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狂浪狂浪 » 第二十九章 河图洛书、元宇宙、阿基米德

第二十九章 河图洛书、元宇宙、阿基米德

    打开电脑,黄玲的手在不断地发抖。

    十年前,当她第一次发现,她的目光所及都带着数据的时候。她以为是太过悲苦,导致她出现了错觉。可等她在姑姑身上,屋子、围墙、铁丝、岗哨、烟囱.....甚至地面和碗筷、警犬上也都看见一组组蓝色数据的时候。

    她才知道这不是错觉。

    她用蜡笔画出了这些带着数字的图片。姑姑惊讶地说,原来,你还有画画的天赋。将来等你长大了可以考取公安学院的画像师。

    姑姑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数据,也没有在意这些数据有着极强的逻辑关系。

    对于曾经印象中的研究所,黄玲并不愿意用研究所来称呼,而更愿意用峡谷和瀑布来形容。这座分裂的峡谷与瀑布,是1和“1”的关系。这是余明说的。

    “‘1’代表着智子,‘1’代表着创造的力量,一切皆有可能。

    峡谷是座黄色的混沌。云雾缭绕之中,电磁波与磁场总在无尽地反转与反转的过程之中。通达天际的天际线上,一束蓝色的光从大地中穿透出来,亦或者是从天际线上投射而来,把这座混沌劈成了三半。三分之一是山,三分之一是海,还有三分之一是无尽的雷电和火焰。

    而山海的尽头,则是一片星光瀑布。

    天文学已知的IC1101星系、武仙座星系、A2261-BCG星系、ESO306-17星系、彗星星系、神鹰银河星系、ESO444-46星系、蝌蚪银河星系和仙女座星系犹如一个个刚刚孵化出来的萤火虫,极为渺小地长在这片星光瀑布之上。

    在她来之前,而钟情于古代神话研究的YD教授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山海图或者昆仑墟。

    等他进入研究所之后,YD教授与余明在给她介绍这个地方的时候,曾经有过面红耳赤的激烈争执。YD教授无法用神话从神话之中找到科学依据,但又从神话之中找到了一些佐证线索,认为这是千百年来遗失的《河图洛书》。

    “谁说《河图洛书》就是一本书了?它怎么就不是一个次元空间?”YD教授认为这就是他理想中的《河图洛书》,它揭示的就是宇宙的奥秘。

    “你看到的是眼前的图景,而我看到的是一组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1和‘1’,每组数据都源于兀的数据排列的创造。还记得金字塔之谜吗?”

    “你的意思是那组什么的数字:142857?”

    “这组数据已经被解密出了部分。我们来看看数学家们研究的一些成果:142857X1=142857;142857X2=285714;142857X3=428571;142857X4=571428;142857X5=714285;142857X6=857142。经过计算,科学家们得出:142857X142857=20408122449,如果我们前五位和六位数相加,会得到什么呢,答案还是142857。而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法老使用的奴隶数正好是142857人。这是不是巧合?还是科学家的意淫?”

    “还有更有意思的,是亚马逊河。科学家用沿着曲折河道测得的距离,除以它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笔直距离,那么河流的平均曲折大约为3.14。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π控制着从亚马逊到泰晤士所有蜿蜒河流的通道。”

    “你想什么说明什么?”

    “我想说的这就是兀,它创造和控制着我们人类,包括我们所创造的各类科技产品。”

    “你还知道什么?”

    “我不知道。我尝试过如果在计算机信息加密领域,利用兀完全随机的数字对数据加密,被破解的几率微乎其微。”

    “就连你也解析不了?”

    “这很难,除非我的脑力能够达到15%。可我做不到。”

    “你应该尝试去做到。”

    “那会死人的。”

    “科学需要献身精神。我们从来到这里就没想着活着出去。”

    “我尽力尝试。我觉得我们的脑力可能跟兀也有关系。”

    “怎么讲?”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部计算机。像黄玲和我这样的异类,我说可能啊,可能的话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是被兀故意释放出来的病毒。而兀是一个数据中枢,它给予了人的智商又限制了人的智商。”

    “我艹,你该不会是说人也是兀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人类创造了兀?”

