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全集) » 第44章 见义勇为成被告

第44章 见义勇为成被告

    上班不久,侯沧海参加了江州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获得了江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荣誉,风光了一把。

    江州市社会治安问题不小,黑恶组织猖獗,街上、公共汽车上小偷胆大妄为。正因为此,当主持人讲述侯沧海事迹之时,在场之人都发自内心地为勇斗小偷的侯沧海鼓掌,掌声雷动。

    侯沧海站在舞台中央,望着热情的人们,想到自己政法委干部的身份,暗自惭愧。从这个身份来看,他觉得比不上同时受表彰的另外三名见义勇为者。他站在台上捧着鲜花之时,用心捏了捏装了一万元奖金的信封,幸福感又油然而生。

    江州市委政法委书记蒋强华作了总结讲话:“见义勇为行为代表一种精神、一种风尚、一种向导。江州市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急需倡导爱国爱民、尊老爱幼、乐于奉献的新风尚。见义勇为就是新时期新风尚的具体体现,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的精神食粮……”

    会后,山南法制日报社的记者汪勇找到了侯沧海,做见义勇为专访。

    汪勇者年龄约在四十来岁,面相并不出老,头发半白,很有特点。他请侯沧海来到一个安静房间,经过简短交流以后,道:“那我们就开始吧。”他盯着侯沧海眼睛,道:“你经常坐公交车吗?”

    “是的。”

    “以前在车上看见过小偷吗?”

    “我需要说实话吗?”

    “当然。”

    侯沧海想了一下措词,道:“如果我说出真实的想法,有可能给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抹黑,你们能采用吗?”

    “我会组织语言的。这不是针对你一个人的采访,另外三名同志我都要采访。”

    “我经常坐汽车,偶尔也能看见小偷。”

    “你以前管了没有?”

    侯沧海总觉得汪记者的话里有陷阱,道:“说实话,以前我见过,但是没管。”

    “这一次为什么要管这事?”

    “小偷太猖狂了,当着全车人的面偷窃,还要硬抢,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站了出来。我站了出来以后,车上其他乘客也就跟着站了出来。这是真实状况。小偷进派出所,关不了几天就放了出来,不少见义勇为者受到报复。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见义勇为的原因吧。”

    汪勇严肃的脸上有了笑意,道:“你说了真话。不管怎么说,你能克服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内心胆怯,勇敢地站了出来,这就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是货真价实的先进个人。再问你一个问题,当时小偷跳车逃跑,然后被群众追上,被狠揍了一顿,我听到一个说法,你当时扔了一块石头?”

    侯沧海断然否定道:“我没有扔石头,只是在后面大叫。”

    汪勇又问了七八个问题,关上笔记本时,随口道:“你要作好心理准备。我去采访住进医院的小偷时,无意中遇到一位律师,他在准备材料,可能对你不利。”

    侯沧海惊讶地道:“为什么?”

    汪勇道:“小偷家人认为被石头砸中,受到了故意伤害,要起诉你,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就是听到了几句。我进入病房后,他们没有再谈这事了。”

    参加见义勇为颁奖仪式,不料意外得知自己即将陷入“见义勇为被起诉”的陷阱之中,与记者分手以后,侯沧海便给吴小璐打电话。在这次颁奖议式上,邀请了受助者参加活动,除了吴小璐毫不犹豫参加这次活动以外,其他受助者都以种种理由没有参加大会。正因为此,侯沧海对吴小璐挺有好感。

    散会以后,吴小璐独自走在街上,接到了侯沧海电话。

    她也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医生,准确地说,是上班时严肃冷静,下班时容易陷入白日梦的女医生。最初在公交车被抢又被救的一两天,她做了一个“英雄救美后英雄与美女坠入爱河”的经典白日梦,这个白日梦做起来非常舒服,有情节有人物还加入许多戏剧冲突。可惜侯沧海身边跟着一个养眼美女,这位美女还是其恋人,这就让吴小璐的白日梦嘎然而止。

    侯沧海道:“吴医生,在哪里?”

