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岁月长河归来,我为太孙 » 第22章 这次回来我就没想苟

第22章 这次回来我就没想苟

    朱允熥打完人走了,一众禁军侍卫傻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被打晕死过去的朱允炆,整个脑袋肿了三圈都不止,本来还算精致的脸蛋上,此时早已被血水覆盖,有如一个刚从死人堆里捞出来的血葫芦,辨认不出之前的样子。

    而场上唯一能发号施令的吕氏,此刻哭天抢地撕心裂肺,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讲不出。

    听闻这痛苦悲拗的哀声,即便久经沙场的战士们,也不由得感到一阵阵心酸,与此同时,更震惊于朱允熥下手之狠辣……这是真把人往死里头打啊!

    但凡来的再慢一点,吕氏怕是都难逃厄运!

    要知道,如今正值服丧期间,闹出这么大的事出来,还不得把皇帝气疯了?

    太子刚刚下葬,东宫鸡犬不宁,谁都别指望全身而退!

    众人交换着眼神,只觉得心惊胆颤!

    又等了片刻,见实在无人下令,便只好自作主张,派一人去禀告皇帝,另派一人传召御医,不敢大张旗鼓让丑闻人尽皆知。

    ……

    离开文华殿的朱允熥,意犹未尽地甩甩手,长期不进行运动的身体,猛然发力之下,肌肉隐隐酸痛。

    “唉——复健势在必行,抓紧提上日程!”

    “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就喘的厉害,这样下去可不太行啊,曾经我真有这么懒?”

    “空有技巧,却无力量,要不是我先发制人,再加之他身上有伤,搞不好还真得比划几个回合……这特娘的也太丢人了!”

    九世轮回,六百余年,朱允熥也不是白活的,虽然一开始怠慢摆烂,但后面学了不少技艺,不说样样精通,却也能登台面。

    “我好歹也是多次战死沙场的人,不敢自称是英雄,也一定不是狗熊,虚成这样子,实在不像话……”

    “明天开始,重新做人!”

    回首深深望了一眼,宫殿屋顶覆的绿色琉璃瓦,朱允熥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心下暗暗发誓,这辈子绝对不留任何遗憾,不奢望大明存于万世不倒,只求为后世子孙扫除隐患。

    不成功,便成仁!

    他知道动手暴打了朱允炆,消息一定会传到皇帝那里,对此他也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干脆没离开东宫,而是驾轻就熟朝后方的主敬殿走去,图一个清静。

    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后殿为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

    曾经的他就被赶到了这里居住,毕竟,东西配殿,吕氏还要留给她的亲生儿子们。

    上一世,他还故地重游了一番,只可惜,历经了六百多年,多次战火的洗礼,东宫早已经不复存在,现代为了保护遗址,连登城道也封闭了,仅留下了一道保存完整的东华门。

    很快,朱允熥径直来到主敬殿,先是交代好了奴婢,而后悠哉地躺下了。

    皇帝的火爆脾气他了解,如果是小打小闹也就罢了,但这次把朱允炆打了个半死,不用想他都心明镜……老头又要龙颜大怒了。

    “无所谓了,反正这次回来我就没想苟着。”

    他十指交叉垫于脑后,凝望着流光溢彩的天花板,心底不免有些惆怅。

    “如果父亲健康,如果大哥无恙,大明或许会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光景……”

    “全面作战的蓝玉大将军;封狼居胥的朱棣王爷;仁满天下的世子朱高炽,以及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三位铁血王爷。”

    奈何世事难料。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留下的烂摊子,总要有人担起。

    想到这,朱允熥翻身下床,来到桌前扑纸研磨,自顾地埋头写了起来。

    ……

    ……

    ……

    “你说什么!?”

    听了侍卫的如实禀告,朱元璋豁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咱养你们这些废物干什么吃的?”

    “连小孩子打架都拦不住!”

    面对皇帝的盛怒,跪在地上的侍卫抖如筛糠,嘴里不停地重复着,罪该万死,陛下息怒……

    “两个小崽子因何事打起来的?”

    “还有,太子妃呢?”

    “她没有在东宫守孝吗!?”

    朱元璋涨红着脸,快要被气疯了,一想到那个小兔崽子,前脚答应了不惹是生非,后脚便把他哥打了一顿,就恨得牙根痒痒。

    “回陛下,吾等闻讯到场时,三皇孙殿下已把二皇孙殿下打的不省人事,太子妃殿下一直守在东宫,只是……”

    “只是什么?有屁放!”

    侍卫顿时打了个哆嗦,丝毫不敢所有隐瞒:

    “太妃娘娘根本拦不住发狂的三皇子殿下,只能以身体护住二皇子殿下以保周全,若非吾等及时赶到,恐怕太妃娘娘也……”

    听到这,

    朱元璋彻底绷不住了,顿感到血压急速飙升,脖子上青筋凸起乱跳。

    “反了!”

    “全反了!”

    小孩子打架,他可以容忍,哪怕大打出手,也都无伤大雅,毕竟他的儿子们也没有省油的灯,小的时候天天打个没完没了。

    打输了别告状别喊疼,他便任由儿子们放肆。

    然而,朱允熥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面对长辈的劝阻时,不但不服管教,还想以下犯上!

    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如同诸王对马皇后动粗!

    “滚开!”

    朱元璋一脚踹翻地上的侍卫。

    “禁卫军所有人,各领二十军棍!”

    “滚!”

    “谢陛下开恩!”

    侍卫如是大赦,磕头如捣蒜,庆幸保住了小命。

    洪武皇帝的手腕,天底下谁人不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从来不是形容,而是直言陈述!

    悍然去往东宫的路上,早已过花甲之年的朱元璋,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其身后的太监和侍卫们,垂首猫腰小跑紧随,无人敢上前劝一句。

    一边心疼老皇帝的龙体,一边腹诽朱允熥的荒唐!

    先是错过了先太子的下葬,再是没事人一样过去请安,现在又把他哥打了个半死……

    如今正值国丧!这都叫什么事?

    倘若不姓朱,早就该死了!

    不多久,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来到了东边的文华殿。

    朱元璋还未等进门,就见一众发须皆白的御医,跪伏在床沿边,诊脉的诊脉,拿针的拿针,记录的记录,忙焦头烂额。

    “允炆怎样了?”

    闻听极其标志性的声线,御医们一齐转过身来,不等颤颤巍巍的行礼,朱元璋大手一挥表示免了,急不可耐地上前去查看。

    只见,床上平躺的朱允炆面目全非,虽然脸上的血迹擦干净了,但是随处可见的淤青紫黑,仍旧让人看了触目惊心,鼻下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流着血。

    朱元璋抬手覆额,突觉一阵阵眩晕,晃了两下才稳住身形。

    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伤势居然如此之重,甚至比来时路上预想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陛下!”

    “您得为我们孤儿寡母做主啊!!”

    吕氏踉跄地穿越阻拦,直接跪倒在朱元璋脚下,声嘶力竭的哭喊着,此时此刻,再也讲不出那些违心的,为其求情开罪的任何一句话。

    “别看咱!看病!”

    朱元璋呵斥御医,对侍卫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心领神会,匆匆上前将烂泥一般的吕氏搀扶起来。

    “朱允熥在哪?”

    听闻皇帝直呼其大名,吕氏顿时精神一振。

    “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