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百年三代滇西风云 » 第十七章 年十有五

第十七章 年十有五

    中学三年,灯亮和桑华一路领先,逢考轮流登顶,杨家兄弟难以望其项背,在学业上都被他们仨甩开一截。

    杨化是杨家子弟中成绩最好的一个,位列第三。杨文跟炳哥、昌哥、荣哥四人紧赶慢赶,勉强压制住了杨化的同桌实力派窦义。

    三年的竞赛弹指一挥间,很快来到1932年,学生生涯的最后一程。

    杨文父亲过去包在肚里没讲的课,终于留到了该开讲的时候了。这一年,杨文觉得父亲的话突然多了起来,凡是杨文跟四弟归家小憩或是长休,父亲就抓紧时间都把他俩带在身边。

    “你们哥俩回来别乱跑,我带你们出去有事,随时听候召唤,说走就走。”他抓住最爱听故事、心里最能装事的杨文说。

    父亲明白只要杨文弄明白,跟他在一起的所有人都会搞明白的。他说了杨文出生之前他们老辈人发生的诸多恩恩怨怨,把他长到十五岁听到的碎片全给串起来。

    过去,父亲只有杨家住地的乡里乡亲认识他。自从他的“笔山书屋”嘣咚嘣咚跳出能在小学念书的娃儿,“杨幺爷”这个称呼在马别河流经的马岭峡谷一带渐渐为人所知,直到中学选拔,“笔山书屋”被中学“一锅端’,“杨幺爷”三个字迅速传遍小城中心黄草坝。

    以教书育人闻名,父亲首先被当地教育行业人士熟知。然后是在桑老伯和郭老伯医药、工商行业的旧识老友中快速铺开。

    不过最终大家都同属一个大圈子,这些出身于名医与儒商世家的子弟,几乎覆盖多个行业,黄草坝“簸箕大的一块天”,转来转去都是老熟人。

    与刘王何齐名的赵氏一族,1890光绪十六年赵学坤与刘官礼共建“笔山书院”,受聘为斋长,民国二年1913年据乾隆年间湖南郴州生意人方胜来、郭绍武所留兴义陶土陶瓷史料,聘请江西技师培训制陶,白陶远销滇桂川。赵学坤儿子赵伯俊出任教育总长,创办首座兴义县中并出任校长。

    “赵幺公”赵学超的长子赵元奎留日返乡,用父之字“冠群”和祖田几十亩创建“冠群农场”,潜心钻研农林苗种,在清朝道咸年间“冠大红帽、着大红袍”的川人“陈大红袍”陈以藤引入四百株川桔品种基础上,育出兴义桔子名品“大红袍”。

    这些当地清流人士敬重杨幺爷,并非他是这家亲戚那家关系,而是在逐渐了解他的过往,得知他在帝制复辟危急关头选择誓死捍卫民权,不由得心生敬佩,更加乐于与之交往。

    于是一些教师自发形成的民间小团体,频频向父亲发出邀请,从未有时间风雅一把“阳春白雪”的父亲,偶尔也参加到河滩找奇石、进深山挖幽兰、评比年节书画楹联创作的文人活动。

    逐渐地,杨文发现一些片区基层公职人员也开始拜访父亲,探讨较为棘手的管理措施,甚至扩展到十里八乡出现资产资源“扯不清的皮”、地域牵涉较大的纠纷械斗、陈风陋习变革事宜,族长寨老们会派人骑马驱车前来邀请他去“官亭”协助调解。

    村寨头人喜欢请父亲,第一个是他处事公允,以理服人,“一碗水端平”令他说话也越来越管用;第二个是他接触的人多,多有几条反映问题的渠道;第三个是他热心,愿意为居民开口申请、反复求助;第四个是他有知识有文化,读读写写,均可免费代劳,为穷苦人节约诸多润笔费。

    只要父亲决定参加的活动,他都提议大家带上儿子们,让男娃们增长见识,学习交朋结友。他估算日子快到,就提早从伯父家里牵来乌蒙、春风、得意等着杨文、杨化小哥俩。

    杨文、杨化赶上了好几次活动,跟随长辈们走遍附近南盘江、北盘江流域,找到如刀、如卵、如蛙、如画的石玩;在丰都的普子一带,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学会从“黄绿第三”“老绿第二”嫩绿第一”的花萼、无“红斑晕心”唇瓣区分“茎绿、萼绿、唇白”的“素心”春兰。

