八百毫升,就醉的不行,到了一升的时候,贪杯的李世民已经彻底醉倒。

    看着好歹保住了大半的酒坛子,杜如晦打着酒嗝,封上坛子,甩着摇晃的双腿逃出了宫。

    嗯....舍而有得,方乃上策!

    醉酒一顿,杜如晦醒来却觉得神清气爽,没有一点宿醉的感觉,一早就等着城门打开,赶紧溜回了丰收殿。

    李泰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节奏,所以他干脆出手制定了一个课程表。

    辰时不到起床,洗漱早膳过后,就是练武的时间。

    练武一个时辰以后,一直到午膳时间,都是学习,中午小睡一会儿,未时起床,看一看大棚里面蔬菜的生长情况,随即继续学习。

    虽然学习的时间占据了一天的大多数,但李泰却并不反感。

    跟杜如晦做学问很轻松,更多的时候是他自行阅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再找杜如晦请教。而杜如晦也没有太摸鱼,总是会外出一趟,随即就能取来几本没听过名字的书。

    书,在唐朝初期,可是最珍贵的东西。因为造纸不易,加上没有印刷术,所以现在的书都是人力抄录出来的。而有些地方的官员上奏,为了省钱,用的还是竹简。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凹版印刷,但因为印出来的书实在太丑,加上工匠短缺,只有小范围内的使用,也没有推广开来。

    通过阅读,李泰能分辨出,杜如晦拿来的书,都是那种珍藏级别的,有几本甚至在搜索器上搜索,都没有结果。

    可能是受到皇帝嘱托的缘故,对于李泰的提问,杜如晦算得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好多事情上的见解,让李泰都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不愧是一代名相!

    而除了读书以外,还需要学习简单的礼仪,不过对相比较李承乾,李泰却并不需要学习太多。

    祭天之类的大型礼仪,自然有礼官主持,只需要跟从即可。

    而与人接待,王爷的身份导致他永远不需要多礼,哪怕是对于杜如晦等人,稍稍拱手下,就算是还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