    吴小璐在这一刻有又点委屈,道:“我不是吴医生,我是吴小璐,朋友们一般都叫我小璐。”

    侯沧海这才记起吴小璐曾经专门说过,穿上白大褂才是吴医生,穿上寻常衣服便是吴小璐,他重新问了一遍:“吴小璐,你在哪里?”

    “散了会,我在逛街。”吴小璐又道:“你别叫我吴小璐,很生分的,就叫我小璐吧,朋友都这么称呼。”

    熊小梅长得漂亮,个性独特,但是不会撒娇,这和她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吴小璐从相貌到身材其实都稍逊于熊小梅,其最大特点是皮肤好,白皙得有些透亮,在侯沧海脑海中浮现起“吹弹可破”四个字。吴小璐另一个特点就是脱下白大褂以后就很喜欢撒娇,特别是在她喜欢和亲近的人面前。

    侯沧海迟疑了一下,道:“小吴,我有事找你。”在他心目中,去掉姓只叫名是很亲密的叫法。比如叫熊小梅为小梅是经过牵手之后的称呼,“小璐”有点叫不出口,叫小吴比较合适。

    吴小璐接受了小吴这个称呼,道:“好啊,我在新华书店等你,我经常在这里看书。”

    侯沧海迈开长腿,不到十分钟来到了吴小璐身边。吴小璐看书时十分专注,没有注意到身边来人。侯沧海道:“小吴,看什么书,这么专心。”吴小璐闻声才看见站在身边的侯沧海,道:“随便拿起一本书闲翻。”她将书插进书架,微微仰着头,笑了笑,道:“找我什么事情?”

    侯沧海身高一米八,熊小梅接近一米七,两人交谈基本可以平视。吴小璐身高有一米六多一点,与侯沧海说话需要稍稍仰头。她得知侯沧海有可能当被告,吃惊地捂着嘴,然后道:“怎么还有这么无耻的人,这是猪八戒倒打一钉耙。”

    “有一件事情要请你帮忙,你有同学在江阳医院没有,我想了解一下那个小偷到底受了什么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侯沧海确实扔过一块石头。在他记忆中,这块石头距离小偷挺远,根本没有砸到小偷。他想通过小偷的伤势来确定自己的记忆。

    “我有同学在江阳区医院工作,应该能够打听得到。”吴小璐又道:“你是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成了被告,难道政府不怕丢脸吗?”

    侯沧海道:“小偷拿起法律武器,政府不能违法阻止其起诉。现在我不考虑政府的脸面,首先得保证自己无事。”

    与吴小璐交流之后,侯沧海又跟开档裤朋友周水平联系。周水平是科班出身,又在江州检察院工作,满口答应作为侯沧海的义务法律顾问。当然,这个顾问不上台面的,只是在暗中出谋划策、联络策划。

    及时将两枚棋子布置下去,又将一万奖金存入银行,侯沧海这才觉得安心。

    星期六早上六点半,侯沧海与熊小梅一起来到电科院一食堂。一食堂,后厨已经热火朝开地干了起来。两个大锅,各有十个蒸笼,分别是杜高武和王驼背的作品。前窗有摆有两个蒸笼,每卖完一个蒸笼,就由杜高武或王驼背分别将灶上的蒸笼端到前台。

    这原本是请了两个白案师傅的无奈之举,无心插柳造成了竞争局面,效果不错。侯沧海自己动手做过馒头,有过实践操作经验,再来分别品尝王驼背和杜高武的作品,就心中有数。王驼背做出来的馒头风味更好,充满浓郁面香味,松软而又不失筋道。杜高武采用酵母粉,味道总要逊三分。

