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后唐幻世 » 第十一章 晋汴

第十一章 晋汴

    看过了幽州来文之后,即喜且忧,暗中也是佩服朱温拿捏的时间真是准,我这边刚刚战罢,他就兵发河东。

    一篇乃刚至幽州协助重文和杨再海防御的信成国手书,文中就而今晋汴再起纷争格外关注,此次战事不论这两家孰胜孰败,必定影响日后安东发展,甚或也大唐国运亦有极大关联;另言:至此乱战之际,正是吾军南下契机,至不济也应克服原属河北道南部,被朱温占据有年的战略重地-定、恒、魏、博诸州,最起码要收复定,恒二州,如此才能不受至于人,反过来却能进退自如,南下可攻汴,西去可取晋,此二州对于安东势大后进兵中原来说是重中之重。

    在信里信成国提有两策,其一,分兵两路于易州、沧州,一向西南,一向西北,直插深州、德州腹部,顺势夺下被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盘踞的定州,而后作欲大举南下之势,威胁汴军东部缓进,置莫州、瀛州于吾军包围之内,如此可达到疏解晋王原本被安置在蔚州剑指飞狐的李存孝部,有其回救晋阳,定可与敌混战不休,安东正可趁机收渔翁之利,或能不费兵卒收下蔚州;其二,全力拨出一军于易州直下,力求先克定州,再下恒州,此如强插铁锥于晋汴两块铁板之间,只要巩固两地,他日是战是和安东都能占得先机。观之信成国的对行军计策,此次战事的各方可能得益大胆猜测,却惟独没有谈及安东是否援手河东,出于什么名号。

    第二篇又是一封河东来信,还是太子所书。仍是秉承方才那份信中对早日同我相见的极度期望,不过地点已从晋阳变为龙泉府,真乃奇哉怪也。太子假说时下河东已起战乱,恐于王弟不妥,所以自己将动身前来渤海。另外信中又提到为保路途安顺,还望严制安东兵卒云云,隐讳地期望此时安东不要贸然出兵,趟这混水。这封信虽也词语工整,但对安东军的关注更甚于兄弟重逢,写的太是露骨,怕是李克用在旁撺掇所写。

    没有想到独眼龙也有求人的时候,是汴军进军顺利,李克用慌了手脚?还是以退为进,反其道而行,诓安东军应时而动,帮他解东面定恒之围?

    送信来的朴在宪定是看过了文中内容,我随手递给李彝超“学习”,惊喜过后,不由地迟疑起来。感叹天赐良机,欢喜之余,内观安东境内,虽说渤海一战未有什么大的波折,军马尚属完备,但于战备物资而言,却丝毫没有省下,十数万大军近一个月的消耗极巨。再说渤海离恒定二州尚远,谁也说不准这次是不是和以往一样,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可能还没等安东大军到达,战事就已经完结了。另外渤海新定,亦是阻挠调大批安东本部军马南下的因素。

    但是如此良机,不容错过。朱温一定认为此时安东断不会南下,因而才敢让王处直,葛从周出恒州,定州。兵者诡道也,以有心算无心,我就是要打他个措手不及,当机立断,立刻命朴在宪写下文书,快马往送安东与幽州,令重文出原幽州兵攻定州,恒州,出原沧州的横海军攻瀛州,冀州,令驻守在营州防范契丹的兵马南下以为后援,其他军务由幽州重文,安东重智自行定夺。另外强调横海军必须攻下瀛州,打通与易州的通道,之后再从南向北攻打恒州,与幽州兵合力截断恒定两路汴军的归路。我心中还在暗想,若是能将朱温的左膀右臂葛从周困死在河东,那头瘟猪会不会发疯呢?

    我这边忙的热火朝天,那天的晋汴大战进行的更是激动人心。

    氏叔琮引领大军,一路高奏凯歌,先是攻破天井关,入军昂车,数次大败周德威,大破其胆,吓得泽州刺史李存璋弃城而逃,与周德威一起退入晋州,紧接着数日间即攻克泽州全境。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李克用为了战局,不等不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首次遣使以重币和书信请求与朱温修好,同时不得不把蔚州的李存孝调了回来,在这一点上,独眼龙也是冒了天大的风险,实在是没有办法,只有李存孝才能降服氏叔琮,现在只能期盼安东不要在此时落井下石了。

    而朱温在收到李克用的修好文书,将重礼也收下了之后,却指使敬翔在使者的面前将李克用好一顿臭骂,指责李克用的书信写的傲慢无极,看不起他,断不会撤兵,最后让使者回晋阳告诉李克用,若想息兵,惟有李克用亲自前来谢罪。呵呵,试想李克用都被逼入绝境了,修好的书信里怎会书辞蹇傲,白白让朱温发了笔小财。

    未靖其功的使者只好无功而返,但是他来时经过的州县都已经改名换姓了。一往一返,仅仅十数日,战局又是急转直下。氏叔琮拔泽州,进攻潞州,还没开打,昭义节度使孟迁就来请降,连同的还有河东屯将李审建、王周率领的一万步军、两千马军。攻到了李克用女婿河中节度使王珂把守的晋州边上,而侯言的大军在阴地关又截断的他的退路。

    王珂本就懦弱,看到汴军勇猛异常,早就吓得屁滚尿流,倒是他老婆有见识,马上写信给她老爸求救,可惜李克用现在自身难保,哪还顾的过来他们啊,立刻回书一封,信中只有一句话,寥寥数字:你可与王郎弃城出逃!

    仅仅半月时间,汴军已连夺数州,南面氏叔琮逼至晋州,而北面成德兵也攻入了井径关,与叔琮烽火相应。李克用的地盘缩水了几近一半,威名震天下的晋王十三太保也是败的败,逃的逃,只剩下勇南公李存孝还未出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