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全集) » 第108章 生命之光永恒

第108章 生命之光永恒

    高州市防疫形势异常严峻。

    4月1日,市卫生局成立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启动《高州市防治非典工作预案》。

    下午五点,高州市召开防治非典工作紧急会议,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做好防治非典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对全市防治非典工作做出部署。市政府确定高州第三医院为高州市防治非典工作唯一的检测医院,医院成立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制定隔离和消毒措施,配备专车运送被感染病人。市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疫情咨询和举报热线电话。

    3日,新增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2例、密接人员11人、隔离121人。

    市委书记看望了锁厂片区隔离点,用高音喇叭做了“万众一心、共渡难关”的演讲,赢得隔离区工人们长时间掌声。随后,市委书记和侯沧海通了电话。

    6日,高州市召开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会议传达了山南省关于开展社会性预防消毒工作的会议精神,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和工作任务。

    即日起,在全市建立疫情日报及零报告制度,各单位每日下午5时前向市政府进行报告。

    市卫生局召开紧急会议,传达市政府会议精神并部署以下工作:迅速建立区、街、居三级网络,落实区、街、居和楼门院四级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居民体温晨检和发热人员跟踪汇报工作,印制下发《居民健康状况普查表》。

    同时,启动社会性预防消毒工作。各区卫生局监督所对辖区内857个相关部门,特别对公共场所、重点部位消毒情况和食品行业、超市从业人员落实行业规定戴口罩、手套售货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

    8日上午,锁厂工地门卫室方向传来“砰、砰”打击声。

    门卫室外面设立了一个拳馆用的拳击沙袋,侯沧海身穿运动短裤,在沙袋前挥汗如雨。直拳、摆拳、勾拳,鞭腿,正蹬,他反复练习大学时期学过的组合拳,最初手还生,如今打得颇为流畅。

    被隔离期间吃得好,休息得好,又有大把闲暇时间,不做运动肯定长胖。侯沧海此时心态摆得极正,全力为解除隔离做准备。每当想起有可能出现的最坏结局时,他就骂一句: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怕个屌。

    这属于侯氏家族的口头禅,以前他不喜欢用,此时此景,唯有这句口头禅才最有激励性。

    办公楼走道上,张小兰坐在左侧角落,陈华坐在右侧角落。她们各坐一角,沉默地观看侯沧海打拳。

    隔离初期,楼上人天天聚在一起议论突出其来的疫情。几天之后,恐惧慢慢过去,他们开始打双扣来消磨突如其来的闲散时间。

    打双扣时,张小兰和陈华组队对战杨亮和王桂梅夫妻。张小兰是象棋高手,打牌水平也高,算牌极准。陈华稍弱,水平也还行。相较之下,另一对选手水准就差得太多,长期被蹂躏。

    今天还是如此局面。连输两局后,杨亮有些急眼,指责王桂梅出错了牌。如果在寻常时间,出错了牌,互相说两句,算是打牌乐趣。自从被隔离以后,王桂梅情绪一直不稳定,时好时坏。今天她很勉强地陪着大家打牌散心,被丈夫指责出错牌以后,心情猛然变得极坏,怒火不可抑制,将扑克牌重重地扔在桌上,开始数落杨亮结婚以来做过的种种错事,边数落边哭。

    在外人面前被揭短,杨亮极为尴尬,准备将王桂梅拉回寝室。两人在走道上撕打起来,陈华和张小兰赶紧上前劝架。

    杨亮用尽全身力气将王桂梅拖回寝室。

    陈华和张小兰在寝室门口听了一会儿,最初王桂梅还是骂人,有撕打声。后来,屋里居然传来呻吟声。陈华是过来人,极短时间就听明白这是什么声音,转身走到走道右侧,看侯沧海打拳。

    张小兰虽然没有真实的性经验,可是在寝室里和韦苇偷偷看过三级片,明白这个声音是什么声音。她面红耳赤地走向左侧角落,也拉了一张椅子坐下。她看侯沧海打拳时,心脏还在狂跳。

    临近午饭,一辆越野车来以警戒线附近,警察们都熟悉这辆车,没有阻拦。陈杰和杨兵下车,朝侯沧海挥手。

    任巧没有下车,坐在小车后排,提着中午为侯子煮的饭菜。她要等到工人们取走盒饭以后,才能悄悄给侯子送饭。

    杨兵站在警戒线边上拨通电话,喜气洋洋地道:“侯子,给你讲一个好消息。口罩全部脱手,利润超高。可惜当初胆子太小,只进了十万元货。”

    “十万元货,利润多少?”

