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岁月长河归来,我为太孙 » 第27章 童子黄汤灌口

第27章 童子黄汤灌口

    朱允熥大摇大摆来到前殿,御医们循脚步声一齐扭头看了过去。

    莫名的有点胆颤,不知该不该行礼?

    他们很难想象,就是这个“万人嫌”,把床上之人打成了这副惨相。

    对于这位荒唐的三皇孙,他们再了解不过,甚至今早还给看了病。

    据说因为见到先太子遗容,惊吓过度昏厥过去磕坏了脑袋。

    如今看来一点都不像胆小怯懦的人!

    简直胆大包天!

    按理来说,同辈的孩子打闹,不至于惊扰圣驾,无非事后各自批评一下,予以口头警告即可。

    然而朱允熥却痛下杀手,摆明了把人往死里头打,倘若禁卫军没有及时赶到,指不定真就闹出人命来了。

    到那时,洪武皇帝会不会清理门户,他们不清楚,但自己的小命,肯定是难保了!

    “见过诸位先生……”

    这边朱允熥才刚有礼貌的打了声招呼,那边朱元璋和吕氏便急匆匆追了过来。

    “你这小崽子,又想干什么?”

    “滚太庙跪着去!”

    朱元璋今天被他搞的头都大了,记忆中好多年没生这么多气,与其这样无法无天,还就不如像从前那样窝囊着,好歹自己不至于被气死。

    “皇爷爷,您先别急,让我瞧一眼,就一眼。”

    朱允熥说罢,大步流星地朝人走去,吕氏见状登时寒毛倒竖,不顾身份的冲到床榻前,上半身将昏迷中的儿子牢牢护住,如临大敌一般紧盯对方。

    “胡闹!”

    朱元璋快步上前,五指成爪猛地向前一捞,薅住了朱允熥的后衣领,拎小鸡似的拽了回来。

    “是不是给脸不要脸?”

    “你瞧个屁!”

    “咱警告你收敛一点,别以为咱不敢严惩!”

    朱允熥象征性的扑腾了两下,见确实挣脱不开桎梏,便也放弃抵抗了。

    与此同时,御医们纷纷背过头继续忙活,随行侍卫们也都各自找好位置立正,目不斜视,不敢乱看,生怕殃及池鱼。

    在场众人谁都搞不懂什么情况,皇帝远没有想象中的愤怒,“始作俑者”更没有预想中的凄惨。

    打人者嬉皮笑脸,被打者生死不知……

    总不能,这就完事了?

    “皇爷爷,孙儿罚跪没关系,这是罪有应得,但您得让我先把二哥叫醒呀,这样,您也安心,我也放心,之后您想如何重罚,孙儿保证没一句怨言。”

    朱允熥又不是第一天行走江湖,更不是第一天认识吕氏母子,若不亲眼一看,实在太被动了,被老头惩罚他认,被吕氏母子使坏,他认不了一点。

    选择撕破脸皮,他就没想妥协。

    “闭嘴!”朱元璋虎目一瞪,气不打一处来:“话说的好听,人事一点不干!来人,把这个孽畜给咱……”

    “陛下且慢!”

    朱允熥闻声赶忙打断,饶身至对方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孙儿很认真,无欺君之意,请陛下明鉴!”

    “如若治不好二哥,我愿受军法处置!”

    “恳求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

    投望过来的目光,充满了莫名其妙,几个资历最老的御医,眉宇间怒意俨然快控制不住了。

    这狂言出自别人之口,他们充其量一笑置之,可偏出自朱允熥,又是当皇帝的面,这已经不是脸面的问题了,这是想让他们死啊!

    “……”

    觉察到气氛的微妙变化,朱元璋胸膛上下起伏,恨不得现在就把小崽子扒皮,越给他台阶下,越蹬鼻子上脸,不闹出点大动静,绝对不善罢甘休。

    面对怒不可遏的皇帝,朱允熥心如止水,静静等待答复。

    “没完了?”

    “毛都没长齐,你知军法么!”

    朱元璋一边大骂着,一边给侍卫使眼色,令其赶紧把人带走,以免待会都下不来台,岂料众将士目不转睛谁都没注意到……

    “鞭刑,贯耳,腰斩,砍头,任凭陛下处置。”朱允熥眼神坚毅,从容不迫的答道。

    朱元璋右眼皮跳了两下,被咄咄相逼的肝火上涌,已经快要被气疯了:

    “好!记住你说的话!别指望咱饶了你!”

    “谢陛下。”

    朱允熥拱拱手,回身来到床榻前。

    见此情形,御医们毫不迟疑闪开了位置,十分不屑的留下了药箱,其中两个心善的老者,实在是于心不忍,简单交代了一下病情:脉象柔和有力,节律齐整,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与康健之人无异,但却不知为何,人始终处于昏迷状态,各种方法都叫不醒。

    唯有吕氏一动不动,下意识抱紧了儿子。

    “陛……陛下……这……您……”

    对于吕氏颤抖的祈求,朱元璋负手转身就当做没听见,自顾地绷着脸生闷气,非得给小崽子长点记性,否则他咽不下这口恶气。

    正这时,他身后飘来了朱允熥的呼声:

    “来人啊,把她拉开。”

    侍卫们听闻都懵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聋了?奉旨诊病,谁想造反!”

    “!”

    听闻此言,他们不敢不从,齐刷刷奔吕氏而去,不甚费力便将人请到一旁。

    无视令人烦躁的哽咽,朱允熥坐在床沿边上,近距离打量起他的杰作……

    鼻梁裂而不碎,眼眶肿而不青,牙齿松而不落,除了脑袋膨胀的像猪头,没有留下明显的皮外伤。

    ‘勉强算是及格,力道控制的还不够好,外伤多了点,内伤少了点,啧——’

    就在他上下其手摆弄,心下打分评价的时候,围观之人各怀各的心思,大多数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格外期盼皇帝以军法处置。

    翻了翻眼皮,摸了摸脉象,又在满是大包的头上盘了两把,朱允熥起身擦干净手,忍不住摇头失笑,已然有了判断。

    “取黄汤来。”

    “啊?”

    不光围观看戏的人懵了,就连朱元璋都回过头来。

    “赶紧点,别墨迹,耽误了我二哥的病情,你们的脑袋都要搬家!”

    朱允熥稚嫩的脸上尽显严肃,呵斥道:

    “我二哥受了惊吓,进而招惹到了邪祟,趁还未成气候,立刻驱逐体外,封住目、鼻、耳六窍,再以至阳的童子黄汤灌口,诛杀邪祟!”

    “快去!”

    “再晚来不及了,万一深入四肢百骸,到时只能把人泡在黄汤里火烹!”

    不容置疑的声音回荡在大殿,所有人未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突兀!

    “啊!!”

    朱允炆紧闭的双眼打开,发出了一声尖锐的惨叫声。

    ……

    吕氏最先回过神冲了过去,御医们紧接也都一拥而上。

    道喜声,宽慰声,庆幸声,一时间不绝于耳。

    朱允熥挤开人群,重新回到后方,面朝老头长作一揖。

    “皇爷爷,孙儿幸不辱命,把二哥给治好了。”

    “……”朱元璋脸色阴沉,如同乌云压顶,难看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