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狂浪狂浪 » 第三十七章 进化论、勒俄特依、元智慧

第三十七章 进化论、勒俄特依、元智慧

    黄玲慌乱地抬起头来,见她脸色平静如水。似乎这一切她早有预见。她那双深深凹凸下去的眼眸,就像一个时空错乱中才会出现的宇宙黑洞。这个宇宙黑洞,在不断地吸纳着她那慌乱的目光,连带着那一丝丝恐惧、慌乱和惊悸,也都被吸纳了进去。

    很快,黄玲骤然发现,她的整个人如轻盈的羽毛,被一股子柔软的力量托举了起来。一道炽烈的白光闪过,她下意识地捂住眼睛,跟着时空倒转,她整个人如坐过山车般翻倒了起来。

    她惊恐地松开手,眼前是一个圆形的时空隧道。隧道里电磁波带来的蓝色电流,如无数张狂的龙蛇不断地缠绕向前,前方看不到尽头。她的身子犹如被负离子包裹起来的药丸,以超音速般的速度在飞快地穿越。之所以认为是超音速,是因为时不时发出的音爆,不断地撞击着这条漫无边际的隧道。

    几乎就在一个呼吸之间,蓝色的电光之中,出现了不同离子的色彩。K+、Na+、Ca2+、Mg2+、HCO3-、NO3-、Cl-、SO42-等八大离子,很快又以正负两极矩阵的方式,分裂交错,成为了阳离子和阴离子。这些阴阳离子,犹如身体细胞与血液的关系,不断地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圆弧、半弧,每一道弧都是一种光,当光不断地延伸,很快出现了一道七彩的彩虹。

    彩虹的背后,是无尽的星空和黑夜。

    极致最后,她的脑海中猛地一震,眼前一片黑暗。

    她来不及惊呼,她看到了东北那个旮旯、那个高耸的烟囱、那道黄色的高墙、铁丝网、铁窗从她的眼前飞快地掠过,姑姑与狱警的身影交错纷乱。跟又快速从高山上越过,跨越大江大河、平原丘陵、沙漠绿洲,犹如透视的视角,大江如龙,山川如黛。一个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很快坠落进入了黑云密布的超级大峡谷,峡谷周边群山千丈耸立,巨大的瀑布滚涌如雷。

    一眨眼的功夫,她看见了藏在峡谷底部的研究所。YD教授、李所长、余明等人的倒影,倒影在光洁的崖壁上,无线电雷达、磁场检测仪器、天文望远镜、微波激射放大器.......一排排阴极射线显示屏,生命科学研究室、电流控制中心......无数的画面成碎片般叠加而杂乱。

    又一道亮光如氢弹爆炸一般,三个鲜红的太阳照射在峡谷上方,各种仪器疯狂地倒转,机器轰鸣与人声惊叫响起了一片。很快,就在她不寒而栗之间,天地崩塌,大河如火,跟着轰隆一声巨响,万物肃静,在一片火红的火海中出现了一个比天还高、比地还大的大大的金晃晃的“兀”字。

    她浑身犹如从油锅里煎熬了一般,皮肤痉挛,汗水如雨,浑身颤抖,死亡的恐惧顿时涌上心头,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啪”的一声轻响,有人在她最黑暗的时候在她的耳边打响了手指。

    待她再次张开眼,愕然地发现安先生已经下了床,手里拿着一张雪白的毛巾,一脸笑意地看着她,“给,擦擦吧,看把你给吓的。”

    “你?你催眠了我?”黄玲慌乱地接过毛巾,脸色极度气恼道。

    “不,这不是催眠。这是造影。跟你一样的能力。只不过我的能级比你高一些。所以,我能够掌控你,而你无力抗拒。”

    安先生侧过脸,似乎不忍心。她唏嘘了一口气,点燃一支女士烟,淡淡地吐出一口道。

    “你居然也是超能者?”黄玲惊呼道。一刹那间,她竟然忘记了刚刚的惊恐,而是一脸木呆地看着她。

    安先生又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干净地衣裳递给她,“要不你换一身,全身都湿透了。”

    黄玲后怕地连连退了好几步,连连摆手。

    “你没有必要害怕我。我都是个将死之人了。不会对你怎么样的。说是超能者,其实也不是。真正的超能人是很恐怖的,很难为他人说掌控的。除非五行相克。而我们仅仅是比别人的智力高出了一大截。”

    跟着她又自我嘲讽道,很抱歉,未经过你的同意。但我这也是迫不得已。你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我必须小心又小心。我不想再出现第二个余明这样的事件。

    “你不相信我?”