    “除去成本,净赚五万。我本来还想卖高价,你胆子小,不准。”

    “在这非常时期,适当赚钱是多赢。真要贪得无厌,会被工商和公安收拾。这条界限很重要,你要理解政府的行为逻辑。”

    “我其实理解,当初就是胆子小了,少进了货,被楚郎台影响了。”

    二七高州分公司的楚会计目前有了一个响亮口号——楚郎台。绰号来源于葛郎台,结合了本身的职务,变成楚郎台。侯沧海性格强,说一不二,将楚会计压制得死死的。杨兵处事方法与侯沧海略有差异,为了笼络楚郎台,经常给其小恩小惠。通过这种简单手法,杨兵有效将楚会计变成了双面间谍。

    工棚区,蒲小兵充分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将工棚管理得井井有条。

    蒲小兵将工人们分成三个组,选出三个组长,由组长每天组织老工人们量体温并作记录。

    在隔离期间,有两个工人先后发烧,惹得工棚工人们差点情绪失控。侯沧海和蒲小兵带着新成立的临时党支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工人成功安抚。比较幸运的是两个工人都是单纯感冒发烧,吃过退烧药以后,温度很快降了下去。高州三院已经做好接收感染者的准备工作。工人退烧以后,所有医务人员这才松了一口气。以高州三院的设施设备,如果非典病人突然增加,还真没有办法应对。

    临时党支部成员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宣传图画,张贴在工棚四周。宣传图画来自于宣传册,党支部成员采取了漫画的方式进行简陋创作。漫画是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传播知识最快。

    午饭后,工人们选出的消毒组按照规矩开始定时定点消毒,并由班组长进行消毒登记和消毒质量评估监督。蒲小兵监督消毒组完成当天工作后,来到门卫室。他看到堆放整齐的厚厚碗筷,一本正经地道:“那个小姑娘真有心,天天坚持给你送饭菜,娶进家门,绝对是贤妻良母。”

    侯沧海摇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任巧坐在陈杰驾驶的越野车里,听杨兵和陈杰天南海北胡聊。眼见着隔离时间一天天过去,紧张和压抑渐渐消失,她有一种为侯子做事的甜蜜感。

    小车进城,任巧在罗马皇宫下车,到超市采购新鲜食材,准备明天给侯沧海换个花样。

    杨兵回寝室,用钥匙开门。房屋又从里面反锁,无法打开。屋内传来脚步声和孙艺欣的声音:“外面有消毒液,你先消毒。”杨兵依言在消毒液里洗了手。由于每天在消毒液里洗手次数超过十次,两手起皱,如被水泡过多时。

    “喷衣服。”

    “我没有进警戒线,就在警戒线外面。”

    “病毒会通过空气和水传染。你去一次就行了,没有必要三天两头到锁厂。”

    “我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不要嬉皮笑脸,谁跟你开玩笑。你如果得了传染病,我怎么办?你心里只有哥们,没有老婆。”

    这一次侯沧海被困锁厂,江南地产和二七高州分公司绝大部分员工都到过警戒线,多数去过一次,杨兵、陈杰去过多次,任巧天天去。江南地产和二七高州分公司的业务骨干各有一个从来没有到过锁厂警戒线,江南地产是梁期罗,二七高州分公司是孙艺欣。

    杨兵完成了所有进屋准备工作,又去敲门。进入后,孙艺欣站在卧室门边,道:“你先洗澡,衣服扔到洗衣机。”

    杨兵将外套脱了,塞进洗衣机。

    “内裤,一起脱。赶紧去淋浴。”

    淋浴完毕,孙艺欣这才走到客厅,道:“侯子这个经理当得太舒服,什么事情不做,工资比我们都要高。这次卖口罩完全是你出的主意,经手也是你,他凭什么分钱?”