    杨家附近的村村寨寨自然不用说了,父亲常跑是家常便饭。更远的地方,父子三人曾经骑马去万屯的阿红官亭、巴结官亭、者安官亭。

    涉世未深的杨文和杨化不但在婚约、过继、打井、分红、钱债的官司中观摩整个陈述、审核、举证、协议的过程,而且要充当口述书记、协议草拟人员。

    父亲办事时,表现出让人难以置信的耐心和友善,他姿态放得极低,语气谦和,任何人跟他说事,他都真心诚意地保证:“好好好,我帮你问,下次来给你讲啊。”

    人人都以为他是个毫无脾气的文弱书生。他重三遍四地洗耳恭听大字不识的乡民毫无逻辑地描述,一趟又一趟顶风冒雨地家访核实他们记不清的材料,还不忘老老实实答复代人咨询的结果。

    杨文忍不住问他在外面对外人为什么那么好脾气,他说:“人有难才有求,既然求人,被求者更不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那会恶化关系、加剧对立,要善于尽力化矛盾于无形。”

    杨化问父亲:“有的人啰七八嗦说了几百遍的那几句老话,你怎么每次还浪费时间让他们说?”

    父亲说:“他们吃了没文化的亏,说一遍不一定说清楚,有时开初说那几遍和后面说那几遍的信息不对称,多听几遍吃得更准。有的反复说,证明是他最牵挂的最需要帮助的要点。若日后你们在外谋生,会懂‘出门靠朋友’,关键时刻有人帮一把有多重要。”

    杨文、杨化在纳省、纳灰、纳录、歪染、洛万等地,多数碰到布依族事务;瓦嘎、箐口处理的多是苗族事务,而到乌沙、威舍、七舍、捧乍、佳克、鲁布格却是彝族事务。兄弟二人才清楚民族杂居的情况何等复杂。

    父亲告诉杨文、杨化说:“我在营上给你们讲过,红果沙陀高家接亲就跟回民起了摩擦,失控成为大规模民暴,就是民族关系处理不善。族内有家庭与家庭的纠纷,族外有外族与本族的纠纷,小小的口角会发展为械斗,械斗会升级为暴乱。满人凤全,就是在四川西边的巴塘被藏人所杀。”

    杨文听滇黔桂发生的事情多,很少听到父亲打过仗的四川,他问道:“是你们跟着蔡将军、罗将军在四川打仗时的事儿吗?”

    父亲说:“是老早的事,还是清朝。凤全是驻藏帮办大臣,没有根据康藏地区民族习俗、信仰采取柔和政策,跟藏族土司和丁林寺喇嘛硬碰硬,结果任上殒命。”

    “巴塘事件”发生于1904年11月,四川总督蒙族锡良1906年带领赵尔丰平息巴塘暴乱,次年1907年锡良调任云贵总督。

    因川滇毗连康藏,赵尔丰出任‘川滇边务大臣’,改打箭炉为康定府。其兄赵尔巽接任四川总督,兄弟二人合力对康藏进行‘改土归流。

    赵尔丰办理边务成绩显著,上任驻藏大臣。1909年他采取武力手段,率清军从巴塘打进昌都、江卡、贡觉、丹达山,逼近LS。1910年赵尔丰与钟颖会师查木多,合攻恩达、工部、瞻对、波密、白马岗。达赖逼逃印度,清廷控制XZ。

    辛亥年,在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之后,赵尔丰1911年4月接任四川总督,接清廷命令,被逼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保路同志军反清暴动。

    清廷调湖北武昌军救援四川赵尔丰,导致武昌无兵,10月10日辛亥革命胜利。10月30云南独立,昆明“重九起义”,蔡锷捉住云贵总督李经羲。11月22四川成都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整一个月,12月22日尹昌衡处死赵尔丰。

    1912年2月2日“大汉四川军政府”与“重庆蜀军政府”合并为“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尹昌衡任都督。十天后,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四川武备学堂毕业的留日士官生刘存厚,1911年在云南讲武堂执教,在蔡锷领导的唐继尧手下参加“重九起义”,进驻四川叙府、泸州,后回四川都督尹昌衡军中任第四师师长。

    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二刘争川,

    马步芳任QH省政府委员,王家烈逼退毛光翔接任GZ省主席,军官训练团团长江国璠兵变反王家烈失败,黔系王家烈与桂系李宗仁广西南丹结盟反蒋,王夫人万淑芬与李宗仁白崇禧协商鸦片通关税,会见广东陈济棠订立黔桂粤《三省互助条约》购军火。

    他说:“过去你们年幼,说话不知轻重,容易开罪他人,所以有些事不知道反而安全。如今,你们临到毕业之际,算长大成人,即将独立生存,有些事必须知晓,以免一语不慎,惹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