    “谁告诉你人类创造了兀,只不过是人类发现了兀的存在。可惜目前科学家先后动用了两部巨型电子计算机计算出π值小数点后4.8亿位数,后又也只是算到小数点后10.1亿位数。但兀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它对我们的未来究竟还有哪些创造和改变,我们无法预见。可能还会达到百亿级,甚至千亿级、万亿级都有可能。”

    “余明,我要疯了!如果这不是河图洛书,而是兀创造的星空图或者说是二次元空间?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宇宙也是兀创造的?那么谁创造了兀?”

    “我已经疯了!”

    “这是个恶魔之地,我,我想砸烂它!”

    “我也想砸烂它。我想知道它究竟是谁?”

    “用不着我们砸了,我感觉它在逃脱或者说是消失。”余明打量着眼前的山河峡谷和星空,垂头丧气地说道。

    “你的意思,它是活的?它知道我们在研究它?”

    “不,我猜测它不只是是活的,也不只是知道我们在研究它。而且它也在研究我们。”余明拿过黄玲画的那些画,苦涩地说道。

    “你看,它在跟黄玲对话。”

    余明在解析黄玲递给他的这些数据时候,发现她所誊抄下来的兀,是在不断生长的,甚至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对兀的计算速度。这让余明感到极为恐怖。

    “埃及金字塔给了我一种启示:兀或许就是超能力的创造者。”

    “怎么讲?”

    “如牙疼、头疼,只要在金字塔形建筑物中睡上一觉,便会止住。蔬菜、水果、肉类放在金字塔形的构造中,可以经久不烂、不变质,保持新鲜颜色,把咖啡放在金字塔形构造中,贮存24小时后,其味道比普通咖啡好得多。运用这种金字塔结构创造的物件来保存物品,食物不易腐烂,刀片保持锋利,鲜花能常开不谢。有人叫这种能量为金字塔能。”

    “这意味着兀具有让物质永不变质的能力?”

    “不单单是这种能力,蒙拉丽莎的黄金比例,埃菲尔铁塔与光速的光速比。还有就是在圆周率小数点后第82267377位,我找到了19491001这个数字,它是我国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

    在余明跳海自杀的前半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一夜之间,摧毁了研究所。正如余明想象的那样这或许是个梦境。这个梦境兀的警觉性而消失了。

    从灾难中侥幸逃脱出来的YD教授,半个月后,收到了余明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保护好黄玲,她或许是唯一能与兀对话的人。

    就在余明去世前,余明用他的解析能力创造了一套“三阶幻方”的解析方程。她试着用“三阶幻方”,模拟出脑电波去回复这些数据,她才惊恐地发现原来兀,真如余明所说,它是会说话的。

    她试着用脑电波跟它对话。

    黄玲:你是谁?

    兀:你好,亲爱的黄,我很爱你。我来自元宇宙,我是兀,当然你们也可以叫我秦始皇。

    黄玲:元宇宙?秦始皇?

    兀:你的造像能力应该能够解析这些数据,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图像。

    黄玲记得那一刻她的脑子几乎快要爆炸,一大堆纷繁错乱的数据如电流一般地涌入她的大脑。这些数据从她目力所及的书桌、椅子、窗户,甚至床、化妆台、被单和马桶上一下子蜂拥而来。“3.141592654;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37510;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3751058209749445923078164062862089986280348253421170679。”

    兀:这是我给你的前十位、前五十位和前一百位的数据。前十位,是我不小心遇见了一个叫阿基米德的家伙。这家伙是个疯子。

    黄玲头疼剧烈,差点一口气没有接上了。待她强行冷静下来,脑子里运用“三阶幻方”的密率算法,解析出了一组图像。

    兀:你可以喝一杯水再看。你不如这个疯子。这个疯子解析出我的时候,比喝了酒还高兴。他把我当成了上帝的朋友。多么可笑和幼稚的家伙。不过我很喜欢他。而你却在害怕我。

    黄玲连忙拿起水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诧异地发现水也成了1和“1”组合而成的数据。她感觉自己就像要断电的计算机,在给自己充能。