    杨兵在卫生间答道:“你不要老是盯着侯子,他是分公司经理,大事都要靠他。”

    孙艺欣不满地道:“我最看不惯你这熊样,明明可以自己当头,为什么事事都要看别人脸色,我的男人不能这样窝囊。”

    这是孙艺欣多次提起的话题了,弄得杨兵很烦。他开玩笑道:“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不要掺合男人的事。”

    孙艺欣拉开门,怒气冲冲地道:“天天跑去拜见侯沧海,一点都不顾及我的感受。我才二十一,如果染了病,那才冤枉。你想当侯沧海的跟屁虫,我不想当。我是分公司员工,不是卖身的奴隶。”

    说到愤怒处,她将杨兵衣服丢进卫生间。

    非典开始以后,孙艺欣变得特别神经质。杨兵忍了她好些日子了。扔在卫生间的衣服成了导火索,他光着身子冲出来,抓住孙艺欣,道:“把衣服给我捡起来。”

    “我才不捡。”

    两人在客厅里拉扯起来,最后,杨兵将孙艺欣压在沙发上。孙艺欣停止了反抗,哇地哭了出来。听到哭声,杨兵慌了神,急忙投降,拿出“床头打架床尾和”的绝招,开始全方位进攻。孙艺欣一动不动,任由杨兵宽衣解带。最后一道程序时,杨兵停下动作,挺直了腰。他明白孙艺欣情绪激动的原因,例假来了。

    他温柔地俯下身,亲吻女友嘴唇,道:“对不起,没发现你来例假了。”

    “你眼里只有兄弟,没有老婆。”孙艺欣梨花带泪,楚楚可怜。

    女人例假期间往往情绪不佳,主要原因是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身体受到影响。不同女人身体状况不同,例假期间反应不一样。

    孙艺欣在例假到来期间必然会情绪反常,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不对,都会生气。本月例假恰逢非典期间,情绪变化更加强烈。

    杨兵手忙脚乱弄了一碗苹果银耳汤,劝孙艺欣喝了。平常例假期间,孙艺欣都是自己做苹果银耳汤。这次情绪太坏,只想着发火,没有为自己做准备工作。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杨兵终于让孙艺欣高兴起来。

    有人曾经说过,美人是花瓶,外表漂亮,抱在怀里却是冷的。杨兵现在实实在在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他与前女友和江莉交往时,偶尔会觉得女友经期会不方便。但是,与孙艺欣交往以后,他开始畏惧女人经期。

    杨兵独坐于客厅,想起独身的侯沧海,很羡慕。

    侯沧海此时与大厨师李前宏在一起聊天。

    李前宏平时住在底楼,很少到二楼。二楼被锁掉以后,开始挺不高兴,觉得自己受到嫌弃。好在侯沧海更惨,只能住在门卫室,比自己还不如,这才心里平衡。最初几天,李前宏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根本不出门。隔离一个星期以后,他胆子大了,经常过来到门卫室和侯沧海聊天。

    李前宏最喜欢聊的话题是曾经工作过的面条厂。他无数次感慨,希望面条厂出一个蒲小兵似的人物。蒲小兵式人物可遇不可求,每个厂的情况也不相同,他只能想想而已。

    李前宏聊了一会儿江州面条厂,回寝室睡觉。侯沧海在门卫室胡思乱想了一会儿,拨通了陈华电话。

    陈华和张小兰各自在角落里坐了很久,相当无聊,又聚在一起聊天。正在聊天时,陈华接到侯沧海电话。

    “南方非典更厉害,死了不少人?”

    “侯子,你想说什么?”

    “能不能打听熊小梅的消息,我不是想和她通话,就是想知道她是否安全?”

    “你还是忘不了她?”

    “特殊时期,问问她的情况。”

    “好吧,我帮你问一问。”

    张小兰听到“侯子”两个字,心里便不痛快。“侯子”是侯沧海的绰号,很多人都在喊。其他人这样称呼,张小兰觉得正常。每次陈华很亲密地低声称呼“侯子”时,张小兰就会不高兴。这时,她特别不想理睬侯沧海。她假装没有听见陈华和侯沧海的对话,低头摆弄手指。

    陈华挂断电话后,叹息一声,“侯子打电话,想探听熊小梅在广东的情况。一日夫妻百日恩,他这人重情重义。”

    张小兰低头,继续摆弄手指。

    陈华打通李沫电话,聊了一通近况以后,询问熊小梅近况。非典爆发以后,熊小梅住在城外农庄,准备等着这一场风波结束后,才回城。

    陈华与熊小梅对话之时,张小兰神情变化数次,终于不再摆弄手指,回寝室休息。她原本想重重摔门,又强忍着不佳情绪,轻轻关门。她躺在床上,脑里全是侯沧海围着沙袋跳来跳去的猴样子,恨恨地道:“这个侯子,花心大萝卜,花花公子。”

