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信天下 » 第80章 信守天下(大结局)

第80章 信守天下(大结局)

    汉文帝后元七年农历六月,汉文帝去世。同年六月初九,太子刘启继承帝位,尊祖母皇太后薄姬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窦氏为皇太后。

    刘启即位后,先提拔晁错担任内史,然后又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错经过分析,告诉刘启要特别提防诸侯势力,尤其是实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

    自从当年儿子刘贤被还是太子的刘启用棋盘砸死后,吴王刘濞一直心怀怨恨,再加上本就野心深藏,此时他已为起兵夺位暗中准备了四十来年,他私自铸钱,又煮盐贩卖,为了积蓄力量,他还招纳逃犯,谋反之心越来越显露出来。所以,晁错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王的封地。

    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束手就擒,在汉景帝前元三年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诛杀晁错、安定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为“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起兵于广陵,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兵会合,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吴楚联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国军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

    匈奴的军臣单于也响应叛军起兵大举南下,掠夺了汉朝边郡大量人口、财富,报警烽火更是一度逼近长安。

    攘外必先安内,刘启希望通过怀柔手段尽快抚平内乱,好全力应对匈奴的入侵。

    于是大将军窦婴向刘启引见了曾担任过吴国丞相的袁盎。

    袁盎趁机劝说刘启杀掉晁错,以保国家安全,平息叛乱。刘启采纳了袁盎的计策,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汉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刘启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但杀死晁错并没有让七国军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汉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带领三十六个将军去攻打吴国、楚国;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攻打齐国;派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监视齐国、赵国的军队。

    太尉周亚夫采用截断叛军的粮道然后坚守不出的总体战略,最终成功击溃叛军,仅用三个月将叛乱彻底平定。

    七国之乱,西汉中央政权获得了绝对胜利。刘启趁机将各诸侯王国的权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诸侯国的官吏数量。诸侯王不再有行政权和司法特权。经过七国之乱,诸侯王的割据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这次叛乱,从汉景帝三年正月开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

    受皇帝刘启的影响,整个朝廷内部开始酝酿着一股削藩的气氛。

    很快就有人将目标投向了远在辽东边郡的韩信身上,有大臣上奏认为辽东在七国之乱期间兵马调动频繁,且有大肆囤积粮草、扩充兵马的异常举动。

    刘启在派人调查后发现情况属实,但韩信也有合理的解释——匈奴大举南下,不得不屯粮、募兵以保一方平安。

    然而削藩是皇帝为了实现王朝长治久安的手段,并不需要铁证如山的谋逆证据。

    卫将军壮武侯韩冲耿直上疏替父陈情,被刘启斥责一番后,降爵为关内侯。

    但念在韩信为大汉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这些年又一直兢兢业业戍守着辽东边郡,刘启也不想以谋反的名义来处理,最后以未听诏命而擅自扩军调兵的名义褫夺了韩信的王号,降为淮阴侯,但加封镇国大将军,仍继续统率辽东兵马。

    对于被降爵一事,韩信并未表示不满,年轻的时候他或许会据理力争一番,但如今他已年过古稀,见证了太多人为了争权夺利而身死族灭后,他现在只想替国家和百姓守好疆土,别无他求了。

    然而,与一向睦邻友好的大汉所不同的是,过去频频撕毁和亲盟好协议的匈奴,自从军臣单于上位后,扩张野心空前高涨,自七国之乱爆发时起,便不断派匈奴骑兵南下袭击大汉各处边郡,屠杀和掳掠了大量汉民,匈奴人所过之处,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七国之乱结束几年后,忍无可忍的汉景帝刘启终于决定要对匈奴发起一次强硬的回击,以粉碎军臣单于的野心。

    数十万汉军和战马开始陆陆续续向各边郡集结,辽东也收到了作战准备的诏命。

    本次汉匈之战,将由太尉周亚夫担任主帅,统率数十万汉军主力从燕、代、河套等地出击,镇国大将军韩信兵力有限,只需在东线牵制住匈奴左贤王部即可。

    随着汉军主力在燕、代、朔方以北各地与匈奴展开激战,韩信也联合夫余、鲜卑在东线战场对匈奴左贤王部以及从属其作战的乌桓部落。

    韩信率领辽东四万大军加上夫余军一万、朝鲜军一万,共计六万人马从辽西经西拉木伦河走克什克腾攻入原属乌桓,现已被匈奴左贤王部控制的领地。

    鲜卑两万骑兵沿阿尔山南下,自北向南参与对匈奴的进攻。

    由于东线各部人马行动迅速突然,乌桓部被鲜卑部率先击破,这两家本就同出东胡部落,再加上匈奴一直对草原其他部族蛮横霸道,乌桓部当即选择倒戈加入到对匈奴人的夹击之中。

    随着从燕国翻越燕山山脉赶来的汉军加入战场,陷入多方夹击中的匈奴左贤王部很快被歼灭大半,余部仓皇逃窜逃亡漠北。

    东线战场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各部人马开始扎营休整,汉军的辎重也陆续送达草原,为大家带来许多装备和物资补给。

    一个月后,随着漠南几场大战的胜利,匈奴各部开始向北转移,汉军主帅周亚夫决定乘胜追击,在边境撇下大量步兵部队之后,二十万汉军骑兵开始向草原腹地挺进。

    东线方面,虽然感觉汉军主力冒然深入草原腹地不妥,但此时已来不及劝说周亚夫撤兵,韩信决定率领东线联军北上至鲜卑与匈奴交界的区域,在那里打几场局部战役,迫使匈奴分兵。