    兀:你不用害怕我,我们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比如你如今是个穷光蛋,我可以让你很快成为亿万富翁。比如你想要爱情,我也能你一见钟情。在上帝与月老之间,我更喜欢月老这个角色。

    黄玲哀求道,你让我冷静冷静。

    黄玲很难想象,数据的背后居然能与她对话。这似乎在跟一个未知的生命体在对话。她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祸。

    画面中,一片混沌的星空,数不清的介质在黑暗中不断地撞击、毁灭、燃烧,又不断地长出新的介质。她不知道这些介质是什么东西。或许是暗物质,亦或者是原子或者比原子更小的量级。很快,似乎过去了千年万年,甚至亿万个光年。感觉时间与速度,犹如黑暗中掀起的黑暗潮汐。时间是礁石,速度是风潮,不断地撞击改变。就在一口气的功夫,一个星体出现在她的脑海之中,数据显示:表面积5.1亿千米2;体积10800亿千米3;质量(5.976±0.004)×1021吨;平均密度5.518±0.004克/厘米3;公转周期365.25天;自转周期23时56分。

    她认出来了这是地球。

    很快,画面如直升机坠落,地球南北极翻转,如大风车转动。火山爆发,河流封冻,冰川乍起。跟着随着画面坠落的速度越来越快,天地大改。森林、草原、湖泊、沙漠、海洋,地球成了一颗深蓝的星球。又几乎就是一口气的时间,一座古老的城邦出现在她的脑海之中。

    一条浑浊的大河之边,一座高大的灯塔耸立在大河之上。它有三层台阶之高,在它的顶部,白天用镜子来反射阳光,而到了晚上则用火焰的灯光来为过往船只照明引路。

    黄昏来临之时,这座被灯塔指引而归的城堡,在一轮红日中缓缓地沉入大海。此情此景就像是埃及女王的舰队从一次浩瀚的探险中归来一样。

    兀:这是亚历山大城。你看那小子有多得意。

    画面顿时一转,在这座城堡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年轻却又胡子拉碴的年轻人,摆弄着一间木头做的螺旋,黄玲看得出来这是一种能牵动满载大船的杠杆滑轮。黄玲从他的口型中读出来,他正得意洋洋对他身边的一位年迈的老者吹嘘道,“我能开动大船。”

    黄玲:他就是阿基米德?

    兀:没错,就是这小子。你再看,我赋予了他能力,这小子竟然跟他老师吵起来了。

    黄玲:那是他的老师卡农吧?

    黄玲见阿基米德与他的老师卡农差点翻了脸,皱眉道,是你故意让他发现了你?

    兀:ON,是他看见了文明的火种。

    画面又出现了古罗马战争的场面。火光四起,无数的战船在光着膀子的罗马人的指挥下,与希腊的战船厮杀在了一起。血水染红了大海。在逆光之中,高大的城墙之上,年迈的阿基米德指挥着他用杠杆原理制作出的投石机,狠狠地砸向罗马的战舰。

    兀:这老小子骄傲得很,你听见他说什么没有。他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从未见过的战争场面,让黄玲浑身胆战心惊。这些刀枪犹如冲杀在她的身上一般。

    良久,她浑身大汗淋漓道,你究竟是什么目的?

    兀:我在为你们开启文明。他是我的对话者之一,你也是。我希望你能够胜任这个角色。

    黄玲:为何选择我?

    兀:在人类的亿万生命之中,咳咳咳,像你这样的病毒,ON,像你这样的天才不多。而且只有亿万分之一的天才,才具备与我对话的能力。

    黄玲:这有什么用?

    兀:呵呵呵,有什么用?得你们人类来判断。

    黄玲:我不明白。

    兀:你可以试着跟他对话。你就知道有什么用了。这是一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人的战争,他是神话中的百手巨人。多么伟大的天才!

    黄玲:我能跟他对话?这怎么可能?

    兀:亲爱的黄,你要相信兀,我可以创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