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池子阁2 » 《上书法课的文通》

《上书法课的文通》

    自从顾柳儿和箫君俩人订婚后,顾柳儿就极少出现在池子阁,毕竟箫家已派四名老妈子教她礼数,在学习期间,顾柳儿消瘦不少,她脸色一点红润都没有,这让箫君心疼不得了。所以,箫君干脆得罪箫家,硬生生把自己媳妇拽回池子阁。

    在池子阁画廊里,顾柳儿看着湖中金鱼游来游去,她很喜悦说道:“阿君,你快来看啊!这条金鱼好调皮哦!它好像对我吐泡泡了。”顾柳儿的眼神从未离开湖中的金鱼。而在案台上,低着头很认真挥墨的箫君,连头懒得抬就随口回了一句:“哦,那我洒几点墨汁,看它还会不会吐泡泡。”“哟!你怎么那么坏心眼呢。”顾柳儿肯定不同意箫君做法。“呵呵,它是因为饿了,意思让你喂食呢!不然它向你吐泡泡是干嘛呢!”箫君还是低着头拿毛笔继续潇洒挥墨。

    顾柳儿本来想怼回去的,但看到小弓带着一个小男孩走来,小男孩年纪八岁样子,他身穿池子阁制服装。小弓喊道:“十六哥,十六嫂好。十六哥,我把文通带来了。”小弓把文通推到箫君面前,低下身子对文通说道:“文通,他就是我说的奴家哥哥,柳儿姐姐了,你那些兄弟姐妹就是他们安排去处,你认识一下吧。”箫君停下手中笔,打量着眼前的小男孩说道:“换上制服后,就是不一样了,像个学子。”顾柳儿快步上前摸起他小脸蛋说道:“是啊!阿君,他真可爱!”箫君也突然抱起他身子调侃道:“有我可爱吗?”这让文通的可爱童颜露出微笑点头回道:“奴家哥哥是很可爱,你皮肤摸起来真滑,没胡子啊。”他天真的模样,突然小手很不客气摸着箫君下巴。“哈哈哈哈…..”这话一出把大家逗笑了。

    “哥哥,姐姐,我们要去哪儿啊!”

    顾柳儿回道:“我们去找子懿老师啊,让他教你书法呀!”

    文通很迷茫问道:“子懿老师?他书法很厉害吗?”

    顾柳儿很肯定回道:“当然厉害了。”

    “哇!那我就去学…….”

    箫君和顾柳儿一人一手拉着文通走,好几次走着,遇到路上有小石头,他们直接连忙牵起小家伙跃过小石头,像极温馨一家三口游玩似的,可他们往方向正是诗钟楼。

    在池子阁八雅课程中,就属书法课程最为无言有汉仪的课程,甚是通情感的汉字书体。

    诗钟楼第四层为书法教室,书法教室的文房四宝都俱全,无论是六书还是五体都具备齐全。子懿老师年仅四十岁,长相清秀,身材清瘦,皮肤白质,受家中的父母熏陶,从四岁学起书法,他有着三十六年行书经验。

    箫君和顾柳儿把文通交给子懿老师后,就离开书法教室。子懿老师和学子沟通向来很拘谨的,沉静的性子,让很多学子作弄他不少。此时文通坐在教室里课座位上,其他学子早就下课了,只剩下文通和子懿老师俩人在对望着对方,突然子懿老师润一下子嗓子开口问道:“文同学,学书法必须要有恒心和吃苦耐劳的心态,你有吗?”子懿老师继续提醒说道:“如果你没有,现在可以放弃,回到阁主身边,我就不勉强你学书法了。”子懿老师就是让他明白一旦选择学书法,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坚持到底去学。

    文通摸着脑袋瓜子想了一下,十分钟后,他就问道:“子懿老师,学书法可以变厉害吗?”这话把子懿老师问愣住了,他想了一下就回道:“可以,而让你终身受益匪浅,同时你变成书法的英雄,一点江山笔。”

    “哇!那太好了,我就是要成为那样的人。”文通很高兴跳起来,那天真模样让人忍不住发出心中慈爱来。

    子懿老师就开始讲道:“赶紧坐下来吧。今天,我教你怎么学抓毛笔,抓毛笔时姿势要正确,身子要端正不能歪,小指不能翘起…..”子懿老师很耐心讲解,一边教他如何用笔。

    一周后。

    子懿老师坚持每天教,让他每天都在打马步站着拿着毛笔学提、点、勾、撇、捺、竖、折等笔法姿势,这让文通定型落笔。文通终于学会如何抓毛笔和文房四宝使用方法了。由于其他时间安排是子懿老师教全阁的学子书法,只因文通是特殊学子,所以只能让文通单独教法。

    这天中午,像往常一样,文通很早就到教室里,习惯拿笔姿势站在桌位上练习着,这几日刻苦,子懿老师看在眼里,他就说道:“文同学,看你抓毛笔越来好了。其实书法就分两种来学习,一个是古书法,另一个是现代书法,古书法种类太多了可以慢慢学,但现代书法,我们可以参学马永安的燕体。”子懿老师对燕体有一番研究。

    “燕体?是怎么样子?”文通挺疑惑的,他没见过。

    “呐,给你看,就是这种书体,它笔法就是像燕子尾巴,剪刀模式。”子懿老师把马永安书法教材拿给文通看,结果文通看了之后,就觉得很特别,充满兴趣说道:“好,我就学它了。”文通拿起毛笔尝试写一个字,结果不堪入目,他垂头丧气说道:“老师,你教我吧!”