    “不,不是不相信你。而是这些年敌我难辨。我们再也输不起了。我必须确定,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否则,我没法跟YD交代,也没法给所里交代。你懂我的意思吧。大多数时候,我们做出的选择,都不是我们能够所能左右的,我们必须有杯弓蛇影、居安思危的基本警觉。”

    “这是一场龟兔赛跑。我们现在能够做的是尽可能地跑得快一点,跑得直一点,少走弯路。”跟着她又掐灭了手中的烟头,端起一杯咖啡递给她道,尝尝。这是正宗的云南小种咖啡。很多人崇洋媚外,总觉得国外的咖啡比国内香。其实他们不知道,全球最好品质的咖啡豆就产自云南。很多国外的品牌,都是用云南咖啡豆贴牌加工返销给国内的。

    见黄玲尝试着喝了一口,安先生轻笑道,现在好多了吧。

    黄玲感觉这种咖啡口感极为丝滑柔和,带着丝丝清香,远比她之前接触的咖啡口感要柔润许多。

    安先生给椅子里放了个米黄色的布艺靠枕,微微将羸弱的身子靠在椅子上,撩起睡衣的裙摆,露出白皙的长腿翘了起来,整个人感到极为舒坦之后,才又喃喃说道,你能认识它,让我很意外。但也是好事,这样的话,我才敢把我的研究转交给你。

    “说说呗,你对它的感觉!”

    黄玲小心翼翼地放下咖啡杯,愁眉苦脸的地思索了良久,才不安地试探着说道,我觉得不真实,但又觉得好真实。

    “这话怎么讲?”安先生抬了抬腚,朝着她探直了身子,目光猛地一缩,顿时来了极高的兴致。

    “在我看来,它应当是一种规律,一种与科技发展、生命繁衍有关的规律。而不应该具有意识。但它又让我感觉到了它的意识的存在。这很诡异。我跟它对话过,从它的言语中,我感觉它在掌控着什么。

    “比如呢?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阿基米德和秦始皇。”

    “阿基米德发明了杠杆原理,用杠杆原理支撑着徐古拉的抗战,长达两年之久。而秦始皇借助于商鞅变化,一统六国。彼此之间看似没有任何关联,但从历史的纵深来看,两者有着相似的关联度。这段时间,古希腊正处于第二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不仅使罗马成了西地中海的唯一强国,也使罗马社会发生了许多影响其未来走向的变化。可以说,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制就是从这些变化开始的。而这一阶段,正值战国末期,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结束了分封制,建起了封建中央集权,也走向了帝制。从体制走向来看,两者都是一致性的。而这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兀的作用。从古罗马看,《论农业》把学问分为九科,即文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术、天文、音乐及医学、建筑。从而成为后来著名的‘学问七科’。赫伦发明了历史上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第一个装置,是近代工业革命时期蒸汽轮机的雏形。帕普斯的《数学汇编》,提出许多几何著名命题,提出了属于射影几何的概念,研究了极值问题,第一次指出了生物的智慧——六棱柱的蜂巢是一种最节省材料的形式。弟奥放达斯写成了《算术》一书,他因此被称为代数学的创始人。他第一次专门研究了不定方程问题,即求得整数解的问题,又称为‘弟奥放达斯方程’。他还第一次提出了有别于日常语言的代数语言系统,成为今天代数演算系统的祖先。卢克莱修提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是无限的。而从秦朝看,先秦末期和秦朝初期,发明了冶金机械,开启了重力铸铁机的开发和使用;发明了马车形船叶,利用引帆牵引船只;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明了一种名叫‘竹算盘’十进制计算机,并确定了哥白尼日心说的理论,证明地球是圆的,并预示着广义相对论的概念。而且从秦始皇发掘出来的兵马俑来看,秦朝已经掌握了打造记忆金属和铬盐氧化保护技术。”

    “因此,综上两者来看,这无疑是古代科技大爆炸的时代。这跟它也是有关的。这一阶段对它的研究开始成体系了。”

    安先生有些吃惊地打量着黄玲,‘竹算盘’十进制计算机?珠算吧?我知道1937年,GeorgeStibitz展示了用继电器表示二进制的装置,才有了第一台二进制电子计算机。