    侯沧海站在热气腾腾的蒸笼前开始观察煮饭灶台,准备解决木桶饭提取问题。用人工蛮力提取木桶饭,危险又费力,若是发生安全事故,别说发财,还有可能倾家荡产。

    他坐在灶台边看了半天,还是同意李大壮的建议,充分利用食堂六米多的层高,在一食堂煮饭大灶上方呈垂直角度的两面墙壁上打两个孔,然后买一根钢管安装在两面墙壁上,再安装一个葫芦在钢管上。这样就可以利用葫芦将三百多斤大饭桶吊起来,然后将葫芦牵引至地面推车。

    下定决心后,侯沧海让打小炒孔的泥水匠师傅在墙壁上打两个孔,用来放置钢管。

    要爬到五米多高的位置打孔,泥水匠师傅提出双倍工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一倍半工钱成交。

    侯金玉守着泥水匠师傅开始打孔。

    侯沧海来到江州城南面的农机市场,购买钢管。他在机电市场转了几圈,来到卖钢管门市。和第一次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样,钢管老板压根没有把侯沧海当成客户。

    “老板,钢管怎么卖,好多钱半根?”侯沧海量了量钢管尺寸,用脚踩着一根直径约十厘米的钢管。尽管生在世安厂,他素来没有跟真正钢铁打过直接交道,说话十分外行。

    钢管老板正在喝茶,一口茶水差点喷了出来,道:“你是来自由市场买白菜啊,我们这里是讲多少钱一吨。”

    侯沧海道:“我只需要半根,用来吊东西。老板,哪种钢管可以承重五百斤。”

    钢管老板留着小胡子,一脸精明模样,用脚踢了脚下的钢管,道:“你买一根的话,价格有点贵哟。这根管子是本地小厂生产的,承重一千斤没有问题。今年钢材涨了价,你又要锯断一截,就算你一千块钱。”

    “这么贵?”侯沧海以为一根钢管就是一两百块钱,没有料到老板报出一千多块钱。

    小胡子老板没有回答价格问题,道:“你来车没有?”

    侯沧海道:“没有?”

    小胡子老板道:“你还真是外行,准备扛回去,这一根一百公斤,你怎么扛。这样吧,你出九百块,我开车送你。”

    钢管是一次性物品,贵就贵一次,侯沧海没有再三讲价。

    将钢管送到一食堂,如何安装上去又是大麻烦。侯沧海直接将安装工程包给了打洞的泥水匠,不再由外行指挥内行。

    泥水匠打完墙上的孔洞以后,找了一个工人过来,两人抱着钢管朝竹梯子上走,半根钢管份量仍然不轻,两个人非常吃力地将钢管抱上了五米多高的梯子上。其中一个工人踩滑一脚,差点摔下来。

    看着工人在竹梯子上摇晃,侯沧海一颗心高高地悬了起来。他赶紧将所有员工都赶出厨房,继续站在门口心惊胆战地看着两人抱着重物在梯子上施工。两人根本没有防护措施,如果从梯子上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他越想越担心,手心脚心都有了汗水。

    熊小梅压根不敢看工人师傅操作,站在前窗不进后厨。

    泥水匠似乎根本不在意危险,胆大得无边,先将钢管穿进一个孔,又引导着送进另一个孔。放稳以后,他们用高标号水泥将钢管封住。

    操作完毕,熊小梅想着泥水匠冒着生命危险安装钢管,没有计较价格,痛快付钱。

    服务打扫厨房卫生的时候,杜玉荣和郭加林在后厨闲聊。杜玉荣问道:“安钢管好多钱?”郭加林不停摇头,道:“熊小梅和表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刚才那点活,给一百五十块钱就行了,顶了天给两百,他们给了五百。刚才我问钢管多少钱,表哥吱吱唔唔不肯说,我估计也被敲了敲竹杠。”

    杜玉荣道:“伙食团大进大出,每天营业额高,支出也多,熊小梅花钱大手大脚,心头没有数,估计利润不高。二食堂连老板到员工也就七个人,我们比他们多六个,工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如果我们两个来承包食堂,你要几个人?”