    子懿老师看他表情忍不住偷笑一下,他就抓他小手开始说教:“中锋用笔,这个“燕”字的取势,先从左高右低写一行,在取势提两点,在横竖….。收笔出锋,右下取势,露锋就是燕体最鲜明的笔法,也是独特一种风格,记住,必须舒展流畅才行,知道吗?”

    “嗯,知道了,老师。”子懿老师耐心指导,而文通学很认真,每笔法都不落下。就这样,在子懿老师指引下,文通慢慢对燕体产生兴趣。

    这天早晨,子懿老师就收到焦坑村的刘村长电话告知,原来焦坑村里有座《长春庵》正在打灶头迎灶神活动,刘村长就邀请子懿老师帮忙写几副对联和画几张灶神神符。

    子懿老师已准备好书法文墨用具了,他把一本《灶神神符图》放进包袋中,吩咐文通:“文通,我们要去一趟焦坑村,这次外出,当作是你课外作业知道吗?”文通就开心回应一句:“好啊。”

    半小时后,他们来到焦坑村榕树下,他们像往常进村的礼数,在伯公爷神座祭拜三次后,就进村了。

    《长春庵》立在村庄最顶山腰上,它风格有明清时期的建筑,几栋青砖琉璃瓦房子,它有几百年历史了,一直供奉着观音菩萨和佛祖,还有各位神仙,百米不远处还有两座福德宫。

    他们深受村民供奉,如今《长春庵》翻新了,当然要请灶神。

    他们来到庵门外,文通就坐在地上,他气喘吁吁地说道:“终于到了,老师,爬山实在太累了。”子懿老师身体素质还行,他笑道:“哈哈,才走两公里山路,你就累成这样啊!如果下次带你去十公里之外的寺庙写诗联,那你怎么办?”

    “啊……”文通一听是十公里之外山路,感觉头都要爆炸了。

    子懿老师笑嘻嘻催下:“走吧,我们进去了。”

    长春庵一阵喧哗,原来是聚集外面的很多善男善女祭拜,有些是村民们在帮忙搬运工。刘村长注意到子懿老师他们,就很高兴上前打招呼:“子懿老师,你可算来了,我们都在等你写灶词,写完了,我们才起炉灶。咦!这学子是新面孔,难道又是新来实习生?今年池子阁招进很多新面孔,我都记不住了。”

    “是的,他是新一批学子,我们进去吧!”

    “哈,好的,我带你去。”刘村长带他们进了庵里写词的神台房间。

    刘村长是个厚实又热情的好村长,年纪四十五左右,他往年请子懿老师一起吃饭,硬生把子懿老师饭碗称满饭量,堆满菜品,生怕清瘦的子懿老师吃不饱,可子懿老师实在对他待客热情很是头疼,也不好拒绝刘村长热情,只能撑几碗饭菜。

    刘村长离开写词地方,就到外面忙活去了。

    在神台边,子懿老师就开始吩咐道:“文通,把背包放下吧!”

    “嗯,好的,老师。”文通观望着神台地方,神台上放着很多空白符张和已写的神符,各种各样图案,同时,还有解签的签诗和卜卦签条。

    子懿老师告诉文通神符运用:“文通啊!灶神符咒很像燕体,用燕体最为合适。先一长画,连下三点,折下从左方转至右上方,再折下向右上方挑起,中间三曲,连下写一火字,记住,这火字用燕体笔法,左方二点连下一剔,这样就可以,照着写,千万别写错了。”

    “好的,我知道了。”子懿老师拿出一本灶神图案的符张,一边写一边指导文通。文通也跟子懿老师学摸学样画符张。子懿老师继续说:“灶词要用楷体写,每个字要端正整齐,从右到左,这样笔法看起很清秀又大方,千万不要搞出什么江湖体,连自己看不懂的书法,就别拿出祸害世人,知道吗?”子懿老师一边写灶词一边还不忘提醒自己学生。

    文通突然很疑惑地问道:“哦,我知道了,老师。这些灶词和符张为啥不用印刷,而是用手写呢?”

    子懿老师回道:“因为在老百姓心里,都相信水墨的味道可以镇邪驱鬼、养精安神的效果,而机器印刷出来的,没有达到那种效果。”

    “哦,原来是这样子啊!”文通一下子明白了,为啥村长要老师来写字了。

    一小时后,他们终于写完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东西下山。

    突然,刘村长就非常开心跟他们道谢,还特别热情邀请子懿老师留下吃斋饭。

    结果把子懿老师吓到连忙拒绝邀请:“不了,村长,我们还要继续上课呢,就不打扰大家迎灶神了。”在几次拒绝下,刘村长只能默默眼送他们下山。

    在下山时,文通就很好奇问道:“老师,你为啥不留下来吃斋饭呢!”文通是感觉子懿老师深怕吃斋饭,只是不明其中道理。

    子懿老师就呵斥道:“小孩家家,问那么多干嘛!赶紧下山就是了。”

    “哦。”文通只能打消好奇心了。子懿老师加快了脚步,深怕刘村长追下山来,文通也小跑跟着子懿老师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