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清冷女友 » 再创新举

再创新举

    “呦,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杨坚这三板斧表面上抡的挺狠,有啥深意啊?”王家欢问道。

    “隋文帝杨坚真的是一位被低估的帝王。先说他颁布的《开皇律》,可与西方《罗马法》并驾齐驱,法律条文在变化,法学思想影响深远。

    《罗马法》的核心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个人权益,适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开皇律》的核心是维护礼。何为礼?从家庭层面来说,子女孝顺父母,不忤逆父母,尊重人伦;从国家层面来说,杨坚作为整个隋朝的大家长,子民都应服从他的管理,听从他的命令。在十恶不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即是所谓的礼。

    这种理念传播到越南、RB、朝鲜等地,形成了东亚封建文化圈。可谓是西方有罗马法,东方有开皇律,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礼,知礼,懂礼。

    杨坚的《开皇律》从思想上维护了他的统治,那么中央和地方的政改就从现实中维护了他的统治,两者相辅相成。虽然没有创新的方面,但难能可贵的是,杨坚是自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实现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集大成者。

    可惜的是隋朝时间太短,人们的印象只停留在暴政上,忽略了这些。”刘淼带着丝丝的惆怅惋惜道。

    “老师,你一个大男人就不要这么多愁善感了,跟个小女生一样。”杨志萌作死道。

    “。。。。。。”

    “老师,杨坚接下来还干啥了。”王家欢问道。

    “杨坚接下来的所做的事情,是真正意义上创举,甚至影响着现在的你们”

    “是什么啊,老师你还卖关子,快些说吧。”纪瑞灿永远是嘴比脑子快。

    “人才选拔入朝为官方式的变革。

    有必要先说一下隋朝之前的人才选拔方式。

    第一种,世卿世禄制。始自西周,当时的新官员任命皆是从父辈那世袭而来,前面说过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纯靠血缘的人才选拔方式。

    第二种,察举制。始自汉武帝,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其中最重要的是孝廉。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这是对官吏的普遍要求。汉代“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第三种,九品中正制。始自曹魏,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虽较前有进步,但弊端也极为明显,评价标准控制在少数人的手中。

    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总而言之一句话,人才选拔被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大部分的普通人是无缘入朝为士的。”

    “那杨坚做了哪些创举呢?”王家欢问道。

    “这不得不提杨坚任命的一个人——苏薇。来,继续看影像。”刘淼。

    。。。。。。

    苏薇出身于关中有名的苏氏,是当地士族大家。宇文户时期,鲜卑胡人政权推翻了汉人政权,入主汉中。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难就难在如何管理上,当时汉中还是以汉人占绝大数。不可能全部将汉人杀光,宇文户绞尽脑汁不知如何是好。既礼贤下士找到了苏薇的父亲——苏哲。

    当时鲜卑人对汉人的管理上很是简单粗暴,汉人受尽磨难。苏哲出于救汉人于水火之中的想法,给宇文户列举了一些列措施。

    “宇文大人,下官建议不应用暴力去管理,而应该用礼去管理。”

    “嗯?”

    “礼者,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极力推荐。

    有两层深意,一是礼代表一种等级,倡导礼,可让汉人服从你的管理。

    二是代表一种文化,我比较认可孝文帝时期推行的汉化政策,鲜卑与汉人和平共处。”

    宇文户听从了苏哲的建议,很快就让鲜卑人与汉人相融合,政权稳固下来。

    苏哲对宇文户的帮助很大。

    苏哲去世。

    追悼会上,宇文户扶棺而哭并操着不太熟练的陕西话说道:“额没有了你苏哲,就如同那鸟儿没有了翅膀儿,鱼儿没有了鳍儿一样,此后再也没有一个人如你一样懂额。呜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