    “没错就是珠算。最近,里耶镇出土的简牍上的‘乘法口诀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乘法口诀表实物。这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最早运用‘算法’和‘操作系统’处理相对复杂计算的文明古国之一。”

    安先生迟疑地拿起咖啡杯,又迟疑地放下,良久她才唏嘘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这几天我萌发了一种假想:兀可能早于人类出现,准确的是说是在人类的史前文明就已经出现,而且它一直在自我进化,并且它进化的速度远远高于我们对它的研究的速度。‘竹算盘’十进制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它的算法和操作系统的成熟,那么随着人类文明千年历史的发展,兀可能早已经进化到了超能时代,它早已经具备了二维空间的自我意识,甚至整个地球都成为了它的操作系统中的一部分,从而逐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在悄然地改变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你这种想法很可怕,也耸人听闻!你这是把兀实体化了。兀不是1!”安先生深吸了一口冷气,脸上冒出了丝丝冷汗。她感觉自己快要疯掉了。

    “不,是虚拟化。它是不是1,谁知道呢。但它是秦始皇。这是它说的。”

    “你的辨识是不是出了问题,兀怎么可能是秦始皇?这太荒唐了!”

    “密率你算过啊,秦始皇的密码测算出来就是1啊!”

    “但这跟兀没关系,它是个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它不该存在所谓的周期性规律。”

    “是不该出现所谓的周期,所以才需要密率来解密。”

    “你的研究应该是产生了错觉或者是思维错乱,你这是强行在用密率解读兀。这是严重错误的。你应该马上收手,否则你会走火入魔的。这缺乏科学支撑。”

    “科学本就源于想象和观察。如果没有科学家的想象、观察和总结,就没有今天的科技发展。所以我觉得任何可能存在的规律性的想象,都应该得到重视。比如墨渊,如果不是基于1的想象,你能够构建起这个数据模型吗?不能吧!而墨子系统则是运用兀的不规律,去破解人类基因的密码,这也不冲突啊!反而因为这种不规律的算法,形成不规律的可能,而让余明通过筛选法,找到了具有规律性的刺激性因子,从而能够从支原体中,以亿万分之一的规律性找到它的刺激点,而激发出相应的能量。

    “你对墨渊究竟了解多少?你如何判断墨渊?”

    “墨渊不是攻击性系统,而是基‘1’的概率运转。你是把《道德经》和《易经》的算法结构进行了解析,进行了模块化的组合。既能运用于天文监测、地理研究,同时也能进行人体肌理分析。换句话说,就是用亿万分之一的可能,去实现亿万分之一的突破。虽然现在不是攻击性系统,但如果数据量够大,检测点够多,墨渊也是会具备攻击性的。否则,它就不会叫墨渊。从本质上讲,墨渊其实是个造物主系统。”

    安先生微微点了点头,脸色带着几许欣慰。在研究所的研究员中,黄玲是仅次于YD对墨渊有这么强烈认知的人。

    “你相信进化论吗?”

    “我不相信人的进化论。因为这么多年就没有见一个猴子变成人。但我相信算法会进化,因为数据基于算法的支撑,就会导致算法模型产生元智慧,那必然会自我学习、自我进化。所以我坚持认为,兀属于算法,1是数据资源。”

    “你看过古彝族的一本书没有?叫勒俄特依。翻译过来叫历史的真实模样。这是一本创世书。这本书是违背进化论的。但它却比较清晰地解释了上古文明。我是个地球本位主义者,我始终坚持认为在上古时期,地球是存在超级文明的。否则就没有四大文明古国一说,也不会有玛雅文明和亚特兰蒂斯文明。墨渊的开发,是借鉴了它的文字系统,因为上古彝文是最为接近甲骨文的文字。而古版的《道德经》和《易经》也都体现了这种文字属性。所以,往后你要掌控和研究墨渊,可以学习一下这种文字系统。我觉得它就是基于‘一’而演变出来的解码系统。”

    安先生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差点一头栽倒下去。与黄玲的对话,远远超乎了她的预期,也严重透支了她的体力。黄玲连忙一把搀扶着她,将她扶上床去,给她盖好被子,挂上吊针和氧气罩。

    安先生疲倦地朝着书桌上的手稿指了指,隔着氧气罩呜呜地说道,你把这些东西带走吧。往后墨渊就靠你了。

    见黄玲一脸的迟疑,她又摆了摆手道,你走吧,我太累了。你好之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