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三十九章 雅娴婚事一波三折

第三十九章 雅娴婚事一波三折

    新的一春来临,终于到了春闱会试的时候,长生考试前总说书没学好,说一回就被父亲训一回。

    原本做好了长生会落第的打算的二爷夫妇,待发榜时突然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春闱发榜,长生挂榜末尾,中了会试最后一名,最后一名也是榜上有名,殿试只有排名,没有淘汰,这下家里两个大儿子都已经考上,二老爷的脸彻底挣回来了。

    原本二爷倒还好点,二爷自己是考过的,知道考试也靠点运气,长生这孩子资质不如长久,以后还要费心指点些。贾夫人是大喜过望,惊觉佛祖显灵,立马跑去寺里撒钱捐米,忙的不亦乐乎,寺庙里和尚热情四射的接待贾夫人。

    二爷原本想着,若是长生落榜,就叫婉言不要再去寺庙里了,此番长生高中,贾夫人直接就信上了,生怕不够虔诚,得罪佛祖。二爷又觉得,反正花不了两个钱,比起一些信心深的,庙里日夜供海灯,家里还养一大帮和尚尼姑,可就不知好了多少倍,婉言愿意就让她去吧,有信仰是好事。

    贾夫人后来还想把二爷一起给拖带上,不过这个二爷就没答应了。

    殿试长生前进了一名,考了个倒数第二,不过好歹进步了,此时也有了进士功名。长生时年二十,真说起来,他大哥长久还是二十一岁中的探花呢,这么一想,突然就觉得长生是真给家里长脸了。

    发榜当日,二爷和夫人一早得到消息,长生特意跑上街,在榜上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后,终于踏实了,兴冲冲跑回家告诉母亲贾夫人,当时二爷也在屋里。贾夫人听长生说完,激动的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生儿,你是好样的,这回真给你爹娘挣了脸,母亲这就备一个大红绸花和一匹骏马,你和你爹你大哥高中时一样,也走马游城夸耀一番,让人都看看我们府里的儿郎多有出息。”

    贾夫人也不是乱说,三甲夸功名是朝廷规矩,但很多大户人家孩子中进士后,每回也有不少自备行头走马游城夸耀的。

    二爷听完差点没歪倒在座椅上,自己兄弟三人中,就自己中探花时走马夸耀了,大哥浩瀚二甲第三名都没夸什么,三弟浩荡挂榜中间就更不用说了,儿子这一代也就大房的长青中榜眼,自己的长久中探花时走马夸耀了,大哥家的三友,二甲第一还不如意,三弟家的长平,二甲第五也无话,偏偏自家这个会试倒数第一,殿试倒数第二,还要游城夸耀一番,前三名夸耀还好说,倒数前三名也夸耀,夸什么?运气好?

    二爷好不容易缓过来,却瞧见长生一脸欣喜的盯着母亲,摆明了跃跃欲试,于是连忙喝止,然后狠狠训了儿子几句,长生一个枣子还没吃出味道,就被爹一巴掌给打吐出来,训的灰头土脸的。

    功名一成,贾夫人立马张罗着给儿子说亲。如今的二爷府可不是前些年,不止老爷夫人都是公府侯府的尊贵出身,家大业大,如今浩然官至从二品,手握实权,长久也在朝为官,雅颂雅贤都嫁给了侯府的世子世孙,家门荣耀日升。

    虽说长生只是二爷的庶子,但是有进士功名,模样长的又像浩然,虽差长久两分,但也仪表非凡,英俊潇洒。亲事还没提,就有好多媒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贾夫人本想找一个勋爵人家的,毕竟老三家的长平长安娶的都是侯府的嫡出千金。可是二爷不答应,嫁女儿门第可以高点,为了让孩子以后多享清福,但是儿子娶媳妇就不要找有爵位的,因为长生是庶子,本来性子就弱一点,要是娶了个门第高的,以后就会被老婆管的厉害,在官场上混,性子太弱可不行。

    贾夫人想想,觉得二爷说的有理,毕竟自己的大儿媳宋氏出自官宦世家,家中三代在朝为官,对久儿仕途的助力毫不逊于浩然二爷。

    后来贾夫人就为长生也寻了一户官宦人家的女儿,张氏丽珂父亲兄长两代官身,家族进士举人世代辈出,为官者俯拾皆是,书香门第,科举世家。张氏家族虽不如大儿媳宋氏家族在官场那么强盛显赫,但也根基稳固,实力雄厚,丽珂容貌虽不如大儿媳海英惊艳美丽,但也极清秀漂亮,让人看着就觉心生好感。

    长久的婚事是二爷亲自给寻的,长生的婚事,前后完全就是贾夫人一手操办,贾夫人惊喜现在家里在官场又多了一门显贵亲家,浩然两子都已为官,而且还年岁不大,如今家世日盛,贾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每日都忙活的乐颠颠。

    长生婚事热闹的不逊长久,张氏进门后对贾夫人十分恭敬孝顺,但是对薛姨娘就淡多了。

    这头才忙完长生的婚事,贾夫人立即就忙着为雅清寻婆家。因雅清今年一月已成及笄大礼,贾夫人之前操心长生的功名和婚事,就一直没来得及留意,这下长生的终身大事忙完了,贾夫人就赶紧为雅清的婚事忙活起来。

