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信天下 » 第51章 挺进太原

第51章 挺进太原

    平阳宫后殿,静室。

    几名宫人进来奉上茶点后自觉地退了出去。

    “这两年,夫人过得还好吗?”韩信率先打破沉寂。

    “还好。”薄姬面无表情地望着窗外,眼神沉静如水,似乎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未来充满热望。

    “当初在淮阴……”

    韩信话音刚起,薄姬将他打断。

    “淮阴的事不必说了,就算没有你,也会有其他人来。这是时势造化,非人力能阻挡。”薄姬依旧望着外面,神情淡漠。

    韩信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复又开口:“我可以放你离开,包括你的家人。”

    “不用了,如今在这诸侯相争的乱世,去哪儿都不得太平,倒不如随波逐流了。”

    韩信轻叹了一声,起身准备离开,“我会派人护送你们去见汉王,他是一位仁德的君王,相信不会为难你们。”

    薄姬没有再回应,也始终未看向对方一眼。

    韩信拱手作别,转身径直走出静室,并将门带上。

    “尔等好生侍奉,不得怠慢。”韩信在外面向宫人们叮嘱道,随后带着一众近卫离去。

    听着韩信等人渐渐远去的脚步声,薄姬嘴唇轻启,颤动了几下,一行清泪从脸颊滑落……

    离开平阳宫后不久,韩信派人将魏王豹及其老母、嫔妃、王子等人一一送上车马,并派兵送往汉王刘邦所在的荥阳。同时还写了一封书信交随行使者带给汉王刘邦,信中所言:“西魏已灭,请汉王添兵三万,我军将乘胜北征赵代,东伐燕齐,最后南下击楚,与大王会于荥阳。”

    此前跟随韩信北伐的汉军有三万余,攻灭西魏后,能战者还剩两万多。按韩信的意思,是要从五万多魏军降卒中拨出三万人给他去整编。

    刘邦也知道必须继续开辟北方战场扩大势力范围,以取得对楚国的战略优势。但他又不愿韩信的势力增长得太大,便以“荥阳战事激烈,兵力消耗极大更需补充”为由,否决了韩信的要求。

    刘邦只令曹参和灌婴从西魏军降卒中抽人补足了汉军编制兵力,然后将其余降卒尽数调到了三川郡荥阳一线,帮助自己守城对抗项羽。

    此时韩信麾下共有五批人马:

    首先是齐军一万余,其中步兵由韩信自己率领,骑兵由田英指挥,这些人是韩信的本部核心。

    然后是曹参的两万五千汉军,麾下有都尉孔聚、陈贺等人,是灭西魏国战争的主力。

    灌婴是骑兵统帅,有汉军铁骑五千,麾下有校尉李必、骑都尉靳歙、郎中骑将丁复、吕马童、吕胜、杨武、杨喜、王翳等。

    陈豨、冷耳等人曾经是反秦时期的起义军,兵力三四千,和刘邦关系生疏,现在归属韩信。

    最后是常山王张耳,兵力有八千多,自成体系。张耳自认与刘邦平起平坐,只在战争中听从韩信安排。

    这几支军队中,兵力最雄厚的是曹参和灌婴的汉军,他们是刘邦的亲信;张耳自成一派;陈豨、冷耳也不可能真心效力韩信。

    汉王刘邦虽不能亲临北线战场,但却时时在为北伐联军的兵力结构进行着调整和布局。

    而韩信是纯粹的军事统帅,战争以外的事情较少去考虑。

    由于攻略西魏所俘获的士卒大部分都被刘邦带走,韩信认为攻赵的兵力不足,且眼下时机也不好,便当机立断,决定先北上攻取代国,再伺机东进。

    北伐大军在河东郡平阳休整训练期间,韩信已经派出多路斥候前往代地获取情报。

    经过一番时日的情报搜集,代国境内的情况基本被韩信掌握。

    代国目前治下有三郡,代郡和雁门郡大部分地方都在代军手里,但云中郡几乎全部在匈奴的控制之下。

    而代王陈馀还留在赵国辅佐赵王歇,代国此刻只有两部人马,由代相夏说和太尉冯解敢分别率领。

    代相夏说是代王陈馀的亲信,从陈馀当年担任赵王武臣的大将军时,夏说就跟随其左右。一直到巨鹿之战后,张耳夺了陈馀兵权,夏说仍旧不离不弃,跟着陈馀到南皮建立侯国。后来又作为使者前往齐国向田荣借兵,在灭张耳常山国的战争中,夏说也立有不少战功。无论是忠诚度还是能力,夏说都配得上代国相国的职位。

    而太尉冯解敢原先是秦将王离麾下的战将。在巨鹿之战前,王离将边境秦军大部分调走,只留下冯解敢镇守雁门郡继续抵御匈奴。当时冯解敢兵力虽不过千余,但全都是骁勇善战的秦军铁骑,利用地形之利,竟让匈奴始终无法在他手里占到便宜。

    项羽灭秦后,改封赵王歇为代王歇后,秦将冯解敢只是名义上投降了代王,仍然在雁门郡独自领兵。代王歇为了笼络冯解敢,拜其为代国太尉。后来代王歇南下攻击常山王张耳,太尉冯解敢按兵不动,没有参与。再后来代王歇改称赵王歇,封陈馀为代王。陈馀没有返回代地就国,而是拜亲信夏说为代相替自己监国,同时仍以冯解敢为太尉,镇守着雁门郡。

    当韩信率军攻灭西魏国后,赵王歇和代王陈馀仍希望与汉国继续和平共处,可当刘邦把常山王张耳调到了河东郡时,赵王歇和代王陈馀知道自己已再无退路,于是他们决定要先下手为强,遂指示代军南下抢占太原郡。

    此时,刚刚结束魏地战事的汉军,因内部频繁调动整合,主力仍集中在河东郡。西魏国北部太原郡各城邑虽然已经奉诏改旗易帜,但也只是名义上的归顺。

    利用太原郡的这一防务空虚状态,代相夏说立刻率领步骑两万南下。他打算屯兵太原郡南部重镇介休,再派精锐守住太岳山与吕梁山脉之间的狭窄通道,将汉军彻底封锁在河东郡。如果能够成功,代国将增加一个太原郡,这是自己兵力不占优势情况下,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

    然而韩信何许人也?焉能让夏说占了自己的战场先机?

    当代军先锋赶到介休北边不远的邬县时,就遇到了汉军骑哨,同时发现汉军先锋陈豨所部已经率军进驻介休。

    夏说企图将汉军封堵在河东郡的构想,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慢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