    “你小心点,别人听到还以为我们有啥子想法。”郭加林道:“这种伙食团根本不能用洗碗工,用洗碗工完全外行,我来做食堂,先就砍掉三个服务员,再砍一个白案和一个红案,不要煮饭师傅,不要采购员,增加一个墩子,整个食堂八个人顶了天。砍七个人,节约的工资全部都是利润。”

    杜玉荣轻视地道:“最搞不懂的是采购居然是请的人,这种大进大出的生意,必须自己采购,实在不能采购,定点叫几个批发商送菜。干脆我们把厨房和小厅承包下来,专业人员干专业的事情。”

    郭加林道:“你不要小看表哥,他有些关系网,轻易就将食卫所的人摆平了。”

    葫芦安装完毕,李大壮一张大嘴笑歪了,逮着侯沧海道:“我最怕木桶起锅,吓死个人,现在终于有葫芦了。”

    花了钱,解决心腹之患,侯沧海也高兴,笑道:“李师傅看过绝对双骄没有,里面有个李大嘴,我觉得和你很象。”

    李大壮惊奇地道:“我不晓得啥子绝代双骄,你们这些读书人硬是拽,把我的绰号都猜到了,以前别人就叫我李大嘴。”

    金勇在旁边喊:“李大嘴,李大嘴。”

    李大壮怒道:“老板可以叫我李大嘴,你这个青屁股娃儿不准喊,要喊,老子踢你青屁股。”

    金勇年龄小,出道早,胆子壮,根本不惧李大壮威胁,又叫道:“李大嘴。”李大壮想追过去踢金勇,结果金勇如灵活的耗子,在厨房转来转去,李大壮根本追不上。金勇在逃跑时,接连撞到放在地上的空菜盆,发出咣咣声音。

    坐在后厨的郭加林竖起眉毛,道:“不准在厨房扯皮,滚出去。”

    听到郭加林吼声,金勇不敢闹了,低眉顺眼出去了。李大壮被吼得很尴尬,怏怏地离开了后厨。

    后厨有刀有盆有菜,确实不适宜打闹。侯沧海缺乏厨房经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是郭加林如此吼骂,让一旁看热闹的侯沧海和熊小梅觉得很没有面子。

    夫妻来到了小厅,熊小梅道:“你看嘛,郭加林平时就在厨房一言九鼎,我根本驾驭不住他。”

    “隔行如隔山,厨房里确实要讲规矩,这一次是郭加林做得对。”话虽然这样说,侯沧海对刚才那一嗓子还是在心里有些不愉快。

    忙了一天,解决了木桶饭提取问题,侯沧海很有自豪感。同时,他再次深刻地感受到:说大话容易,做实事难,那怕是解决小小的木桶饭问题,都费时、费力、费钱。

    即将进入一食堂晚高峰时,侯沧海接到吴小璐电话。

    “我问过医院朋友,小偷身上伤不是被石头击中造成的。”吴小璐哼了一声,愤怒地道:“这些强盗还有理了,居然倒打一钉耙。”

    “他们要走法律渠道,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奉陪。”侯沧海清楚地记得当天的事,他确实扔了一块石头,可是那块石头距离目标还相当远。小偷摔是惊慌失措摔倒的,与石头没有任何关系。受伤小偷之所以要告状,想必是另一个小偷看见了自己扔石头。

    放下电话,侯沧海将此事扔在脑后。他刚刚拿到了见义勇为奖,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输了官司,就真没有天理。

    “时间差不多了,你怎么还不去?”熊小梅抽空来到小厅,提醒侯沧海。

    “你在食堂忙,我去下棋,有点不好意思。”

    “今天你把葫芦弄好,立了大功。下象棋是你的爱好,继续保持吧。”

    星期五,市体委老吴打来电话,让侯沧海参加江州市象棋对抗赛,比赛时间在今天晚上。得到了熊小梅理解,侯沧海坐上出租车直奔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