    门卫室,侯沧海将一串号码写在了笔记本上。他盯着这一串普通号码看了很久,终于将号码放进抽屉里。既然得知熊小梅平安,便已心安,没有必要去打扰。

    他在锁厂工地走来走去,转了几圈后来到挖开的水沟边。水沟挖了三米多下去,形成一条向外流淌的小溪。为了防止病毒随着溪水外流,临时支部严禁工人们身体接触水体。此时的水体几乎没有受污染,纯净如玉带。

    隔离初期,侯沧海和吴小璐通过一次电话。如今隔离过半,两人没有再通电话。当时吴小璐曾经说过,马忠极有可能去抢救非典病人。侯沧海站在水边给吴小璐打去电话,问一问那边的情况。

    铃响多声,吴小璐才接电话。

    “马忠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救治小组,我很担心他。”吴小璐情绪不高,忧心忡忡。

    “马院是专家,懂得保护自己。”虽然知道劝解是无力的,侯沧海还是用苍白语言来安慰吴小璐。

    “我也是医生,知道风险性。我真的很怕。”

    正在聊天时,门铃响起。吴小璐有身孕,在非典爆发以后便回家休息。这一段时间,家里门铃极少响起。听到门铃响起,吴小璐禁不住心惊肉跳,没有与侯沧海打招呼,直接挂断电话。

    打开门,听到来者表明身份后,吴小璐用手扶着墙。对方嘴巴不停地闭合,说了许多话,多数话语都在半空中自行解体,没有进入吴小璐耳中。吴小璐只记得一句话:“马忠医生被感染。”这一句话如原子弹,在脑中轰然爆炸,冲击波将脑神经冲得七零八落,处处断裂。

    “我要去看他。”

    “暂时不行,省领导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我们正在全力抢救。”

    “全力抢救,已经很危险了吗?不要骗我,我是山南医科大毕业的医生。”

    来者如何解释,吴小璐已经完全记不清了。从门铃响起,到来者谈完情况,直到自己昏倒,醒来时在医院病床上。这个过程完全没有记忆,是一片空白。不管如何回想,吴小璐都无法回想起当时是怎么一回事。

    她醒来后读到长篇新闻报道,才知道丈夫最后的时光。

    这篇报道完整记录了自己的丈夫以及孩子未见面父亲最后时光。报道节选如下:

    年仅41岁的马忠医生因抢救非典病人而被感染,后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离开了共同战斗的同事和战友,离开了一起生活的妻子和未谋面的孩子。

    马忠同志毕业于山南医科大学,留校任教,后到南州胸科医院工作,再到鸿宾医院……马忠医生为了使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抗击非典的战斗,对怀孕的妻子说:我是搞呼吸道传染病的,技术在全省一流,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是我的职责,否则就是失职!

    他以专家身份主动加入急救小组,站在最危险的岗位上。

    从收治第一例病人起,到4月4日增至10例,4月8日增至23例……

    4月5日,一内科收治了一名27岁男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他曾患有恶性淋巴瘤,体质差,入院当天深夜就病情垂危,肺部病灶迅速增加,血氧饱和度和血压降到最低,呼吸一度骤停。马医生接到通知后马上赶到病房,与当值医护人员共同抢救。病人情况非常危险,家属已经做好办后事的准备。为了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马忠医生给病人上呼吸机,当时病人出现抗拒和挣扎,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他当机立断,果断切断病人的微弱自主呼吸,完全运用机械通气。凌晨4点多,病人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了。经过马医生和全体医务人员一周的精心治疗和共同努力,这位濒临死亡的病人的病情得到稳定,痊愈出院。

    马忠医生为病人上呼吸机,做纤支镜时,几乎是嘴对嘴、鼻对鼻的“零距离”接触,有时被病人痰液、血液喷了一身,他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当病人转危为安时,马忠医生脸上虽显疲倦,却露出欣慰笑容。

    ……就在即将看到胜利曙光的时候,马忠医生病倒了,病情急转直下,虽然医院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但终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离开了父母、妻子和未曾谋面的孩子。

    让马忠精神永存!让生命之光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