    贾夫人之前与二爷和好后,顿时贤德名声大噪,众人忽的觉得误会了贾夫人多年,她实是个大善良人,看她为庶子庶女的事前后忙活的,这若不是百年难得的好嫡母,哪里能做到这样。

    不过名声归名声,亲事归亲事,贾夫人为长生说亲顺当,本还以为雅清的婚事更好说,所以一开始信心十足。

    真要谈婚论嫁,庶子和庶女又不那么一样了,儿子多是父亲教导,又不用嫁到人家去,宗法上不涉及爵位承袭的嫡子和庶子,地位本就差不多,对外都代表家门,何况一个有功名的男人,光宗耀祖,给家门长脸,根本不会有人再说什么嫡庶,男人有本事有人品就好。

    大户人家娶媳妇是要撑门面续香火的,门第高一些的人家,一听是个庶出的就不想要,根本无心看看女孩的诗书行止如何。

    贾夫人当然不愿意让才貌双全的雅清低嫁,何况雅清这些年教养的极好,家里为雅清特意请了先生,雅清的诗书规矩和行止做派比一般人家的嫡女都要好,贾夫人这些年一出门就把雅清带在身边,吃穿用度和嫡出的一般无二,见识也广,怎能因一个庶字压在头上就屈就,婚姻可是事关一辈子的幸福。

    真要主动与贾夫人透口风的也不少,家里也高低都有官职产业,但有爵高官家的,不是顽劣至极没啥出息的小嫡子,就是个不怎么样也没功名的庶子,横竖都不是什么有功名有本事的,有些还是根基浅薄或者大势将去,想要借二爷的力东山再起,贾夫人探明后心里暗怒:“你家舍得出儿子换一门显贵亲家,我家还不能出力再倒贴女儿,闺女又不是丑到嫁不出去了。”

    贾夫人不敢留意太久耽误了雅清年岁,所以心里急,忍不住对中意的人家主动探起口风来,让贾夫人没料到的是,和人没说两句,人家就先问起雅慕的生辰年月,还说了一团谄媚巴结。贾夫人又生闷气了,雅慕才多大呀?自己宝贝女儿还能给人家作童养媳不成,这也过分了。

    二爷看到妻子好几次回来都不怎么高兴的样子,还骂那些王八蛋有眼不识金镶玉。二爷都给听笑了,就安慰妻子道:“好在那些王八蛋是婉拒了,咱们才没把丫头往火坑里推不是?”

    贾夫人一听,觉得夫君言之有理,顿时喜上眉梢。

    二爷好几回都想告诉妻子自己的打算,自己现在正在今年新发榜的进士里瞧着,想为雅清寻个门第简单,人品尚佳的夫婿,雅清碍于庶出,嫁不了高门,但好歹是自己的女儿,想找个有能耐有人品的上进夫婿,那肯定没问题的,婉言何苦这么烦神呢。

    可是每次还没开口,贾夫人就一脸笑容的叉开话题,表示自己没事,后面还要雄心勃勃的继续奋斗呢,好几回二爷都被打断开不了口。

    贾夫人不信这个邪,现在她在贵圈颇有美名,一有聚宴的机会,大家都会叫她,于是贾夫人每次都把雅清锦衣宝饰的精心打扮一番,然后带着一起出去,叫众名门夫人都看看,我家丫头的举止做派,诗书规矩,比你们家哪个嫡出的差了?真要顾个嫡庶,忘了人品,将来有悔青了肠子的时候。

    此计果然高明,许多之前不想考虑庶出的人家看着看着就动心了,若非贾夫人家中几个孩子都太过引人注目,众人私底下也留意的清清楚楚,知道雅清是庶出。那些不知道的乍一看见雅清,怎么都觉得这行止比一般人家的嫡女气派多了,诗书模样无不千里挑一。

    贾夫人前后一通费心忙活,很快好亲事也有眉目了,贾夫人在一群有意的人家里瞧上了闲逸伯的儿子杨规,虽说闲逸伯府不显贵,在勋爵里实力算倒数,相比其他抛来万分热意的人家也算落后,但是有几样极大的好处,就是伯爵爷夫妇只有一个儿子,雅清嫁过去后,将来这伯爵府迟早是雅清当家,且伯爵府人口简单,伯爵夫人为人极好相处,独子杨规长的一表人才,看着行为也踏实,估计将来定有出息,这样雅清进门后的日子会过的很舒坦。

    虽然闲逸伯夫人和贾夫人私下说的已经算定下了,但是贾夫人措辞婉转,语意含蓄,闲逸伯夫人摸不准贾夫人水深,一时不敢向外放出口风,与伯爵爷慎重商议后决定,首先这大婚礼仪起码要办的叫女家满意才行。

    薛姨娘见女儿婚事这么久没说好,还当夫人不用心,反正现在薛姨娘也可以随便出门,长生高中娶亲后,就更加体面,还私下结交了几位小官家的夫人,既然夫人不肯用心,薛姨娘就决定亲自出马。