    漫长的草原行军开始了。

    又过了两个月,前线战报传回东线,汉军骑兵主力在堪宏戈遭遇匈奴三十余万骑兵包围,目前已退守至堪宏戈附近的山里结寨固守等待援军中,但由于随军粮草有限,形势十分危急。

    堪宏戈战场的情况虽然令人心焦,但东西战场相距数千里,此时想要驰援过去起码两个月以后了,而且东线骑兵有限,就算赶过去也难以攻破数十万匈奴骑兵的包围圈。

    韩信在边郡经营这几十年来通过与草原各部势力的接触,他很清楚匈奴可以调动的骑兵规模大概有多少,此时堪宏戈那里应该聚集了匈奴八九成的骑兵,这意味着此时辽阔的匈奴领地正处于难得的兵力真空期。

    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莽莽草原,韩信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进攻计划……

    此时东线联军已经从鲜卑领地补充了新的战马,后续进入匈奴领地后,随着交战的持续,马匹可能难以及时补充,所以只能多带马匹少带人,在到达呼伦湖之前,韩信就已分批次遣回大部兵力(主要是步兵)回防东线各个重要据点后,东线进攻纵队被精简为两万辽东骑兵和一万鲜卑骑兵,以及近十万匹战马。

    韩信新的攻势开始了。

    他率领着三万骑兵纵队从鲜卑领地一路向西进攻,快速突入匈奴领地纵深,沿途大小匈奴部落的青壮男丁早已赶去参加堪宏戈战役,根本无力阻挡韩信骑兵的进攻,匈奴贵族被杀死许多,牛羊也成为了大伙儿一路行军的口粮。

    一个月后,韩信骑兵已攻至克鲁伦河,歼灭了正在这里休整的左贤王残部。可怜这位左贤王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连地盘都不要了,一路向北逃窜千里,还会被人追杀。

    通过对匈奴官员的审讯,韩信得知此刻军臣单于正在匈奴王庭龙城,且那里仅有万余骑兵留守。

    又经过一个月的向西进军,韩信大军终于抵达龙城。

    韩信原本打算悄悄靠近后再发动奇袭,无奈军臣单于的王庭聚落设置在一片视野开阔的平原之上,匈奴哨骑很快发现了韩信这支正快速靠近龙城的部队。

    眼见匈奴人已经吹响号角聚起骑兵军阵,韩信也不再浪费时间,迅速命左翼辽东轻骑与右翼鲜卑轻骑率先向匈奴骑兵发起进攻。

    双方号角纷纷吹响,万马奋蹄狂奔而出,整片草原与天空都在回荡着滚滚雷鸣般的声音。

    辽东骑兵大都是辽东渔猎部落出身,每个人都是箭无虚发的神射手,鲜卑骑兵更不必赘述,骑马射箭是他们从小便会的技能。

    这些弓马合一的轻骑射手们根本不与匈奴骑兵做近战肉搏,而是利用自身快马的机动性,始终绕着匈奴骑兵队伍转圈跑,不时对着圈中的匈奴人射出箭雨。

    经过半个时辰的交锋,一万多匈奴骑兵已经损失近半,剩余还在继续战斗的也已经渐渐人疲马乏。

    “呜——!呜——!呜——!”总攻号角吹响,由钟离眜指挥的一万铁甲重骑开始发起冲锋,沉重的铁蹄、甲片声音远远传来,震颤着每个匈奴人最后的一丝抵抗意志。

    轰!铁甲重骑如同一支黑色巨锤瞬间砸开匈奴骑兵队形,弯刀皮甲的匈奴骑兵在近身对抗铁甲骑士时完全不堪一击,几个来回便被冲得七零八落,数千匈奴骑兵不到半个时辰便被钟离眜杀得全军覆没。

    “军臣单于往西北方向跑了,快追!”眼尖的鲜卑骑手大喊道。

    数千轻骑手闻声立刻策马展开追击,远处千余匈奴骑兵正在迅速脱离战场。

    悍不畏死的匈奴单于死士不断在途中脱离队伍反身与追兵厮杀,经过几个昼夜的连番追击,追兵们终于成功将匈奴军臣单于斩杀于哈拉和林。

    然而,孤军深入匈奴王庭突击匈奴单于,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堪宏戈战场上,三十余万匈奴骑兵主力的包围圈并未能成功将汉军骑兵主力全部困死,因为得知前方战况危机的汉景帝刘启立刻派遣韩冲、李广、程不识等大将率领援军赶到了那里,成功撕开了匈奴人的包围圈。

    眼见战机已失,匈奴各王纷纷率领部众回撤龙城,结果正好撞上刚刚结束战斗的韩信军队。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韩信一次又一次率军向南发起反击,试图冲出包围圈,无奈匈奴骑兵层层叠叠,轮番冲击之下,始终无法突围。

    匈奴人似乎并不急于立刻歼灭韩信等人,他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军的一支偏师,误打误撞进了草原深处,正好可以围在此处作为诱饵,吸引更多汉军前来送死。

    直到一周后,被匈奴主力派回龙城报讯的人马赶回,众人这才得知王庭已毁、军臣单于被杀的消息,单于之弟左谷蠡王伊稚斜既怒且喜,一面下令大军立刻对韩信军队发起总攻,一面开始谋划、串联匈奴各部势力支持自己上位。

    匈奴的总攻开始了,面对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而来的匈奴骑兵,韩信毫无惧色,转头望向身边盔甲已经被敌人鲜血染红的老将钟离眜,笑道:“老伙计,此情此景,与当年垓下之围相比如何?”

    “呵呵,在我看来,这些匈奴人不过是一群聚众而威的乌合之众罢了,岂能跟我们楚汉的壮士相比?”钟离眜擦了擦自己长戟上的血水,“待吾再来一次冲锋,一定能带大伙儿杀出重围!”

    眨眼之间,汉匈骑兵再次激烈碰撞厮杀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