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挑灯 » 第十二章 思考(前)

第十二章 思考(前)

    星海空间站于2200年正式竣工落成,通过检验合格标准,投入使用,主要原因是Anis屏障能够满足(克服太空中的引力,保持和地球的重力一致,气密性极好。)

    不过据最新发现,2222年2月3日在月球上发现的嫦娥石,能够储蓄大量的能源,供星际航行使用,并且月兔一号回应,伴生的有一种草浑身晶莹,被称之为嫦娥草,它在太阳照到会绽放那五片透明的花瓣,她的能量转换与拥有叶绿体的植物一般能够自给自足。

    并且提取出一种新的元素,仍然是金字旁——钥

    星海空间站最高权限是研究所,常任理事国华夏,柯蓝,米丹,亚青,酡颜,五大洲上最发达的五个国家,所谓常任理事国不过是拥有联络星海的权利,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必无条件支持星海的决定。

    每个国家都有一名研究人员在其中,主要负责攻克技术难题,其中永远只有一千人,都是对星际贡献最优秀的人才,所有星海的事情大事小事都由最高机构研究所决定,方式很简单,由研究所其中的四人投票决定。

    钥是在2187年被发现,直到2200年华夏指派秦越来到星海,秦越连同团队提取出了一种特殊的物质——钥

    服用镭可以麻痹神经透支机能,不过会严重损害身体中的免疫系统,很久之前有运动员服用过镭溶液,会有成瘾性,死后连骨头都会发荧光,包括从叶绿体提纯n次之后的草素,能够加快细胞的分裂,加强新陈代谢,并且颜色很淡,不会让人变成绿巨人模样,光合作用更加显著,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红叶片的植物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比如猪血李,生石花。——来自秦越所记的数据。

    2222年2月3日18点整,他开始尝试在一只瓢虫身上实验,那三者融合的产物,起初瓢虫只是在真空罩中扑腾,逐渐的它开始蜕皮,无数次的蜕皮,将自己的肉体一层层褪去,光学显微镜极限1500倍左右很快就观测不到了,他换用电子显微镜到极限一百万被时发现它还在缩小,分辨率能达到30埃,他用当时可以放大500万倍的STEM显微镜去观测,发现它还在变小,直到观察不到,又改用三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这次他等了好一会它又缩减到极限了0.1埃,镜子动用了他自己研发还未面试等离子对撞显微镜能够放大九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倍去观测,他对这个数据求证了很多次,始终趋近于而不等于,就像是三分之一永远只能约等于0.33333…有人说三和四之中存在着一个数,为了求证甚至丢弃了生命,小时候他很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去追求那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可当他想创造一个数字的时候,他却觉得难以下笔,哪怕弄了半天写出一个却总是觉得哪里不对,他对比写下的那个新数字总是觉得那个本身已经存在的数字好像比自己创造的那个数字要高贵,对,就是高贵,他曾经想过,如果自己的这个数字被全人类看到,并且每个人都认同,他总是觉得这个数字如果真实出现以后会改变世界,可是如果面前有三个苹果,这个数又是整数的话,他只是替代了四的位置而已,他听说过一句话,

    人无法想象出新的色彩,只能发现,只能去寻找,你的大脑是你的智慧源泉,也是制衡你的一片海,因为你认为海有尽头,宇宙有尽头人的寿命也有尽头。

    那片在跨年时出现的光幕究竟是怎么来的,其中的色彩竟然达到了匪夷所思的九千万中,就差一种,就过亿了,这是极限吗?那是三棱镜透析出来的吗。那究竟是怎样一个天才做到的。

    他突然失神了,哪怕如今得极限也观测不到了,他盯着那里,突然又想到了灵魂,褪去肉壳那就真的自由了对吗?

    想到了语言文字,有没有一种可能文字是最开始就有人创造了,给这些字盖上了章,就像合同需要签字盖章才具有法律效应。

    想到了空间,会不会外星人一直都存在着别的星球上,他们可能在另一个位面,享用着同一片宇宙,他们可能和我们一样呼吸着氦气,氢气甚至氮气,也可能他们不用呼吸,彼此都看不见,可能是生命体的限制,也有可能是大脑的欺骗,欺骗你看不见他们,欺骗你碰到了东西传达指令告诉你没碰到,甚至没有任何直觉,因为所有的神经反应都要经过大脑,有没有可能大脑才是禁锢我们成长的东西,如果这片宇宙比作一个系统的话,它一定会有漏洞,就像是嫦娥草的出现一样,之前观察那么久,就突然性的出现,而且这属于生命体,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他始终相信一切只能趋近于一,无法成为一,只有概念上的一,就像是这个世界上只有面而没有线的存在,任何线段呈现在眼前都需要有面的支撑,甚至现实中没有二维的存在,它一定拥有厚度,哪怕在薄,也只会无限趋近于零,甚至连面的定义都是假的,它的中间一定有空隙。

    所以什么是真的呢?

    他在思考,连大脑都会欺骗你,这个世界上好像突然就没有可相信的绝对唯一性的东西,哪怕人的性别,除了亚当和夏娃?一男一女?可是现在却总结出56种,无性别?两性人?酷儿?他不懂,可是他又觉得这样分类又似乎没错。

    他突然明白,人懂得越多越愚蠢,只有刚出生的时候那一刻,没有任何概念和知识的涌入,没有任何前人的思想,他突然明白了王阳明为什么,要去寻找自我,他想找到那个小时的自己,或许返璞归真就是如此来的吧,可他觉得王阳明没找到,当年明月的评价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此一瞬便是永恒。王阳明发现了,人性/人欲都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性和人欲。

    可是这一切追逐的都是以肉体凡身为基石,前人的理作铺垫,虽然他想不出反驳王阳明的话来但是,这一种忽悠学就像八股取士一般,就像清朝闭关锁国一样,教坏那些后世的孩子,越是模棱两可的定义,却发现越是出名,中庸之道,何为中庸?一个苹果你一半我一半?是以体积划分,还是质量评定?你还没分好,苹果就被氧化了,“这些理当真是

    少时阿蒙似明月

    老来杜甫伤仲永。若是明月朝歌,魁姒谪首(这个姒是妲己啊,自己品),对酒笙歌,与天同寿,此永恒便是常常。王阳明也是为了自己的欲望—求学,他不也是在为了自己的人欲?所求即是所欲,无关好坏,所以他只是静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动时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