    京城是首善之区,全国最讲宗法礼仪的地方,这里人家的小妾,就是再得宠,那也是上不得台面的,富贵人家打交道的门路,更是七拐八绕,薛姨娘是个商贾之女,本就没什么贵圈见识,何况二爷府里一直都是贾夫人当家,如今贾夫人还是多年专宠,真要有点头脑的,就算不敢得罪李大人的小妾,但都肯定不会理会薛姨娘。

    薛姨娘嫁给二爷时,二爷是正五品内阁学士,品级不高,实权极重,负责皇帝的诏书起草和票拟批答,一手好字也得皇上青睐,因此在这个职位上待的时间也久,升到四品时,是时左通政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极具实权,干了不到几年,就接连升级走了,现在坐在吏部左侍郎的椅子上,就在等着尚书的位子。

    薛姨娘不懂官场门道,只知道二爷当初的五品很厉害,现下自己也结识了一位五品官的夫人,正五品上林苑监右监正郑守兵大人的妻子尹氏。

    上林苑的苑地设在京城周边,这个职位就是负责掌管生产供应皇宫的膳食鱼肉,苑囿花木,不过上林苑右监正郑守兵大人在京城里有座府邸,其妻尹氏,原是位未入流的地方小官的女儿,还不识字,但尹氏驾驭丈夫的本事一流,郑大人十分听老婆的话。

    郑大人有一个儿子,如今在县学里读书,“据说”是个秀才,说明也有功名,但薛姨娘不知道郑大人的儿子二十出头了都还没娶到媳妇,是因为太懒,父母也太不会做人。

    尹氏虽无知识,但是人住在京城里,怎么也知道那个叫李浩然的官厉害,眼前看她家的小妾都这么体面,这一身行头和出门的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大官家的一品夫人,且尹氏与三房的秦夫人之间还有一段说不清的故事,郑守兵的三弟郑守让也把宅院置办在浩荡三爷家府邸的隔壁,郑家一家都对秦夫人家中的进出事项观察许久,秦夫人这一年来因为尹氏,日子可不好过,眼下尹氏想到自己对秦夫人的设计,便对着薛姨娘胡吹了起来。

    薛姨娘跟了二爷以后,也就没操心过人情事务,还当尹氏说的是真的,也就对尹氏“推心置腹”起来,说自己是富商之女,手里有一份的体己,足足上万两银子,还从来没动过,在府里二爷赏赐不少,儿子又不用自己操心,这些钱将来都会给雅清。

    一听说有这么多钱,见钱眼开的尹氏就犯神经了,于是扯破牛皮,说有哪个二品大官家的女儿,要带几万银子的嫁妆,还非自己儿子不嫁,自己儿子怎么个貌比潘安。

    薛姨娘虽没心机,多少还不傻,看尹氏说的太不像了,尹氏说话半闭着个眼,年纪大了也不保养,看着很不怎么样,她的儿子能有多好看?大官家的女儿看上她家什么了?抬头看看她家里,什么值钱的都没有,比自己屋子都不知差了多少,和自家夫人比起来,哼哼,所以薛姨娘也就不想理会这个人了,然后,没等尹氏吹完,匆匆起身告辞,以后也不想来了。

    薛姨娘还在车里郁闷今天出师不利,跟着的仆人却觉得姨娘今天太不会说话了,且别说雅清小姐的婚事夫人现下在忙,她本不该插嘴,但她不但在外头说了,还和人什么话都讲,简直跌了府里脸面,得回去报告夫人。

    尹氏这头是见到风就是雨,立马出门找个官员家的娘子聊起来,说那个叫李浩然的大官,死活要把女儿嫁给自己儿子,嫁妆都是随自家开口,银子少说都陪嫁个八九万两,刚刚李浩然媳妇还来了自己家,和自己说着舍不得走,她女儿要是嫁不了自己儿子,就不活了,自己还不太想睬她。

    这个官员家的娘子,本不想理会尹氏这种疯子,但一听说李浩然的名号,也就被话题吸引了,这才认真的听尹氏说完。

    其实不是话传得快,而是有很多人想巴结李大人,甘当耳目,腿跑得太快。尹氏一说完,这位官员家娘子即刻就派人递消息,她家也在六部任职的相公一听说,立马特意找到吏部拜访李大人,把李大人拖到一边,耳边偷偷说几句。二爷听完惊得恶狠狠盯着这官员,这官员立马赌咒发誓说自己说的是真的,二爷立即和莫尚书打声招呼就匆忙赶回家了。

    贾夫人派去跟着薛姨娘的仆人和浩然二老爷是同时赶到上善堂的。是时上善堂内,贾夫人坐在明间太师椅上教导雅清,得知雅清前几日隔着帘子瞧过杨规后觉得有意,贾夫人便热情洋溢的与雅清讲关于嫡庶的哲学:“别人说嫡庶的时候是在比娘,而你只要比爹就行,人家说自己是嫡出的,不过炫耀生母罢了,你只要记得你是我女儿足矣。”

    贾夫人话还没说完呢,二老爷就跑进来了。

    二爷丢人丢大发了,未知后面如何收拾内宅,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